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聂吧 关注:81,847贴子:1,405,152

回复:【纵剑行侠·杂】重新仔细看纵横机关城之战 (多图流量党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1),这也是为什么盖聂曾经与嬴政走到一起的原因。两人都有着平定几百年来七国战乱不断的共同目标。两人达成一致:统一是阻止战乱的方法。
引用嬴政的话:
“七百年来,天下一直四分五裂,各国势力割据,文字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传统信仰也不同,所以动不动就打仗,一打就打了整整七百年也没有停过。寡人灭六国,就是为了消除这些隔阂。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人们才可以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国家才有资格被称为乐土。”
嬴政的这个话,谁也挑不出毛病,嬴政将七国的战争归结于,国界,文化,语言的不同。他认为这些不同造成了战乱不断。于是,他要统一所有的不同来阻止战争。也许当时盖聂跟嬴政的看法是一样的。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嬴政的看法。按照现代人的视角,战争如何能被阻止,还是极有争议的话题。比如,现今世界范围有五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有些人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制度带动了文明的发展,使大规模的战争被抑制。而有些悲观者则认为,是核武器的出现阻止了大规模战争,因为人类一旦进入核战争,环境被污染,将没有胜利者,所以各国政府极力避免大规模战争。也许如何阻止战争,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括号中,如何能阻止战争的理解,我认为,盖聂在嬴政统一之后,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他发现阻止战争并不是这样简单,嬴政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暴政使六国人民失去安乐,失去尊严,只能苟延残喘。诸子百家的反秦起义正在酝酿,战争将要再起。盖聂反思,集权的统一也许不是消灭战争的方法。悬崖上盖聂对卫庄说:“曾经...”结果被卫庄打断。这里的曾经,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以上所说,以为统一可以一劳永逸阻止消除战争。


131楼2018-02-26 14:12
收起回复
    于是盖聂叛秦,他的思考又多了一项:人如何能有尊严的活着
    下面是盖聂的反思:
    (甲)
    失去了家园的人们,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也失去了祖祖辈辈的姓氏;
    在这条苦难的路上,必须像动物一样的生存;
    这样动荡不安的世界,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
    没有战火,没有残杀
    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新世界?
    也许只有我们的后一辈才能够亲眼看到……
    (乙)
    永远变换不定的世界,如同一场无法醒来的梦境;
    【世人在梦中迷失方向,从此再也找不到回家的道路】;
    谁来安慰哭泣的孩子,为她擦去停不住的泪水;
    人们在等待一个英雄,带他们寻找传说中的乐土……
    盖聂的这两段反思,是我在秦时中最喜欢的话,也许盖聂还有很多其他很帅气的话,但是我喜欢盖聂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曾经的反思。
    (甲)的前四行字,表达了盖聂的人文情怀,嬴政的统一使六国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尊严。人并不是像嬴政想的那样,强制消除国界,统一语言就可以和平共处。每个人拥有的国家认同感和语言是他尊严的出所。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人的自由意志远比动物强大的多。【】里的两句是我认为的重点,【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这里是为何盖聂眉头紧锁的原因,道出了他的深深的无力感。
    这句话将下面的主题将从(1)“如何阻止战争”,转移到(2)“反对集权统治,追求每个人的平等平权”。
    ----To be contiued----


    132楼2018-02-26 14:13
    收起回复
      大叔是所谓的人文主义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8-02-26 17:29
      收起回复
        侠情难书,这个头衔好好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8-02-27 19:20
        收起回复
          不违分析好深刻,还结合到了当代,真是跟大叔一样目光长远啊666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5楼2018-02-28 08:48
          收起回复
            楼主在哪里下的高清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8-02-28 18:54
            收起回复


              137楼2018-03-03 19:48
              回复
                d顶一下,支持楼主


                138楼2018-04-20 11:40
                回复
                  (2)反对集权统治,追求每个人的平等平权
                  文明是人类的规律,实现文明,是人类的理想。
                  文明的本意在于上下平权。
                  --福泽谕吉
                  为什么要反对集权,追求平等平权?因为这是人类追求文明的唯一手段。之前说过,我为大一统之后中华文明停滞不前,不能一鼓作气前进到文明阶段而叹息。这不只是中华文明之殇,亦是人类文明进程之殇。而我心中的盖聂应该是思考人类文明前进方式与其应有形式的人。
                  文明指衣食富足与品质高贵,即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评价。叛秦是盖聂对这两个问题探讨的分界线。
                  叛秦前盖聂应该还没有过多的考虑人民精神方面的需求,他更加关心人民的物质方面,帮嬴政统一六国,希望籍此消除战乱,让人民远离战乱之苦,休养生息,生命得以保障,衣食得以满足。可是事与愿违,统一之后,嬴政中央集权,变本加厉地实行严刑苛政,六国百姓不仅失去了故国,还被奴役驱使,筑长城修陵墓,失去了归属的家园与做人的尊严,何谈安居。
                  秦国与盖聂理想国的梦想已背道而驰,于是盖聂叛秦。
                  叛秦后不仅物质方面,盖聂更加重视人民精神方面的状态。【像动物一样生活】【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从这样的的独白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注重人民的尊严,自由独立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因为他要避免秦国的覆辙重蹈: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状态是反应它好坏的最重要标准。这也是我们在百步飞剑,夜尽天明中看到盖聂的情绪跌入谷底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感叹【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当时天下人不知每个人的平等是何物,不知每个人的自由是何物。他无法改变天下人的想法,所以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使其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前进。
                  两千多年前的的社会环境与思想体系,注重的从来不是每个人的尊严平等,自由独立。那时的社会,弱者受到强者的暴力欺压,无法据理力争,只有一味的服从。这一点在玄虎测试也有体现,鬼谷子为了一场测试,拿四个无辜之人的性命做道具。这是以武力欺凌弱者,认为自己强就可以随意支配他人的生命。
                  鬼谷子告诉盖聂:“胜者生而败者亡”;卫庄回答盖聂:“如果不把人踩在脚下,他又怎会抬头看你,承认你是强者?”这是以暴力和恐惧让人屈从,鬼谷在意的是“强”与“弱”从来都是武力上的概念。
                  鬼谷子吹说自家:“诸子百家,唯我纵横”,但在我看来,鬼谷的理念也只不过是服从于弱肉强食的野蛮理念罢了。
                  鬼谷的理念之所以看起来 “强”,是因为它遵循当时的社会时势,那时天下是有权势者的天下,人们只知道有贵族,不知道有庶民。为贵族谋,就能适应天下人心,掌握一时的权势。鬼谷正是顺应这样时势的佼佼者,所谓合纵连横,从来都是只考虑贵族而不考虑庶民利益的。
                  然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鬼谷的思想远不如墨家,儒家。墨家讲“兼爱平生”,儒家讲“以道德教化天下”。儒墨两家考虑到平民的利益,且不管他们的实行方法是否实际可行,其思想比鬼谷是更进步的。
                  显然,盖聂是不赞同那时强者暴力镇压弱者的社会理念的,盖聂质疑:“强者就是要把所有人踩在脚下吗?”那么盖聂为何要质疑这样的理念呢?在当时的社会理念下,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君主利用暴力统治人民,惩罚恶者警戒人民,使其产生恐怖的心情;又适当褒扬善者,使其产生喜悦的心情。这样恩威并用,人们就不会太痛苦了。然而不论是褒扬还是惩罚都是由君主决定的,人民的福祸,都在君主的掌中。如果国君能克制私欲,注重德行,可以获得人君明主的称誉,达到“野蛮的太平”。(这一段请结合嬴政与刘邦,秦与汉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有人说汉朝是盖聂的理想,我是不同意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民的命运被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惩罚与褒扬的标准唯有道德:善与不善,忠与不忠,孝与不孝,义与不义。这些标准是针锋相对的,其中不容许人思考:为什么要遵守善,忠,义,孝;人们不知这四样道德标准的由来,只知道遵守会受到褒扬,违背会受到惩罚。在这些强硬标准的欺压下,没有智慧的活动余地。没有人会质疑忠义孝善,更不会讨论其存在的意义,探求其真正的由来。
                  当然,对于道德的存在意义与由来,我不敢擅下评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社会,这些道德标准是君主统治人民,愚化人民的政/治手段。请大家注意,这里我没有否定道德,我否定的是君主用暴力镇压人民,用道德束缚其思想自由的做法。在这样思想自由被束缚的环境里,人类的智慧无法得到发挥,没有自由的创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无法进步。


                  139楼2018-04-20 11:59
                  收起回复
                    当然这是作为现代人回看那个时代的后话了,说回盖聂。
                    盖聂的困境源于这样的大环境,剧中的盖聂是离经叛道的,按那时的标准,他对秦不忠,对师门不孝,对荆轲不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思想脱离了那个时代,他思考忠义孝善的本质,他心中于这四样道德标准不再是忠或不忠,义或不义……,他摒弃了这些针锋相对的道德标准,为自己思考出了其他的选择。没有东西可以束缚盖聂的内心。
                    他可以独立思考,我心自由,可天下人不是这样。天下人的思想被统治者束缚,谁质疑暴力的权威,谁承认我与君主平等?历史只能顺势而行,那个时代没有没有培养自由独立,平等平权思想的土壤。盖聂不知道该如何开化被束缚了千年的人心,他的孤独,他的无言,他与人的疏离都是他困境的体现。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的想法。
                    可贵的是,即使在这样几乎无解的困境下,他没有放弃,依旧初心不改,去追求那个平等平权的文明世界。自由平等不是时代趋势,反秦暴政却是。于是盖聂与诸子百家联合,计划推翻秦国,期待时代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前进哪怕只是一小步。


                    140楼2018-04-20 12:00
                    收起回复
                      PS:关于福泽谕吉这个人
                      这个关于盖聂的解读随想大量引用了日本人福泽谕吉的观点,鉴于他的文化历史背景,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对他这个人和他的著作的看法。
                      福泽谕吉是日本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较好的解决了日本国内的矛盾,带其走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他的思想有过激之处,比如“脱亚入欧”论,比如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等狂妄的心理。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支持中日甲午战争,甚至捐献私财以充军费,美其名曰:这是“文明的义战”。他的狂妄使他无法客观的,不断的接近真理,偏狭使他走上了自己所追求的文明的反面。这些我是知道的。
                      我在向着一个追求真理的学者而努力。我知道,真理大于一切,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所以我看《文明论概略》是带着质疑的,其中当然有我唾弃的地方,但也有对我们启示颇多的地方。如果只是一味因为福泽谕吉的狭隘,就否定他所有的思想,这岂不是跟福泽谕吉一样狭隘?
                      而探讨文明与文化时,最怕的就是闭目塞听,只局限于本国,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了解其他国家才会更透彻了解自己文化的本质。


                      141楼2018-04-20 12:04
                      收起回复
                        先mark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2楼2018-04-20 12:51
                        收起回复
                          好多大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3楼2018-04-21 10:12
                          回复
                            有木有后面的盖聂高清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18-05-10 22:03
                            回复
                              熬夜看完~以为是个坟贴,结果发现楼主最近发言是4.20号~坐等更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18-05-11 0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