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读于某号称制药第一的985研究生,然而毕业以后也只有六七千的月薪,总的来说没什么发展。。。做生物制药的最惨,研发岗只能去一些生物药或者制品的企业给博士跑腿,刚开始只有五千多的样子,想赚钱只能放下身段去做销售。做化学制药的基本都去搞合成,工资能高点,六千五到七千左右,高的说不定能给到八千,可是等于吸毒,成天被二氯乙烯和芳香物的味道熏着,坚持不下来的几个月就走人了,能坚持的坚持两年就开始往管理岗转。做分离的比较尴尬,用的基本都是化工的知识,可又不如化学工程的人对口,大部分只能去药厂生产部门做技术或者单元操作设计,六千多吧。做药剂和各种分析方向的和这俩专业本身毕业的没多大区别,也是六千左右或者多点。其实各个方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个行业的钱没有一分是白给你加的,而且提升空间很小。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的,那就是读博做学术,博士毕业基本可以弥补专业的劣势,而且差距会和硕士拉开,只要认真做,去学校年收入12-15w(暑假不闲着),去企业年收入15-20w是有保障的,而且不累。可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读博意味着4年枯燥的生活和微薄的收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下来的。
总而言之,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可以先找一份工作缓冲,然后有好机会时一定要抓住跳出这个行业,不要再做跟"药"沾边的工作。
打算考研(保研)的同学,如果真的不打算换行业的话,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本科化工方面学的比较多,尽量考化工或者材料方面的研究生,如果本科药物或者生物方面学的比较多,尽量考药学的研究生,总之不推荐再考一个制药工程的研究生,除非你一心想做学术,而且想拿一个工科文凭(本科时这个专业所受的限制,到了硕士照样有效)。
已经上了研究生的同志,一定要有个大体思路,无论怎样一定要搞好和导师的关系,保证能顺利拿到证件,然后从研一开始就多去招聘会看看,了解一下大企业招人的方向,最后尽量把英语学好,这个即使转行也会用到的。
并不是给大家灌输负能量,而是想告诉大家,进了这个行业真的没有坦途可言,即使是国内这个行业的顶尖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也都在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该走向何方,该拆还是该合。本科生觉得考了研就脱坑了,硕士生觉得上了博士就脱坑了,可实际上制药的任何学历的人才比起那些热门行业的对等学历的人的待遇都是矮了一头,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考了研就好了或者考了博就好了。最后给大家来点鸡汤吧,决定将来命运的还是自己比别人多会了些什么,所以,决定读研之前请一定想好,要么转行,要么做好心理准备,不攀比不计较,把目光放长远提高自己。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的,那就是读博做学术,博士毕业基本可以弥补专业的劣势,而且差距会和硕士拉开,只要认真做,去学校年收入12-15w(暑假不闲着),去企业年收入15-20w是有保障的,而且不累。可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读博意味着4年枯燥的生活和微薄的收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下来的。
总而言之,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可以先找一份工作缓冲,然后有好机会时一定要抓住跳出这个行业,不要再做跟"药"沾边的工作。
打算考研(保研)的同学,如果真的不打算换行业的话,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本科化工方面学的比较多,尽量考化工或者材料方面的研究生,如果本科药物或者生物方面学的比较多,尽量考药学的研究生,总之不推荐再考一个制药工程的研究生,除非你一心想做学术,而且想拿一个工科文凭(本科时这个专业所受的限制,到了硕士照样有效)。
已经上了研究生的同志,一定要有个大体思路,无论怎样一定要搞好和导师的关系,保证能顺利拿到证件,然后从研一开始就多去招聘会看看,了解一下大企业招人的方向,最后尽量把英语学好,这个即使转行也会用到的。
并不是给大家灌输负能量,而是想告诉大家,进了这个行业真的没有坦途可言,即使是国内这个行业的顶尖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也都在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该走向何方,该拆还是该合。本科生觉得考了研就脱坑了,硕士生觉得上了博士就脱坑了,可实际上制药的任何学历的人才比起那些热门行业的对等学历的人的待遇都是矮了一头,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考了研就好了或者考了博就好了。最后给大家来点鸡汤吧,决定将来命运的还是自己比别人多会了些什么,所以,决定读研之前请一定想好,要么转行,要么做好心理准备,不攀比不计较,把目光放长远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