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人吧 关注:17,129贴子:1,598,515
  • 8回复贴,共1
谈论一些我对神圣境界的理解和感受,争取今天更完。


1楼2017-09-30 16:52回复
    神圣境界,关键点在于对人性的入微把握和认识。
    然,人心万象,各种人心象律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并不应当给这种把握和认识添加一种固定的符号。
    换句话说,让人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方式,并非是要靠教导和榜样来让他人以瓢画葫,而是,让人们自己得到最适合自己身心的认识方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这方天地中,各人都有机会去取得那独属于自己的成圣方式。
    所以,下面我要谈的,就并非是欲要标榜如何如何成圣,如何如何才是正确,而仅仅只是一份参考借鉴而已,但这份经历和经验,对于本人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圣境入门法。


    2楼2017-09-30 22: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总结出的圣境入门法,有两大方向:
      其一,以空无之心,化万有之色;
      其二,以精致的人性操控,游艺于天地间,心身常乐。
      这第一个方向,取的是“净”字诀,方法简单易上手,但却需要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见效。
      人心分虚实阴阳,人的肉身性格,为实、阳;人的内在思绪,为虚、阴,当内在思绪活跃时,内心各种想法激放而出,却会损坏肉身的阳实之气,心虽活跃,身却萎靡;反过来,当内心空无一物时,肉身自然通于天地,阳实之气受外界滋养自然充盈,心思为无,肉身则充斥通畅欢乐之意。
      简单讲,就是一句话:无为,无思。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当真正如此去笃行之的时候,你会发现天地通于己身是如何的感觉,并且能够看到,这看似虚幻无物的人心情感,事实上是在不断地充斥着天地万物,以及在其上刻下印记的。当你实施“无为”、“无思”,达至极境时,你甚至能够感受到这一方天地间每个不起眼的角落,它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仿若你已经同那些地方共同经历了无数时光一般。
      第二个方向,较为难以修炼,但是非常适合在喧闹的城市中生活的忙碌人士。
      当你能够深刻认识并自由操纵你的身心时,那么,你在这个人类社会里,便可以说是接近无敌的存在了,所谓无敌,不是强者无敌,而是化者无敌,化为“变化”之化。人心没有那么多的局限,从时空意义上来说,不会存在最强的心灵,而只能存在暂时最强,或者某一个时代最强的心灵,所以,关于人心如何造作才能立强于万木之中,事实上真的是没有定法,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最宠爱的“英雄之心”。譬如,现代社会最普遍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诸如此类的心灵造作之法,可以说都是顺应时代变迁而自然发展出来的,有些很复杂,有些很精妙,有些化繁为简,等等这些,需要的东西,最关键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明白自己的欲望。
      既然没有永远最强的心灵,那么,让自身作出最适合这个时代环境的变化,源于自我的变化,或可称得上是“智者”了。若是心灵强硬,那么便生强硬之法;若是心灵城府颇深,那么便出隐匿算计之法;若是心灵善良柔弱,那么便出不争退让之法,总之,明白自己的身心两方面的特质,以及自己的欲望,是非常关键的。
      而,我对于这个现实世界的心灵造作的经验是:万般法则,只需使自身气息顺畅无阻便可。


      3楼2017-09-30 23:25
      回复
        作为一个圣人,谦虚要强过骄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这里,延伸出来一些问题,需要众位细细品位。
        人心对于“居功”的两种像态反应,其一,居功自傲;其二,谨小卑微。
        这第一,对应的是“争”;第二,对应的是“不争”。
        然而,大家都知道,圣人要无为,即使要为,也要“为而不争”,但是事实上,在人心对撞之中,却是极难做到“不争”的,这需要对自己的内心丝毫的变化都有很高的感知和掌控能力,即使掌控能力不足,也要以心绪补之。
        当你认定了某种道理或是律法时,你会自然对它产生认可,而这种认可,就自然让你带着了一种“争之力”,也即是,当面对与你所认定道理相驳的事物时,你内心中的思绪,自然会把你认可的相应的道理给提取出来,而当对撞发生时,你的内心也自然会对此道理加持上“争”之力,若非如此,你就不可能在对错优劣之间进行排除和选择,所以,认可是认可,争是争,但认可又仅仅缠绕与争,这之间牵缠的联系,不可扯断,也难以分明,所以,内心大千之象,多是如此,在一种连续的心灵运作下,却是会产生一种截然反义的微末之力,若是不对此微末之力加以诠释明晰,那么,人心会很容易陷入到迷茫和混乱之中。


        5楼2017-09-30 23:58
        回复
          圣人对于“居功”的反应也是如此,“居功自傲”、“谨小卑微”,这相当于两个方向,两个对立的称谓,圣人应当做到的,并非是立于其中任何一方,而是,在这两者极端或者称谓之中,寻找到自己应当立足的点,过于“不居”,就会可能导致迷失和失落感,过于“居功”,又会导致局限和膨胀,所以,在此动静之间,你需要清楚,自己想要立足的点,在哪里,什么又是你愿意成为的那个点。
          圣境,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那只是一种感受境界,但是,圣人,却是难以用一两个境界和感受来成全的存在,即使是能够做到真正的自由,我想,离圣人的标准应当还是差得很远吧。


          6楼2017-10-01 00:08
          回复
            紫薇姐姐,是不是圣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01 07:13
            收起回复
              楼主:我告诉你一个知识,圣人与圣人不同他们的境界也不同。这就像考试一样六十分到一百分,它们之间存在着无限差距。你理解的是什么、你自己喜欢就好。


              9楼2018-06-14 08: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