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末年迅速夺权之事,古今史家有多种评论。[1] 但已有研究多从大处着眼,对周隋禅代之际的史实细节关注不够。如杨坚于大象二年(580)陆续杀宇文泰诸子,即赵、越、陈、代、滕五王[2],此一剪除宇文氏中流砥柱之举,事关周隋禅代成功与否,其中原委尤值得发掘。[3] 与《周书》、《隋书》等所载北周诸王事
迹相对,诸王墓志也多有保存、发现。如《庾信集》有齐王宇文宪墓志[4],1993 年出土谯王宇文俭墓志(已公布)[5],2001 年出土冀国公宇文通墓志(未公布)。[1] 新近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收得《大周故滕国间公墓志》拓片,志主是滕王宇文逌,乃杨坚所杀五王之一,因其身份特殊,故该志意义颇大。宇文逌墓志正文极短,虽仅五行
六十六字,其中却不乏补史之处。现结合传世文献与已有研究对该墓志及相关杨坚除五王事试做考察。
一、墓志简释
墓志整理如下:
1.大周故滕国间公墓志
2.公讳逌字尔固突,河南洛阳人也。
3. 太祖文皇帝之第十五子,以大象二年
4. 十二月廿一日,遘疾,薨于京第。时年廿
5. 五。有诏赠滕国公,谥曰间,以其月廿
6. 七日窆于京兆万年县。
墓志题名为“大周”,所记滕王死葬日详细( 其薨日与《周书》所记“辛未”[2] 即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只差一日)。墓志字数极少,笔法极拙,可知墓志应为滕王下葬时草草所刻。志文信息有限,关于宇文逌之事详细不及《周书》本传,但其中有两条重要信息值得注意。
(一)宇文逌谥号
《周书》宇文逌本传记为“滕闻王”[3],而墓志题名谥号为“间”,墓志正文为“闲”,乃“间”字异体。查诸谥法,未发现谥“间”者。《周书》记大象二年(580),杨坚所杀五王为赵僭王宇文招、越野王宇文盛、陈惑王宇文纯、代奰王宇文达、滕闻王宇文逌,五王皆得恶谥。[1] 按《谥法》,“色取仁而行违曰闻”[2]。其他四王谥号,据《谥法解》、《谥法》等“言行相违曰僭”,“自下陵上曰僭”,“质胜其文曰野”,“敬而不中礼曰野”,“满志多穷曰惑”,“不醉而怒曰奰”。[3]“闻”乃恶谥,与其他四王恶谥相一致,故杨坚谥滕王为“闻”,《周书》滕王本传所记“滕闻王”有理。
迹相对,诸王墓志也多有保存、发现。如《庾信集》有齐王宇文宪墓志[4],1993 年出土谯王宇文俭墓志(已公布)[5],2001 年出土冀国公宇文通墓志(未公布)。[1] 新近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收得《大周故滕国间公墓志》拓片,志主是滕王宇文逌,乃杨坚所杀五王之一,因其身份特殊,故该志意义颇大。宇文逌墓志正文极短,虽仅五行
六十六字,其中却不乏补史之处。现结合传世文献与已有研究对该墓志及相关杨坚除五王事试做考察。
一、墓志简释
墓志整理如下:
1.大周故滕国间公墓志
2.公讳逌字尔固突,河南洛阳人也。
3. 太祖文皇帝之第十五子,以大象二年
4. 十二月廿一日,遘疾,薨于京第。时年廿
5. 五。有诏赠滕国公,谥曰间,以其月廿
6. 七日窆于京兆万年县。
墓志题名为“大周”,所记滕王死葬日详细( 其薨日与《周书》所记“辛未”[2] 即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只差一日)。墓志字数极少,笔法极拙,可知墓志应为滕王下葬时草草所刻。志文信息有限,关于宇文逌之事详细不及《周书》本传,但其中有两条重要信息值得注意。
(一)宇文逌谥号
《周书》宇文逌本传记为“滕闻王”[3],而墓志题名谥号为“间”,墓志正文为“闲”,乃“间”字异体。查诸谥法,未发现谥“间”者。《周书》记大象二年(580),杨坚所杀五王为赵僭王宇文招、越野王宇文盛、陈惑王宇文纯、代奰王宇文达、滕闻王宇文逌,五王皆得恶谥。[1] 按《谥法》,“色取仁而行违曰闻”[2]。其他四王谥号,据《谥法解》、《谥法》等“言行相违曰僭”,“自下陵上曰僭”,“质胜其文曰野”,“敬而不中礼曰野”,“满志多穷曰惑”,“不醉而怒曰奰”。[3]“闻”乃恶谥,与其他四王恶谥相一致,故杨坚谥滕王为“闻”,《周书》滕王本传所记“滕闻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