《世说新语·巧艺》有“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
李商隐在《骄儿诗》中说:“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道:“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梳妆打扮自古就是女孩子独有的心理。在远古时,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穿贝壳兽牙饰以颈项。“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唐朱庆馀诗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不论是古代“雪肌云鬓、明眸皓齿、面若桃花、气若幽兰”的美人,还是现代时尚风情的靓女,都会有着一些自己的驻颜之物,裙带衣裳和簪环钗佩就更不用说了。现代人有化妆盒来装各式化妆品,那么古代人用什么放梳妆用品呢?古代人放梳妆用品的器具称之为“妆奁”。
《半闲秋兴图》
在宋人的《半闲秋兴图》中画有一个奁及一些梳妆用品,中间摆镜架,铜镜中映出仕女面容。
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可谓久矣,镜案同妆奁文化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也是妆奁文化的重要内涵,镜奁,俗称梳妆箱,旧时宁绍一带也有叫梳头婆的。若要探寻妆奁文化,远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新石器时代,1924年甘肃齐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铜镜,乃是我国最早的鉴容器具,而山东大汶口遗址曾发现一把回旋纹透雕象牙梳子竟有五千岁的高龄。
清中期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图中妆奁通高42cm,长42cm,宽42cm。上部开启奁盖,内有一方盒,用于摆放铜镜。下部开启两扇门,内又有镂雕的两扇小门,小门内有对称的四个抽屉,底部为一大抽屉,均用于摆放梳妆用物。妆奁所需衔接处均配以银镀金錾花合页及鱼形扣。
妆奁的装饰采用了染牙和描金工艺。在漆地上挖槽,将反复琢刻、打磨的各式染牙嵌件通过粘、镶的手法填入槽中,组成多种图案。顶部有蝙蝠、桃、菊花、如意纹,角隅处饰莲花,正面镶对称的梅、菊、水仙、山茶等花卉,其间有纷飞的彩蝶。其余三面均嵌梅、蝶纹。茶花与蝴蝶寓意“地久天长”,蝙蝠、桃、如意寓意“福寿如意”。妆奁顶部又饰有描金莲花、蝙蝠,双门内壁描金山水楼阁,此外,妆奁还使用了雕刻工艺,可谓集多种工艺于一器。整件器物古香古色,富贵华丽,是清中期的优秀工艺品。
在古代,妆奁精致而款式多样,既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据史料可知,古铜奁、陶奁当时既可作梳妆用具,还可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
在西周至秦汉时,奁多为铜、陶器,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且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风格别致,很是美观。
后来,在奁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妆奁制度”和“妆奁文化”。
镂空兽纹铜奁形器(战国·楚 高14厘米,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出土。)
西汉彩绘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
彩绘双层九子妆奁
汉代九子方漆奁
江苏邗江出土的汉代九子方漆奁,外黑里红,周有三道鎏金铜箍,盖为铜皮平脱柿蒂纹,内藏丝织物包裹铁镜,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铜刷、毛笔、胭脂、首饰等用品,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妆奁文化的理解和卓越的设计才能。
古奁在晋唐后渐渐演化,东晋大家顾恺之在《女史箴图卷》中画有两位正在梳妆的妇女,身旁除有四个奁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蜡台的镜架,铜镜插挂在架顶上。
多年前河南郑州宋墓的壁画中曾发现画有镜台,宋《魏武杂物疏》载:“镜奁之大者,镜台出魏宫中”,《法书要录》亦记有:“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之句,可见镜台在宋时已很普遍。
相关阅读:古代最具女性气质的坐具——绣墩
南宋朱漆钱金链瓣式漆奁
1977年武进出土了一具南宋朱漆钱金链瓣式漆奁,奁盒上的人物服饰和园林布局成为专家研究南宋习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无独有偶,后来离其不远的苏州盘门外又发现一架元末吴王张士诚为其母曹太妃打制的纯银镜架,架上整錾的龙须、凤翼、雀羽、兔毫、花心、叶脉,细如发丝,纤毫毕现,堪称鬼斧神工,成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镜奁经明清两代演绎派生出繁多款样,有镜台、镜架、镜箱、镜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优,前所未有。雕刻镶嵌包铜缀玉,玲拢可爱,极具艺术观赏性,成为明清妇女闺房小姐的终日伴侣,有的甚至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来制作,故宫嫔妃寝室里陈列着一具长高约40x30厘米的满地浮雕象牙镜箱,可以设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长达几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叹为观止。
李商隐在《骄儿诗》中说:“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道:“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梳妆打扮自古就是女孩子独有的心理。在远古时,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穿贝壳兽牙饰以颈项。“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唐朱庆馀诗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不论是古代“雪肌云鬓、明眸皓齿、面若桃花、气若幽兰”的美人,还是现代时尚风情的靓女,都会有着一些自己的驻颜之物,裙带衣裳和簪环钗佩就更不用说了。现代人有化妆盒来装各式化妆品,那么古代人用什么放梳妆用品呢?古代人放梳妆用品的器具称之为“妆奁”。
《半闲秋兴图》
在宋人的《半闲秋兴图》中画有一个奁及一些梳妆用品,中间摆镜架,铜镜中映出仕女面容。
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可谓久矣,镜案同妆奁文化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也是妆奁文化的重要内涵,镜奁,俗称梳妆箱,旧时宁绍一带也有叫梳头婆的。若要探寻妆奁文化,远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新石器时代,1924年甘肃齐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铜镜,乃是我国最早的鉴容器具,而山东大汶口遗址曾发现一把回旋纹透雕象牙梳子竟有五千岁的高龄。
清中期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图中妆奁通高42cm,长42cm,宽42cm。上部开启奁盖,内有一方盒,用于摆放铜镜。下部开启两扇门,内又有镂雕的两扇小门,小门内有对称的四个抽屉,底部为一大抽屉,均用于摆放梳妆用物。妆奁所需衔接处均配以银镀金錾花合页及鱼形扣。
妆奁的装饰采用了染牙和描金工艺。在漆地上挖槽,将反复琢刻、打磨的各式染牙嵌件通过粘、镶的手法填入槽中,组成多种图案。顶部有蝙蝠、桃、菊花、如意纹,角隅处饰莲花,正面镶对称的梅、菊、水仙、山茶等花卉,其间有纷飞的彩蝶。其余三面均嵌梅、蝶纹。茶花与蝴蝶寓意“地久天长”,蝙蝠、桃、如意寓意“福寿如意”。妆奁顶部又饰有描金莲花、蝙蝠,双门内壁描金山水楼阁,此外,妆奁还使用了雕刻工艺,可谓集多种工艺于一器。整件器物古香古色,富贵华丽,是清中期的优秀工艺品。
在古代,妆奁精致而款式多样,既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据史料可知,古铜奁、陶奁当时既可作梳妆用具,还可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
在西周至秦汉时,奁多为铜、陶器,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且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风格别致,很是美观。
后来,在奁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妆奁制度”和“妆奁文化”。
镂空兽纹铜奁形器(战国·楚 高14厘米,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出土。)
西汉彩绘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
彩绘双层九子妆奁
汉代九子方漆奁
江苏邗江出土的汉代九子方漆奁,外黑里红,周有三道鎏金铜箍,盖为铜皮平脱柿蒂纹,内藏丝织物包裹铁镜,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铜刷、毛笔、胭脂、首饰等用品,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妆奁文化的理解和卓越的设计才能。
古奁在晋唐后渐渐演化,东晋大家顾恺之在《女史箴图卷》中画有两位正在梳妆的妇女,身旁除有四个奁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蜡台的镜架,铜镜插挂在架顶上。
多年前河南郑州宋墓的壁画中曾发现画有镜台,宋《魏武杂物疏》载:“镜奁之大者,镜台出魏宫中”,《法书要录》亦记有:“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之句,可见镜台在宋时已很普遍。
相关阅读:古代最具女性气质的坐具——绣墩
南宋朱漆钱金链瓣式漆奁
1977年武进出土了一具南宋朱漆钱金链瓣式漆奁,奁盒上的人物服饰和园林布局成为专家研究南宋习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无独有偶,后来离其不远的苏州盘门外又发现一架元末吴王张士诚为其母曹太妃打制的纯银镜架,架上整錾的龙须、凤翼、雀羽、兔毫、花心、叶脉,细如发丝,纤毫毕现,堪称鬼斧神工,成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镜奁经明清两代演绎派生出繁多款样,有镜台、镜架、镜箱、镜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优,前所未有。雕刻镶嵌包铜缀玉,玲拢可爱,极具艺术观赏性,成为明清妇女闺房小姐的终日伴侣,有的甚至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来制作,故宫嫔妃寝室里陈列着一具长高约40x30厘米的满地浮雕象牙镜箱,可以设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长达几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