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风月闲吧 关注:8贴子:643

【庭观1.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1-13 15:53回复
    手旺掀风吧!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往只是泛泛地研读诗词,这回却是真切地体会到了。掐指一算,原衡出公差也有几月了,却一直未闻归音,大抵事情还未办妥当,也只得继续候着。】
    【临妙嫂嫂知我心切,便时常往府上来寻我外出,美其名曰陪她一道替她参谋,实则我也知是她陪着我呢。今儿个见她来,不必多说也知其用意,索性顺水推舟,同她念叨起惦记着麻辣火锅,如我所料,她当即便应下,未有迟疑一道往手旺掀风去。】


    2楼2017-11-13 16:12
    收起回复
      手旺掀风:http://tieba.baidu.com/p/4813042582?pn=104
      2
      【小楼亭山,万丈风云,三秋过后,已是冬来小雪初发】
      【我应过羽嘉和衔烛,待初雪霁霏,请她二人吃暖锅。无意旁出,直往手旺掀风而去,凑个热闹,赶个人场,逢佳节人多时候,合堂同乐。亭亭于阶前,向内张望,巧遇旧人,欣喜之余,不忘遣羽嘉先去给临妙打过招呼,说我稍后就到】妙妙——【我喊出声音时,方察觉她身侧有一姑娘,我并不认识,这才堪堪止了笑闹心思,问过】你们,一处的?


      IP属地:山东3楼2017-11-13 20:20
      回复
        【融融暖锅旁,围坐的是一张张可掬笑靥,倏尔好似明了嫂嫂的用意,这手旺掀风便是最易教人融入其中喜气洋洋的。东家夫人同格格来用膳,那伙计自是不敢怠慢,径直便往楼上雅间引去。】
        【方踏上一小阶,便见一夫人模样的女子近前同嫂嫂寒暄,寻思着大抵是她新结识的友人,便于一旁等候。再闻及夫家小妹几字,这才颔首一笑,轻启贝齿。】:博尔君庭观,您便随嫂嫂一般唤我观观吧。既是相识的,不若咱们一道?


        4楼2017-11-14 10:51
        回复
          4
          【我素向往人间热闹,更何况此等景象。倘若独自一人用膳,便显得有那么几分孤独,是以,他们邀请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似乎是,有那么三分笃定一般的,晓得同临妙相遇】叶穆羲和,你可以叫我阿宓?我同你嫂嫂,不期而遇了许多次了,这次遇到了你,下次说不定也能相遇呢。
          【缘分奇妙的很,不认识的时候,总觉得碰不到,认识之后,人间万象,都是熟悉的影子】好啊,吃暖锅就要热闹,我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将披风顺过,提裙同她二人上楼,我想起一件事情,莞尔】我记得,这似乎也是你们家的门面?


          IP属地:山东5楼2017-11-14 11:09
          回复
            【如此说来,我倒依稀记起,前几日听嫂嫂与四哥说起,那玉佩是位友人帮衬着参谋的,大抵便是眼前人。自眼光便可知心性,她所选玉佩样式精巧寓意深远,定也是个心思细腻的妙人儿。】:阿宓——这巧遇看的是缘分,你既然同我嫂嫂有缘,那咱们之间的缘大抵也是不相上下的。
            【待其应下,三人一并拾阶而上,往那常用的雅间去。闻询,轻巧一点螓首应道。】:正是,这饭馆开的更似为我们自家人提供便利了,隔三差五便要来吃一顿。


            6楼2017-11-14 18:35
            回复
              6
              【三人拾阶而上,并肩而往雅间,一壁说话,一壁环顾周遭】这次因着妙妙的关系,同你认识了。想来下次,大抵是要和你不期而遇的次数,多上那么几次了【推门而入,临窗位置十分得当,窗外添三分雪景,屋内暖意融融,深得我心】我们可以去看海棠、数星光、摘甜杏,我以前从未同邻家女伴做过这些事情,徒然认识你们之后,倒想体会那么几分了。
              【博家在京城也是望族,该有多庆幸,得识她二人相伴】那以后,算我一个,可好?


              IP属地:山东7楼2017-11-15 12:02
              回复
                【若这般算起,京城之中似乎也唯有一个妙仪,能够同我算得上金兰情好,时常相约一同出游,余下的交情,皆是泛泛罢了。故而我一向期冀,再得三两好友相伴,今日一见,大抵便是我们注定的缘。】:听来便觉引人入胜,这些也是我以往从来不曾触及的事情,往后却多了些兴致。
                【眸光瞥向嫂嫂,相视莞尔不言而喻,继而再接上前话。】:对影成三人——便是我们三人了,何必还去劳烦那月光阴翳。


                8楼2017-11-15 21:22
                回复
                  【既有嫂嫂在,便无需我过问甚么,她自然已交代妥当,只等着上菜动筷就是。相对而坐,执茶盏浅酌,眉眼弯弯地,应下她后话。】:常点的涮品大抵就那些,他们都已熟稔于心了。我们只消告知今日想吃的锅底口味,其他的便无需再多言。
                  【如此的确是方便多了,免得每回只点菜便要费上些功夫,教人一个头两个大。】:这儿的牛羊肉最是闻名,每回都要点上两盘,余下的较有特色的,便是鸭血鸭肠一类。至于青菜菌菇,备一些作辅料即可。


                  10楼2017-11-16 18:10
                  回复
                    10
                    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还喜欢让我盛一碗菌菇汤喝,那个味道也十分好。只是不晓得,你们今日有没有要【其实,满人和汉人的差别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更何况,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塞外草原上的牛羊涮来,味道更好些。从顺治爷入京,到如今已是百年,满人也添了汉人的习俗,汉人也多了几分满人的豪爽,混迹其中,并分不出来太多】那,我还想吃份儿牛肚,爽脆的很。
                    若是能添份极辣的蘸料,一下便能将汗发出来,也十分爽快!


                    IP属地:山东11楼2017-11-17 11:24
                    回复
                      :没错,这鸳鸯锅底其中一半就是菌菇汤,滋补又清润。
                      【向来习惯点参半的汤底,一半辛辣,适宜我们自家人的川蜀口味,一半为菌汤或是排骨汤,可餐前饮用就如滋润的汤煲一般。实则涮锅最是简单,甚么食材都可以拿来吃,且也无需多等,闻及牛肚,差遣那伙计去添。】
                      【各人口味不同,故而不便擅作主张,而听她话中意味,看来也是不惧辛辣的。】:看不出你竟是这样能吃辣的?这有何难,手旺掀风的麻辣酱料,保准你一口便大汗淋漓。


                      12楼2017-11-17 15:32
                      回复
                        12
                        我是喜欢吃蘑菇的,各类都喜欢,从前在家的时候,每逢夜里都是要用一盅菌汤的。羽嘉他们老是嘲笑我,说我再这样喝下去,要变成小蘑菇了【说起从前往事,并不曾拘束,似乎是因为临妙也在的关系,总觉得自己同观观并不陌生】不过现在还好,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想起来这事儿,北方是不是很少以菌菇炖汤喝?
                        【闻后话,只笑了】其实也还好,从前口味清淡的很,我只是觉得吃暖锅不要辣子,忒不过瘾,所以想要试一下。我听人说,四川那边因着潮湿,人们都用暖锅去湿气,辣度甚于此数倍,可是真的?


                        IP属地:山东13楼2017-11-17 23:42
                        回复
                          :我倒还未喜爱至这般地步,只是冬日里偶尔喝来暖暖身子觉得倒也不错。
                          【闻她自嘲般地描绘对于蘑菇的情有独钟,也是教我有些意外,我料到会有人喜欢一种美食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却未想到这种美食还能是蘑菇,毕竟在我印象中,蘑菇清淡甚至有些无味,实在没甚么特别的喜好。】:似乎是不常见,煲汤大多都是南方的饮食习惯。
                          【后话入耳,笑着应道。】:正是,蜀中湿寒,菜多以麻辣为主,以御寒保暖。入京后唯恐过于辛辣人皆难食,这才将口味有所调整。


                          14楼2017-11-18 15:19
                          回复


                            IP属地:山东17楼2017-11-19 2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