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将这部四十多集的电视连续剧看完了。这部剧是我继《大槐树》后看的陆毅主演的又一部历史正剧,同为历史正剧类型,此剧在人物塑造和风格上与《大槐树》有些相似之处,但此剧呈现出的时间跨度更大,因此人物的刻画上更为细腻,整体基调也显得更为沉郁和悲怆。
这部剧剧如其名,要表现的主要是苏东坡这位历史名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苏轼的生平往事有史可查,既有正史资料,也不乏野史小记。这部剧主要围绕的便是历史上苏轼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他作为才子文豪的一面,但更侧重展现的是他宦海沉浮种种。
若说这部作品,涉及面广,历史人物不少,整体而言可圈可点处委实很多。看罢此剧,我一时之间觉得不知该从何处说起,不知该说些什么。思来想去,还是主要围绕主角苏东坡来说说吧。对剧中苏轼最初的印象,始于他的成亲。一身红色的喜服,映着他俊朗的容颜,面上款款笑意,眉目温润含情。门外等候的他,听着屋内娇妻出的对联,一双明眸中闪烁着的是欣悦,透着兴味。从他与妻子王弗的新婚相处,可见二人皆是才貌双绝之人。当然了,要真正说到苏轼给他人,以及给我们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科考之后。看他在茶楼酒肆中应对太学生的无礼挑衅,他于笑谈之中予以回击,年纪虽轻,却已端的一派从容气度。待看到他阔步上前敲响登闻鼓,入殿面君陈词等,更见其眸清神正、坦然淡定的风范。
剧的主要线索是苏东坡的个人经历。从他汴京夺名后首次外放为官成为凤翔签判开始,他走过了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汝州、颍州、惠州、琼州、常州等等,其间也曾数次回京任职,但大半生都留在了外地。每至一处,都是一段值得品味的故事;每经一地,都会留下一段佳话。我们更是透过这一个个串起的故事,了解剧中的苏东坡,了解他的才智谋略,更了解他的品行操守。官不论大小,位不论高低,俸不论多少,他定是将百姓放在首位。这是苏轼为官一生从始至终坚守的信条。
纵观这部剧对于苏轼的展现非常全面,情节细致且生动:有的展现他的博闻强识,例如他于朝堂上辨认出众人皆不识的四不像,保全了大宋的颜面;有的展现他的仁者之心,例如他先后在任职地开创官办育婴堂和官办大药房等,有的展现他的耿直中正,例如他敢于直斥朝相等;也有的展现他的军事才能,例如他任军部尚书时,拟定作战方针,救国于危,力挽狂澜等;当然了,还有不少情节是展现他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
此剧中苏轼的好在此难以尽述。选择几段我印象最深,也最为喜欢的谈谈。
其一,苏轼凤翔任职期末,陈希亮被押解入京,王监军眼见朝廷重文轻武,哀莫大于心死。王在心灰意冷之下,酒后自绝。苏轼亲率众于楼头祭奠。众人身着素衣环立城楼之上,扬手间白色的纸钱纷纷散落。苏轼本人一边撒纸钱,一边为王监军念悼词。出任凤翔签判后,苏轼与王监军相交渐深,彼此相互了解和信任,有袍泽之谊。特别是听了王监军讲述父辈身份,更知其为名门之后。而他却是怀着愤懑,怀着遗憾,自尽于苏轼面前。于苏轼而言,为王监军痛惜,亦为国家惋惜。正所谓:国难犹当首,英豪血已寒。白雪铺天怨,悼词悲梦残。而后,苏轼凤翔任期满,离任时,百姓竭诚以留,倾城相送。不舍之言,声绵于途。苏轼于马上执辔回首,凝眸于状,感念于心。这是他为官的第一站,给剧中的他,也给观剧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二,苏轼在密州任职时,被要求为百姓祈雨。这样的事情,对于苏轼来说是二度了。也不知为何,看苏轼求雨的段子,我总会想到陆毅版本的诸葛亮。从剧情的新鲜感来说,凤翔求雨是第一次,本当更吸引人。但相比较而言,我自己却更偏爱密州这次。两次求雨,皆为人所迫,非发于本愿,却也同是出于苏轼的爱民之心。两次观天象云势,两次立高台诵祷。密州这次求雨,苏轼口中念叨的于我们看来,颇有几分搞笑,于他自己估计也是将笑意忍于胸间。相较于凤翔那一次求雨时的自信,密州求雨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哪怕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哪怕自己也许声名受累,哪怕会给他人留下构陷自己的话柄,苏轼都不在乎。 哪怕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哪怕自己也许声名受累,哪怕会给他人留下构陷自己的话柄,苏轼都不在乎。最终,他用自己的行为打动了百姓,在百姓有眼中,他是那个宁可于火药前粉身碎骨也要为他们求雨的好官。凤翔时,他以智和信为民所倚;密州时,他更以智和义为民所重。
其三,苏轼被贬于黄州任团练副使节,那是他仕途上相当低迷的一段,不过,也正如他所说,那也是他文采高涨,词作产量颇丰的时间。而此期间里,他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场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前一夜,他因不得志而郁郁饮酒,写下了“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的诗句,诗词之间流露出的是纷扰,是苦闷,是惆怅,是遗憾。而后,他信步而至,来到江边,看到了江河滚滚而下、穿石拍岸的雄浑之势,重新激发了他胸中的豪情。面对自然,人固然渺小;面对世事,人或许无奈。客观或不可改,然心境犹可更变。正因为苏轼能够不因一己荣辱得失而存挂碍,才能够时常葆有清明豁达之心境,他才能够常常写出豪迈诗词,能够写处蕴含哲理的《赤壁赋》。凡世的酒水,或无法浇心中之块垒;然超脱的情怀,却可以净雅客之神魂。
其四,苏轼最后赴常州,途中遇到一城的百姓围而相望。彼时苏轼已鬓发苍苍,垂垂暮年。当他在其子的搀扶下,缓行而出,船头相望时,一时间耳畔传来的都是同样的三个字——苏大人。他瞩目而望,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百姓以及他的老友殷殷期盼的眼神。背景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亦有酸涩涌动在我的胸中,升至眼中,瞬间模糊了我的视线,以至于无法看清他的动容。常州,苏轼一生中所路过的最后一站,却和他的第一站凤翔一样,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戴,比及凤翔时更甚。其实,就他所到之处,无不尽心为国为民,在他眼中,民大于君。百姓深念其恩,铭记于心,不舍其离去。也因此,当他在杭州任职遇到困难时,徐州、密州之人纷纷伸出援手解其燃眉之急。他的一生,践行了他自己曾说过的那十个字:做人有骨气,为官有正气。剧到这里,临近尾声了。这样的场景设置一方面,从剧情上,与前面形成了首尾呼应。另一方面,从效果上来说,视觉冲击更大。
说到这部剧,人物上除了主角苏东坡以外,还有许多不错的角色,男性角色如苏氏父子、欧阳修、范镇、王安石、司马光、仁宗、神宗、章惇等;女性角色如王弗、杨小莲、王闰之、朝云、太皇太后等。欧阳修对苏轼的关怀,仁宗对苏轼的赏识,范镇对苏轼的维护,神宗对苏轼的愧疚,哲宗对苏轼的忌惮疏离等。不同的人,对于苏轼有不同的认识,与其相交,无一例外地欣赏其过人的才华,但因为身份背景、立场角度不同,态度不同。男性角色中,最令我感慨的是苏轼与王安石的相交。二人皆为怀才怀志之人,皆有变革除弊之心。彼时王安石欣赏苏轼的才华,珍惜与苏轼的情谊,引为忘年之交。苏轼在他外放时赶去渡口相送,并赠予茶叶一罐,被王安石珍之重之,令人感动。后来,王安石在朝中站稳脚跟,为上位者倚作肱骨,此时他对苏轼是寄望的,却未料想苏轼并未如他所想的那般为变法摇旗呐喊,于是他对苏轼失望痛心。但尽管如此,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纷争起于政见不同,而非私人恩怨。至王安石晚年,苏轼前去拜望,王安石亲身相迎,心情迫切激动。看二人并肩行于山间石径之上对对联,看王安石邀其比邻而居,便有温暖萦于怀间,赞一声君子之交当如是。
女性角色中,最催我落泪的,不是他的结发爱妻王弗的年轻早夭,不是他的红颜知己莲妹的亡故,也不是王闰之、朝云的离去,而是太皇太后高氏的辞世。高氏一直人前人后地屡次维护苏轼,使他免于劫难;将神宗的懊悔之意转达于苏轼,以免苏轼因往事郁郁;让幼帝拜其为师,旨在让他日后成为让幼帝信赖倚重的人;临死之前,还不忘为其设想铺路。这是在位的睿智者地为国家保全栋梁之才的公允用心,是一位母亲为孩子择定良师诤友的良苦用心,也是她对臣子,对老友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观剧时,只她一句“再也不能保护你了”,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了。不由地感叹,这部剧的泪点怎么这么多啊。
正是因为剧中有这么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围绕在苏东坡的身旁,主人公的形象才能如此立体生动,故事才能更为精彩感人。总体来说,这部剧的服饰妆容多样且考究,主题音乐深沉大气,且每每出现得恰到好处,烘托氛围。此外,这部剧中灵活地穿插了关于苏东坡的不少诗词和典故,东坡肉、三白饭、子瞻帽等,可见用心。
综上种种共同构造出了这样一部磅礴大气的历史正剧,塑造出了我们眼前的东坡形象。陆毅饰演的苏东坡,早年意气风发,中年睿智沉稳,晚年疏朗旷达,而贯穿始终的是他的殷殷报国志、拳拳爱民心,以及他的淡泊名利、处变不惊。我们喜欢那个书生时眉目清朗他,喜欢那个为官时忧国忧民的他;喜欢那个披坚执锐时英姿勃发的他,也爱那个田间与农人谈笑一处的他。我眼中的这个被陆毅塑造出的苏东坡,君子有匪,比德如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人眉目流清风,言辞藏机锋,胸间自成竹,腹中有丘壑。温言含笑意,凛然有正气。有人说,观此剧,只见苏轼不见陆毅,私以为然也,亦非也。入其境,我们品东坡形貌、品格之美;出其境,我们赞演员演技、情感之真。 有人说,观此剧,只见苏轼不见陆毅,私以为然也,却亦非然。入其境,我们品东坡形貌、品格之美;出其境,我们赞演员演技、情感之真。
一部好剧可成就一众演员,而一众优秀的演员更能让一部好剧流芳。尽管此剧播出的电视台和次数都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不知此剧,但作为观看过此部剧的人,不能不为之赞叹。
<完>
这部剧剧如其名,要表现的主要是苏东坡这位历史名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苏轼的生平往事有史可查,既有正史资料,也不乏野史小记。这部剧主要围绕的便是历史上苏轼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他作为才子文豪的一面,但更侧重展现的是他宦海沉浮种种。
若说这部作品,涉及面广,历史人物不少,整体而言可圈可点处委实很多。看罢此剧,我一时之间觉得不知该从何处说起,不知该说些什么。思来想去,还是主要围绕主角苏东坡来说说吧。对剧中苏轼最初的印象,始于他的成亲。一身红色的喜服,映着他俊朗的容颜,面上款款笑意,眉目温润含情。门外等候的他,听着屋内娇妻出的对联,一双明眸中闪烁着的是欣悦,透着兴味。从他与妻子王弗的新婚相处,可见二人皆是才貌双绝之人。当然了,要真正说到苏轼给他人,以及给我们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科考之后。看他在茶楼酒肆中应对太学生的无礼挑衅,他于笑谈之中予以回击,年纪虽轻,却已端的一派从容气度。待看到他阔步上前敲响登闻鼓,入殿面君陈词等,更见其眸清神正、坦然淡定的风范。
剧的主要线索是苏东坡的个人经历。从他汴京夺名后首次外放为官成为凤翔签判开始,他走过了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汝州、颍州、惠州、琼州、常州等等,其间也曾数次回京任职,但大半生都留在了外地。每至一处,都是一段值得品味的故事;每经一地,都会留下一段佳话。我们更是透过这一个个串起的故事,了解剧中的苏东坡,了解他的才智谋略,更了解他的品行操守。官不论大小,位不论高低,俸不论多少,他定是将百姓放在首位。这是苏轼为官一生从始至终坚守的信条。
纵观这部剧对于苏轼的展现非常全面,情节细致且生动:有的展现他的博闻强识,例如他于朝堂上辨认出众人皆不识的四不像,保全了大宋的颜面;有的展现他的仁者之心,例如他先后在任职地开创官办育婴堂和官办大药房等,有的展现他的耿直中正,例如他敢于直斥朝相等;也有的展现他的军事才能,例如他任军部尚书时,拟定作战方针,救国于危,力挽狂澜等;当然了,还有不少情节是展现他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
此剧中苏轼的好在此难以尽述。选择几段我印象最深,也最为喜欢的谈谈。
其一,苏轼凤翔任职期末,陈希亮被押解入京,王监军眼见朝廷重文轻武,哀莫大于心死。王在心灰意冷之下,酒后自绝。苏轼亲率众于楼头祭奠。众人身着素衣环立城楼之上,扬手间白色的纸钱纷纷散落。苏轼本人一边撒纸钱,一边为王监军念悼词。出任凤翔签判后,苏轼与王监军相交渐深,彼此相互了解和信任,有袍泽之谊。特别是听了王监军讲述父辈身份,更知其为名门之后。而他却是怀着愤懑,怀着遗憾,自尽于苏轼面前。于苏轼而言,为王监军痛惜,亦为国家惋惜。正所谓:国难犹当首,英豪血已寒。白雪铺天怨,悼词悲梦残。而后,苏轼凤翔任期满,离任时,百姓竭诚以留,倾城相送。不舍之言,声绵于途。苏轼于马上执辔回首,凝眸于状,感念于心。这是他为官的第一站,给剧中的他,也给观剧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二,苏轼在密州任职时,被要求为百姓祈雨。这样的事情,对于苏轼来说是二度了。也不知为何,看苏轼求雨的段子,我总会想到陆毅版本的诸葛亮。从剧情的新鲜感来说,凤翔求雨是第一次,本当更吸引人。但相比较而言,我自己却更偏爱密州这次。两次求雨,皆为人所迫,非发于本愿,却也同是出于苏轼的爱民之心。两次观天象云势,两次立高台诵祷。密州这次求雨,苏轼口中念叨的于我们看来,颇有几分搞笑,于他自己估计也是将笑意忍于胸间。相较于凤翔那一次求雨时的自信,密州求雨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哪怕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哪怕自己也许声名受累,哪怕会给他人留下构陷自己的话柄,苏轼都不在乎。 哪怕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哪怕自己也许声名受累,哪怕会给他人留下构陷自己的话柄,苏轼都不在乎。最终,他用自己的行为打动了百姓,在百姓有眼中,他是那个宁可于火药前粉身碎骨也要为他们求雨的好官。凤翔时,他以智和信为民所倚;密州时,他更以智和义为民所重。
其三,苏轼被贬于黄州任团练副使节,那是他仕途上相当低迷的一段,不过,也正如他所说,那也是他文采高涨,词作产量颇丰的时间。而此期间里,他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场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前一夜,他因不得志而郁郁饮酒,写下了“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的诗句,诗词之间流露出的是纷扰,是苦闷,是惆怅,是遗憾。而后,他信步而至,来到江边,看到了江河滚滚而下、穿石拍岸的雄浑之势,重新激发了他胸中的豪情。面对自然,人固然渺小;面对世事,人或许无奈。客观或不可改,然心境犹可更变。正因为苏轼能够不因一己荣辱得失而存挂碍,才能够时常葆有清明豁达之心境,他才能够常常写出豪迈诗词,能够写处蕴含哲理的《赤壁赋》。凡世的酒水,或无法浇心中之块垒;然超脱的情怀,却可以净雅客之神魂。
其四,苏轼最后赴常州,途中遇到一城的百姓围而相望。彼时苏轼已鬓发苍苍,垂垂暮年。当他在其子的搀扶下,缓行而出,船头相望时,一时间耳畔传来的都是同样的三个字——苏大人。他瞩目而望,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百姓以及他的老友殷殷期盼的眼神。背景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亦有酸涩涌动在我的胸中,升至眼中,瞬间模糊了我的视线,以至于无法看清他的动容。常州,苏轼一生中所路过的最后一站,却和他的第一站凤翔一样,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戴,比及凤翔时更甚。其实,就他所到之处,无不尽心为国为民,在他眼中,民大于君。百姓深念其恩,铭记于心,不舍其离去。也因此,当他在杭州任职遇到困难时,徐州、密州之人纷纷伸出援手解其燃眉之急。他的一生,践行了他自己曾说过的那十个字:做人有骨气,为官有正气。剧到这里,临近尾声了。这样的场景设置一方面,从剧情上,与前面形成了首尾呼应。另一方面,从效果上来说,视觉冲击更大。
说到这部剧,人物上除了主角苏东坡以外,还有许多不错的角色,男性角色如苏氏父子、欧阳修、范镇、王安石、司马光、仁宗、神宗、章惇等;女性角色如王弗、杨小莲、王闰之、朝云、太皇太后等。欧阳修对苏轼的关怀,仁宗对苏轼的赏识,范镇对苏轼的维护,神宗对苏轼的愧疚,哲宗对苏轼的忌惮疏离等。不同的人,对于苏轼有不同的认识,与其相交,无一例外地欣赏其过人的才华,但因为身份背景、立场角度不同,态度不同。男性角色中,最令我感慨的是苏轼与王安石的相交。二人皆为怀才怀志之人,皆有变革除弊之心。彼时王安石欣赏苏轼的才华,珍惜与苏轼的情谊,引为忘年之交。苏轼在他外放时赶去渡口相送,并赠予茶叶一罐,被王安石珍之重之,令人感动。后来,王安石在朝中站稳脚跟,为上位者倚作肱骨,此时他对苏轼是寄望的,却未料想苏轼并未如他所想的那般为变法摇旗呐喊,于是他对苏轼失望痛心。但尽管如此,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纷争起于政见不同,而非私人恩怨。至王安石晚年,苏轼前去拜望,王安石亲身相迎,心情迫切激动。看二人并肩行于山间石径之上对对联,看王安石邀其比邻而居,便有温暖萦于怀间,赞一声君子之交当如是。
女性角色中,最催我落泪的,不是他的结发爱妻王弗的年轻早夭,不是他的红颜知己莲妹的亡故,也不是王闰之、朝云的离去,而是太皇太后高氏的辞世。高氏一直人前人后地屡次维护苏轼,使他免于劫难;将神宗的懊悔之意转达于苏轼,以免苏轼因往事郁郁;让幼帝拜其为师,旨在让他日后成为让幼帝信赖倚重的人;临死之前,还不忘为其设想铺路。这是在位的睿智者地为国家保全栋梁之才的公允用心,是一位母亲为孩子择定良师诤友的良苦用心,也是她对臣子,对老友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观剧时,只她一句“再也不能保护你了”,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了。不由地感叹,这部剧的泪点怎么这么多啊。
正是因为剧中有这么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围绕在苏东坡的身旁,主人公的形象才能如此立体生动,故事才能更为精彩感人。总体来说,这部剧的服饰妆容多样且考究,主题音乐深沉大气,且每每出现得恰到好处,烘托氛围。此外,这部剧中灵活地穿插了关于苏东坡的不少诗词和典故,东坡肉、三白饭、子瞻帽等,可见用心。
综上种种共同构造出了这样一部磅礴大气的历史正剧,塑造出了我们眼前的东坡形象。陆毅饰演的苏东坡,早年意气风发,中年睿智沉稳,晚年疏朗旷达,而贯穿始终的是他的殷殷报国志、拳拳爱民心,以及他的淡泊名利、处变不惊。我们喜欢那个书生时眉目清朗他,喜欢那个为官时忧国忧民的他;喜欢那个披坚执锐时英姿勃发的他,也爱那个田间与农人谈笑一处的他。我眼中的这个被陆毅塑造出的苏东坡,君子有匪,比德如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人眉目流清风,言辞藏机锋,胸间自成竹,腹中有丘壑。温言含笑意,凛然有正气。有人说,观此剧,只见苏轼不见陆毅,私以为然也,亦非也。入其境,我们品东坡形貌、品格之美;出其境,我们赞演员演技、情感之真。 有人说,观此剧,只见苏轼不见陆毅,私以为然也,却亦非然。入其境,我们品东坡形貌、品格之美;出其境,我们赞演员演技、情感之真。
一部好剧可成就一众演员,而一众优秀的演员更能让一部好剧流芳。尽管此剧播出的电视台和次数都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不知此剧,但作为观看过此部剧的人,不能不为之赞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