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豆烛火下,书生正专注地看着书。
小小的火苗跳动着,引得烛光忽明忽暗,忽强忽弱。书生在这样的光线里看久了书,眼睛有些酸,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书。
觉得这夜有点凉了,书生走到窗边想关窗,才发现外面竟已悄悄下起了细雨。
雨点轻轻打在窗外的花草树木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极了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轻柔而连绵。
春天的雨总是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
院子里的梨花开了。
那棵树不知道在这里种了多久,书生还没来时,它就在了。
不过往年它的花总是开得零零落落的,像一个垂暮老人,拼命散发着生机,却仍显露着凋零之感,总觉得明年就开不出花了。
今年一反常态,一树雪白的花,花团锦簇,似要压弯枝头。
有人说这是这树回光返照,快要死了,也有人说枯木逢春,是好兆头。只有那书生,日复一日坐在屋中,怀揣天下事,念着圣贤书。
三
那一年,书生乡试中举,成了举人。次年春,一举通过会试、殿试,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
四
乡里人都在传,书生院子里那棵神奇的梨树,每年都不怎么开花,好不容易一开了一树的花,这书生就高中了探花郎。
书生听到后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去上任以后在新宅子里,也种了一棵梨树。
五
书生在京中努力站稳脚跟,每日在不同饭局间游走,经营着自己的人脉。
这日饭局结束,书生喝了不少酒,为了醒酒,自己慢慢踱回了府。刚进府,天便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书生慢悠悠晃进院子里,余光扫到梨树下一席白衣胜雪。
白衣?
书生猛然看去,只见梨树下站了一个白衣女子,容颜姣好,温婉恬静,不染纤尘。
书生怔怔地看着她,想说些什么,却又失了言语。
那女子也只是静静的望着书生,就这样望着。
直到书生的小厮,发现下了雨,想给书生送伞,寻了过来。
只是一回头的功夫,那女子就不见了,书生一度以为自己只是喝多了酒,看花了眼。
六
很多年过去了,书生衣锦还乡。在一个雨天,独自一人回了中举前住的那个房子里看了看。多年无人,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只是院子里那棵梨树,还一如往昔的立在那里。
书生站在门口看了看它,就转身欲走。转过身来,就看到一个女子,白衣胜雪,温婉恬静,容颜与多年前一样,未曾改变。细雨落在她的发上,衣上,她恍若未觉,只是看着书生,一如多年前那样,目光澄澈。然后,她露出了一个笑容,仿佛看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那样的笑容。
书生也笑了笑,然后,擦肩走过,没有回头。
一豆烛火下,书生正专注地看着书。
小小的火苗跳动着,引得烛光忽明忽暗,忽强忽弱。书生在这样的光线里看久了书,眼睛有些酸,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书。
觉得这夜有点凉了,书生走到窗边想关窗,才发现外面竟已悄悄下起了细雨。
雨点轻轻打在窗外的花草树木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极了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轻柔而连绵。
春天的雨总是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
院子里的梨花开了。
那棵树不知道在这里种了多久,书生还没来时,它就在了。
不过往年它的花总是开得零零落落的,像一个垂暮老人,拼命散发着生机,却仍显露着凋零之感,总觉得明年就开不出花了。
今年一反常态,一树雪白的花,花团锦簇,似要压弯枝头。
有人说这是这树回光返照,快要死了,也有人说枯木逢春,是好兆头。只有那书生,日复一日坐在屋中,怀揣天下事,念着圣贤书。
三
那一年,书生乡试中举,成了举人。次年春,一举通过会试、殿试,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
四
乡里人都在传,书生院子里那棵神奇的梨树,每年都不怎么开花,好不容易一开了一树的花,这书生就高中了探花郎。
书生听到后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去上任以后在新宅子里,也种了一棵梨树。
五
书生在京中努力站稳脚跟,每日在不同饭局间游走,经营着自己的人脉。
这日饭局结束,书生喝了不少酒,为了醒酒,自己慢慢踱回了府。刚进府,天便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书生慢悠悠晃进院子里,余光扫到梨树下一席白衣胜雪。
白衣?
书生猛然看去,只见梨树下站了一个白衣女子,容颜姣好,温婉恬静,不染纤尘。
书生怔怔地看着她,想说些什么,却又失了言语。
那女子也只是静静的望着书生,就这样望着。
直到书生的小厮,发现下了雨,想给书生送伞,寻了过来。
只是一回头的功夫,那女子就不见了,书生一度以为自己只是喝多了酒,看花了眼。
六
很多年过去了,书生衣锦还乡。在一个雨天,独自一人回了中举前住的那个房子里看了看。多年无人,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只是院子里那棵梨树,还一如往昔的立在那里。
书生站在门口看了看它,就转身欲走。转过身来,就看到一个女子,白衣胜雪,温婉恬静,容颜与多年前一样,未曾改变。细雨落在她的发上,衣上,她恍若未觉,只是看着书生,一如多年前那样,目光澄澈。然后,她露出了一个笑容,仿佛看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那样的笑容。
书生也笑了笑,然后,擦肩走过,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