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吧 关注:516,906贴子:39,334,608
  • 2回复贴,共1

DHA,ARA 关于婴儿奶粉,你需要知道这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宝宝的健康和发育,竭尽全力让宝宝喝最好的奶粉、用最好的东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婴幼儿配方奶粉这块香饽饽自然不会被精明的商家放过,市场上、网络上各种奶粉品牌的广告大战越演越烈。
在这些广告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本产品添加了DHA和ARA”,仿佛宝宝吃了含有DHA和ARA的奶粉就会变成神童似的,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添加了这两种成分的奶粉比母乳都要好。

其实,母乳中天然含有这两种成分,而且其中10%~20%是以磷脂形式存在的,更易于宝宝吸收,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需要从奶粉中摄入。
什么是DHA和ARA
DHA(docosahexaenioc acid)全称“二十二碳六烯酸”,是n-3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ARA(arachidonic acid)全称“二十碳四烯酸”也写作AA,是n-6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者在视网膜和大脑皮质最多,故对视网膜和大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DHA是所有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育期约占脑组织和视网膜脂肪酸含量的51%。
ARA则是人体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在脑和神经组织中,一般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40%~50%,在神经末梢甚至高达70%。
研究认为,DHA与ARA不仅对婴幼儿神经和视觉发育有重要作用,对免疫功能和睡眠模式也有可能的有益效应。
婴儿奶粉应该添加DHA、ARA
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合成转化DHA、ARA的前体物质,但婴幼儿转化能力较弱,转化率只有0.2%~4%,在此之外添加比例接近母乳、可以直接吸收的DHA、ARA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外就已经有添加了DHA的婴儿奶粉了,而许多专业机构(英国营养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脂肪酸和脂类研究学会)都建议应当在婴儿奶粉中添加DHA和ARA。
许多研究表明,食用添加了DHA和ARA的奶粉的婴儿可以在解决问题测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婴儿的视力敏锐性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婴儿血液中的脂肪酸成分也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婴儿。现在,很多婴幼儿奶粉配方中都添加了DHA和ARA。

延伸阅读
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DHA和AA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蛋黄、深海鱼类和海藻通常含有丰富的DHA和AA,只要合理搭配膳食,就完全无须担心。母乳中DHA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妈妈平时摄入的食物中的DHA含量。
DHA、ARA,添加得越多越好吗
既然DHA和ARA对婴儿有如此多的益处,那是不是给婴儿补充得越多越好呢(比如额外再补充若干补充剂)?
当然不是。摄入过量的DHA和ARA除了会增加婴儿的消化负担,还会导致婴儿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能力降低(也就是说,更容易被病原体入侵),以及凝血困难等不良后果。
而且除了考虑绝对摄取量,还应考虑各类脂肪酸的平衡,因为脂肪酸不平衡不利于婴幼儿健康。
目前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婴儿配方食品添加DHA和ARA,只是对添加量进行了规范——最大添加量分别不超过总脂肪酸含量的0.5%和1%。而且如果添加了DHA,必须至少添加等量的ARA。

也就是说,DHA和ARA的添加比例至少应该是1:1,ARA的添加量可以多于DHA,但总量不能超过总脂肪酸含量的1%。
在选购婴儿奶粉时应注意DHA和ARA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以下图为例,这款奶粉每100毫升奶液含脂肪3.5克、DHA和ARA都是11.0毫克,即DHA添加量是总脂肪酸含量的0.3%,且DHA和ARA的添加比例是1:1,符合国家标准。

通常母乳中DHA和ARA的比例与新生儿脑脂肪中的比例非常接近,一般为1:2。因此现在配方奶粉中DHA和ARA的最佳比例是模仿母乳的1:2,凡比例为1:1的都是早期配方。
总结
敲黑板划重点了!!!
母乳喂养优于人工喂养,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母乳喂养。
DHA和ARA是婴儿生长必备的成分,奶粉中可以适量添加,且二者最佳比例为1:1。
婴儿奶粉中的DHA和ARA并不是越多越好,摄入过量会加重消化负担,而且会引发一些列的其他问题。
本文摘自《婴儿奶粉,你应该知道的更多》婴幼儿奶粉安全常识选购百科书。中国科协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强烈推荐,中国乳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庆贤亲自作序

文中图片摘选自:
图一: 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


IP属地:北京1楼2017-12-14 15:07回复
    大家有关于奶粉想要问的常见问题可以跟帖询问哦


    IP属地:北京2楼2017-12-15 10:58
    回复
      不同宝宝的体质不一样,对同一款奶粉的反应也不一样的,我儿子不喜欢喝这个,喝的飞/帆还可以,但是邻居家的孩子喝的是这个


      3楼2018-03-23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