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代太郎吧 关注:377贴子:2,082

【乐评】「花镇の飨」(《黍梦寻》部分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黍梦寻》
作者 / 图片编辑:Kroma
题记:
    有些东西,即使过了十多年依然能一次又一次地让人触动心弦,这就是经典。一个月前下载了「花镇の飨」,一个月前认识了岩代太郎先生,一个月前恋上了盐泽兼人大神的声线。听完那部DRAMA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拖着。懒是一回事,每当打开文档时脑袋里空空的也是一大原因。EQ爆发的时候IQ就瞬间为零了么?擦汗。
    本来单纯只想写一篇乐评的,但是关于「花镇の飨」,在下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想说,纠结了半天终于决定写一篇杂谈,给喜欢「花镇の飨」和岩代先生的同好们,另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花镇の飨」知道岩代太郎。
    文稍微有点长,请耐心阅读,应该其中内容多少会对各位有所帮助。完毕,进入正题。



IP属地:上海1楼2009-03-02 01:24回复
    (贴了连接就被百度吞楼原来是真的~!)
    目录
    本贴只放与乐评相关的部分
    有兴趣看完整的文的
    bbs点sky-fire点com斜杠showtree点aspx问号topicid等于14963


    IP属地:上海4楼2009-03-02 01:32
    回复
      和其中文名一样毫无美感,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放弃。
       说道美感,我觉得岩代先生创作的所有曲子都有那种美感,没有特别之处,就是听上去很舒服的那种纯粹的美感。不过「血玉髄の夜」让我沉迷的地方不仅仅在于曲调的美,更多的是在于那份华丽表象之下的痛楚。不是忧伤也不是压抑,是那种绝对的沉痛。
       这种痛来自于DRAMA本身。「血玉髄の夜」收录的音乐都是为DRAMA而生的,因此作为配乐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它们与作品主体的契合度。随着音乐的起伏,脑海中再现出了故事中的一幕幕场景。残酷的、彷徨的、激烈的、悲伤的情感过后,也无限放大了自己对音乐本身的感受。旗鼓相当的三部配乐,之所以我会死忠「金环蚀」和「花镇の飨」原因就在于此。
       而在「金环蚀」和「花镇の飨」中,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较为偏爱东方韵味的「花镇の飨」。所以接下来,我将谈谈自己对「花镇」的解读。
      作曲家小贴士:岩代太郎,1965年5月1日出生,东京艺学大徐音乐系作曲科首席毕业。1991年创作的《TO THE FARTHEST LAND THE WORLD》在丝路管弦乐团国际作曲比赛中得奖后,开始广泛活跃于电视、电影、动画、舞台剧等各领域。2000年在NHK大河连续剧《葵德川三代》中披露精湛的创作技巧后,被公认为是年轻实力派音乐人。2003年为韩国卖座电影《杀人回忆》配乐。最优秀奖,演奏此曲的指挥家和新日本フィルハーモー乐团也获得最优秀奖,此作品永久收藏於东京艺术大学的资料馆 之后朝多元方向发展,担任了电视,电影和动画的配乐,或是音乐的制作人。是一位非常活跃的音乐人。
      「花镇の飨」与「能」
      (纯DRAMA相关,略)
      「邯郸」空叹


      IP属地:上海6楼2009-03-02 01:37
      回复
        山蓝紫姫子「花镇の飨/山蓝紫姫子の世界II」 
        出品: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発売日: 1995年7月26日 
        盘种: CDアルバム
         非常喜欢这张DRAMA的封面。浓重华丽的感觉很适合山蓝老师的风格。仔细看,画的空间立体感很强,尤其是折扇那块,似乎要从画纸中伸出来的感觉。不知BK里有没有明示或者暗示,(没有BK的痛苦……)个人认为拿着般若面具的那位就是明煌。处心积虑终于成为了藤代的师家,成为了藤代流舞台上的主角,明煌换上了哥哥篠夫的穿戴,手拿高贵华美的折扇。半裸的姿态揭示着台幕后的荒淫黑暗,般若的厉角划破了他左胸的肌肤,只是细微的血滴,我看到了明煌的心在淌血。其实摘不摘那张面具已经无所谓了,怨恨与悲痛的气息,此刻已经分不清到底来自面具还是明煌本身。看到这张封面,我总是感到心中隐隐地阵痛。从DRAMA开始和最后的段子中能够清晰地感知明煌是憧憬是爱着篠夫的,天真的野心和虚幻的美梦之下,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亲手把篠夫推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如同献祭时的情形,明煌手执折扇呈着哥哥篠夫的头颅,敬奉给神灵,敬献给了观月流。
         华丽、凄美、绝望、沉重……我知道给这幅充满寓意的封面冠上再多的形容都无法完完整整诠释殆尽。唯有心去体味就够了。
         原谅我老是爱插话,真的很感激盐泽兼人先生完美地演艺了篠夫这个角色。谢谢!(抹泪,鞠躬)
         和「血玉髄の夜」一样,DRAMA「花镇の飨」已经「廃盘」(停止生产)。该剧第2、4、7、9、11首为纯配乐。「血玉髄の夜」正收录了其中的前四首作为CD的5-8曲。
        「花镇の飨」目录如下:
        1.DRAMA1「人の心の奥深く、鬼篭れりというはまことか」
        2.二人静~花镇の飨プロローグ~
        3.DRAMA2「定めなき世の中々に、忧きことや頼みなるらん」
        4.仮面の墓碑铭~明煌のテーマ~
        5.DRAMA3「月は一つ、影は二つ」 
        6.DRAMA4「思ひ返せばいにしへも、恋しくもなし」
        7.仮面の彷徨~篠夫のテーマ~
        8.DRAMA5「散る花、実る花、因果の花」
        9.邯郸~花镇の飨エピローグ~
        10.DRAMA6「皆、狂をもて终わらざるは无し」
        11.邯郸~アナザーバージョン~
        (PS:因为随便百度或者狗狗一下就能找到提供试听的站点,所以我就不上传音频拉点击率了。没听过的请麻烦动动指头搜索吧。)


        IP属地:上海7楼2009-03-02 01:38
        回复
          图片说明:吉野胜手明神の正月七日の神事のために、若菜を摘みに出た乙女。
            怪しげな女に一日経供养を頼まれたと、宫人に告げるうち狂乱状态になる。凭き物の正体を寻ねると静御前と答え、蔵に纳められていた静御前の装束の柄を言い当てる。乙女がこれを着て舞い始めると静の亡霊も现れて共に舞い、重ねて吊いを頼む。
           据说「二人静」表演的难度非常大,因为演女性时所戴的的小面木制面具上只有狭小的孔洞,视线相当不便。又要两名能乐师如影子般动作一致分毫不差。能表演「二人静」,可见表演者们的能力之高。
          相关原文:「能面を挂けた二人があたかも寄り添う影のように、ピッタリと舞わねばならない、难曲です。」
          「二人静」也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在我国被叫做及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四块瓦、四叶细辛、四叶对,作为一味中药,主治:活血,镇痛,杀虫。生于山坡林下、山谷溪边、林缘阴湿地。


          IP属地:上海9楼2009-03-02 01:41
          回复
            日本百科站:「フタリシズカの名は「二人静(ふたりしずか)」の意味で、花が咲いている様子を、源义経の恋人である静御前(しずかごぜん)と寄り添う菜摘み女の亡霊が、同じ装束で舞をまっている姿に见立てて名づけられたという。」
            大意:由于花开时的形态,非常像同装同舞的静(魂魄)和摘菜巫女,故命之为“二人静”。


            IP属地:上海10楼2009-03-02 01:48
            回复
              讽刺的是,传达爱意永不分离的舞蹈在「花镇の飨」中,成了藤代兄弟争夺地位的剧目。优美的动作还有无表情的面具下,挑衅、蔑视、仰慕、憎恨,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一切都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就像「二人静」的乐感一样。
               把全剧高潮部分的「二人静」作为「花镇の飨」的序章,稍稍有些意外。不过亮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到非常行之有效。在听DRAMA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完全全被这曲「二人静」所俘获。
               「二人静」整首曲子由串铃、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日本筝、鼓几样乐器演奏,其中主旋律部分用日本筝、萨克斯、小提琴担当。最出彩的部分莫属日本筝和萨克斯的运用。


              IP属地:上海11楼2009-03-02 01:49
              回复
                我个人并不喜欢一贯散漫爵士的萨克斯出现在东方题材的音乐中,不过「花镇の飨」相关的几曲例外。并非纯真地吹奏,而是异常轻柔,听上去绵长飘渺偶尔又带着它材质特有的金属亮丽。萨克斯在「二人静」中的实际效果比较鲜明,即使在合奏的时候也很容易凸现出来,再加之其吹奏的是独立的音部,所以在整部乐章中感觉似在独语,有些寂寞悲凉。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其他乐器能在这里代替萨克斯,实在钦佩岩代先生能将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乐器完美地融入到东方曲调中来。
                 主旋律的另一边是我所钟爱的日本筝。可以说「二人静」的主旋律就是日本筝撑起来的,比起萨克斯的幽幽独语,日本筝则生动地再现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氛围。因为在下平日也搞搞业余民乐琵琶、古琴的演奏,所以对中国民乐和东方音乐比较熟悉。说实在的,在下听过的近代日本筝乐曲十有八九都是比较明快的主题,演奏技法精湛漂亮且动听。要么就是传统曲目,总体听上去都差不多。后者千篇一律除非个别曲子,在下是不会想再去听第二遍的,而前者似乎过于追求技巧拟法神韵,不自觉地淡化日本筝自身的特色。这首「二人静」却不一样。


                IP属地:上海12楼2009-03-02 01:51
                回复
                  提琴伴奏部分其实在「二人静」中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往往弓弦乐的抒情很容易营造悲叹调,但是这曲没把它放在主题中,反而一直在进行小节反复。基本属于伴奏的音乐小节都会重复一次再进入下一个小节。起初以为岩代先生想模拟出叹息的感觉,单单侧听提琴部分,一再重复进行稍稍有点郁闷和疲累。后来才发现,每音节重复为二,不正是「二人静」的主题吗?这曲要表达的意境,就好像电视剪辑那样,虽然“二人静”是动作一致的双人舞,我在欣赏的时候却是先看到篠夫舞扇,再是明煌也做了相同的动作,有那么一种特意的时间后置效果。或许这样的错开也正传达了在篠夫身后,明煌亦步亦趋时憧憬的心情吧。
                   再次按下开始键,闭上眼睛,听着远方依稀的鸟语和铃铛,由钢琴点出舒缓清新的空气,用上扬的萨克斯筑成的石阶,仿佛已置身于那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自然中。随着筝的响起,我依稀看到了前方藤代流的舞台上,那两位姿态优雅的能乐师。平和而凄美,那是只属于他们两人的二人静,没有一丝杂质的纯净。鼓声缓慢而沉重,我才意识到这二人静只存在于梦境之中。


                  IP属地:上海14楼2009-03-02 01:52
                  回复
                    曲六:仮面の墓碑铭~明煌のテーマ~
                    (汉译:面具的墓志铭~明煌的主题)
                     很美的一首小提琴配乐。用钢琴简单地做了伴奏,还有一点点电吉他。时不时会出现类似和式庭院特有的流水竹筒敲击岩石的声音,应该是木鱼做了现场特效处理获得的结果吧,猜想。比起「花镇の飨」其他几首配乐,这首无论从曲调还是乐器选用处理都显得平平没有什么特色。而且其明亮的气氛和其他几首放在一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刹那间还以为是别的什么的配乐。
                     仔细听过数遍后,我才发现岩代先生这样编曲好像别有一番含义。


                    IP属地:上海15楼2009-03-02 01:53
                    回复
                      一开始的钢琴做着压抑的定音,随后小提琴悠扬地响起。主旋律基本处在由高到低的音符走势,听上去有些抑郁,好像有千言万语就是说不出来的那种抑郁。情况没有维持多久,小提琴音调一路飚高,然后完全把音域打开。从2分钟左右开始基本处在明亮愉悦的高音区演奏,即使后面再度出现乐首的重复,听上去也没有之前的忧愁。如果没有木鱼的敲打,告诉我还身处和室之内,我不禁已随着小提琴的畅音一路向蔚蓝色的天空高飞。
                       充满了光和希望,掺杂着懵懵懂懂的忧愁,这就是我对此曲的全部感受。「仮面の墓碑铭」描绘出的,就是这样一颗年轻的心。
                       这首配乐出现在DRAMA2「定めなき世の中々に、忧きことや頼みなるらん」后,明煌在受到观月流的蛊惑决定不惜出卖自己来向篠夫挑战后的一段独立配乐。那时,他天真地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超越篠夫,就能夺回尊严。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已经清楚了台幕后的黑暗,所谓的真实。他天真地以为能受到神灵的眷顾,爬到梦想中的至高点。这样的心境,被岩代先生巧妙地编成了小提琴曲,剩下的就是听众们的无限遐想了。


                      IP属地:上海16楼2009-03-02 01:54
                      回复
                        不知道明煌会不会认为「花镇の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但如果以「花镇の飨」作为他的人生转折点的话,这首对尚未真正陷入观月流污泥潭的明煌的写照,应该就是给他前半生的墓志铭。
                        曲七:仮面の彷徨~篠夫のテーマ~
                        (汉译:面具的彷徨~篠夫的主题~)
                         如果上一曲的收尾是坚定的轻叹的话,这曲的收尾则是在无限未知中隐去,好像思绪被中断,意识渐渐回到现实的感觉。无序、混乱、无助与绝望,但愿一切只是梦境,可惜不是。


                        IP属地:上海17楼2009-03-02 01:55
                        回复
                          没有根据只是直觉地认为,萨克斯的声音就是篠夫的声音,就好像上一曲明煌想表达的完全由小提琴代言一样。不过这首配乐是由钢琴和萨克斯配合演奏,旋律比重一半一半。相对与萨克斯的哀伤与起伏不定,钢琴则是一路跌跌撞撞,就仿佛当时篠夫的内心——乱!
                           最爱这曲曲首部分。那十几秒钟的时间,我好像看到了篠芙在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时的样子。竹片无序擦碰的声音,模拟出滴嗒冷冰的雨点掩盖了远方微弱的萨克斯。那是记忆深处的声音,还是梦中的喃喃嗫嚅?清脆的钵盂,是谁在祈祷还是谁在诅咒?激烈的鼓点化作惊雷,惊起了本就难以平复的心。
                           无法想象黑暗中惊醒的篠夫究竟在想什么,我只能跟随着萨克斯和钢琴的曲调。模拟风、雷还有水滴的声音时不时地会响起,提醒着自己正卧于外有庭院的和式房间,雨夜,很冷。
                           「仮面の彷徨」听上去格外悲伤的彷徨,却还没有到绝望的境地。绝望的,只有我自己而已。
                          曲八:邯郸~花镇の飨エピローグ~
                          (汉译:邯郸~花镇の飨 终~)


                          IP属地:上海18楼2009-03-02 01:55
                          回复
                            后记:
                             这个那个一共说了一万多字啊,比我刚交的毕业论文好多得多,擦汗。非常感谢各位能把这篇《黍梦寻》读完,辛苦了!(鞠躬)
                             对考据的部分,有补充或指正的同好,欢迎邮箱讨论。另外也欢迎转载,转载请看这里:
                            部分文章或全文转载,请发送告知至我的邮箱即可。(考虑到有时不能及时做回复,所以同好转帖不用等我回复。只是那个只是一定要发邮件通知我啊!)告知内容包括:转载站点页连接,转载人ID,转载时间,全文转/部分转。
                             转载/转用时请注意:在下的大名一定要有,文章题目不能改(但可以另加副标题),在下的联系方式(就是邮箱啦)不可忘加。
                             关于照片,虽然不觉得会出现实体发布的情况,但涉及法律侵权问题,在下还是先一并说明。本文中照片、图片系为日站原创,在下已于每张图下标注了该图原站点及相关信息(个别除外)。如做出版或非本文引用/转用,请与图照原作者联系。
                             因为个人还没有正式博客(以前有过,后来人家注销域名了,在下的心血全部赴之东水OTZ,就再也没建博客),所以部分转载或有需要的同好,请用这个临时的LOGO。


                            IP属地:上海20楼2009-03-02 01:58
                            回复
                              山蓝紫姫子「花镇の飨/山蓝紫姫子の世界II」 
                              出品: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発売日: 1995年7月26日 
                              盘种: CDアルバム
                               非常喜欢这张DRAMA的封面。浓重华丽的感觉很适合山蓝老师的风格。仔细看,画的空间立体感很强,尤其是折扇那块,似乎要从画纸中伸出来的感觉。不知BK里有没有明示或者暗示,(没有BK的痛苦……)个人认为拿着般若面具的那位就是明煌。处心积虑终于成为了藤代的师家,成为了藤代流舞台上的主角,明煌换上了哥哥篠夫的穿戴,手拿高贵华美的折扇。半裸的姿态揭示着台幕后的荒淫黑暗,般若的厉角划破了他左胸的肌肤,只是细微的血滴,我看到了明煌的心在淌血。其实摘不摘那张面具已经无所谓了,怨恨与悲痛的气息,此刻已经分不清到底来自面具还是明煌本身。看到这张封面,我总是感到心中隐隐地阵痛。从DRAMA开始和最后的段子中能够清晰地感知明煌是憧憬是爱着篠夫的,天真的野心和虚幻的美梦之下,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亲手把篠夫推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如同献祭时的情形,明煌手执折扇呈着哥哥篠夫的头颅,敬奉给神灵,敬献给了观月流。
                               华丽、凄美、绝望、沉重……我知道给这幅充满寓意的封面冠上再多的形容都无法完完整整诠释殆尽。唯有心去体味就够了。
                               原谅我老是爱插话,真的很感激盐泽兼人先生完美地演艺了篠夫这个角色。谢谢!(抹泪,鞠躬)


                              IP属地:上海25楼2009-03-02 0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