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GPA: 3.53 (本科材料)
TOEFL: 101 (S23)
IELTS: 7.5 (S6.5)
GRE: 156+170+3.5
Publication: 1 accepted (first author), 1 submitted (first author), 1 submitted (co-author)
Decision: MSE PhD @ Northwestern (全美材料专业排名第2)
Offer: Notre Dame, UT Austin (unofficial), Purdue (unofficial)
总体概况
整个申请季下来,结果看上去不错,然而在2-3月份,因为一直没有拿到offer,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最终还拿到了十多份据信。如果要给出总结的话,那就是套瓷真的非常重要!我最后申到的西北,也是在申请之前套到了教授。还有就是,GPA对申请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就算对PhD来说,GPA也是非常重要的!
申请前的准备
在决定出国的时候,GPA的坑已经埋下了,因此对于我来说,要做的就两件事,努力提升GPA和用其他东西补足GPA的弱势。对于申请PhD而言,能补足GPA的,应该只有科研了。我会在下一个板块中重点介绍我的科研。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硬指标例如GRE和TOEFL成绩也能一定程度的补足GPA的弱势,不过我个人认为对于PhD的申请而言,GRE和TOEFL只要到线就好,如果能考的高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几次都没有考上去,那也不必担心。就我而言,GRE一战152+169+3.5,二战156+170+3.5,中间就相隔了一个月,从开始准备到二战结束,也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过了线就OK,其他时间都留给科研和发paper。我的TOEFL和我的GPA一样可怜,但是口语的23分还是要过的,对于PhD更是如此。因为PhD的学习过程中肯定需要不断的和导师交流,因此口语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科研的准备
科研一定是申请PhD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随着暑期海外交流日益兴盛起来,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一段好的暑期科研不仅是科研上的延续和提高,还可以得到很好的connection。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在自己学校的课题组特别优秀,或者你正好处在撰写或投稿论文的关键阶段,那你也不必将宝贵的暑期留给海外科研。但我觉得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讲,暑期科研还是有价值的,毕竟未来要出国读书,提前了解一下国外的科研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一段好的暑期科研,还可以提升自己的connection。第一就是推荐信,这点也很好理解,你要申请美国的大学,那肯定来自于美国大学的教授的推荐信,会比来自中国的大学的教授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而万一你要申请的学校的committee里正好有你暑期老板的熟人,那就水到渠成了。在我身上就碰到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我暑期科研的老板,正好是西北材料系系主任的学生。
不过暑期科研由于时间短,想在这段时间内做出成果的难度较大。因此平时的科研一定也要抓紧,能在申请提交之前发表论文,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即使来不及发表,能投稿也一定要投出去。因为一篇可以达到投稿程度的论文,也可以或多或少的体现一个人的科研能力。
申请过程
整个申请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跨度可以有4个多月。从定位选学校,到查阅各教授信息,从填写网申表格,到向教授发邮件。申请季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足够的耐心去一一化解。而在这过程中,GGU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mentor和咨询师一直会在各关键的时间节点提醒我应该做些什么。在申请季中,抓住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错过了一些ddl,那很可能就错过了一所学校。例如有些学校需要邮寄纸质成绩单,而且是按照成绩单送达的时间作为完成申请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如果压着ddl去寄送材料,则很可能因为运输的问题而错过最终的时间节点,不仅浪费了申请费,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要知道,申请一所学校是很累的。
对于PhD而言,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套瓷。从结果来看,没有被我套过的学校,基本都早早的发来了据信,连waiting list的机会都没有。而我申到西北,就是当时套瓷的时候回复的最积极的。套瓷的技巧,就是早和准。早,就是越早越好,因为申请季的时候,一个教授会收到无数的套瓷信,你发的越晚,则很可能教授已经找到了自己希望招的学生,而不会回你的邮件。而且发的越早,越有可能进行多次的往返邮件,这也就可以加深教授对你的印象。而准,就是指你的科研方向要和教授的方向match。你不能只因为一个教授厉害就去套瓷,套瓷是要告诉对方,我为什么适合你的组,而不是告诉对方,我知道你有多牛。另外就是如果套瓷的时候教授不回复,也不要灰心。很可能是教授太忙而忘记了你的邮件,可以过一段时间再发一次。但一定不要不断的发,那反而会起反效果。

G G U
GGU从申请开始到申请结束都一直伴随着我。从暑期科研开始,GGU便提供很多优秀的美国大学的暑研机会,如果当时我没有拿到圣母的邀请,那就很可能会走GGU。在申请季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大三下到大四上的前两个月, mentor和咨询师会一直和我确认我的软硬件准备情况(托福GRE,选校填网申),特别是在选校的时候,不断的和mentor沟通,甚至是语音,mentor也是有求必应。而咨询师提前叮嘱我们把每一个项目的ddl都整理好。在申请季的后半段,会不断的提醒我交网申缴费,毕竟申学校这东西,万一错过就成过错。在这里特别向感谢的是我的咨询师在我焦急的等offer的时候,不断给以安慰和鼓励,当然也有一起申请的小伙伴也在一起抱团取暖,才让我终于等来了offer。在申请结束之后,GGU还会有出国前的准备课,包括签证,体检等等,可以说一应俱全。
申请总结
最终能申到专排第二的西北的材料系PhD,可以说我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但是从那么多的据信还是可以看出我的一些补足,例如GPA即使最大的硬伤。但我想通过我的例子告诉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GPA不够,我们可以用科研凑!最后就是要感谢申请季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ggu的mentor和咨询师一直的关心和提醒,以及一起申请的小伙伴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