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僧涯吧 关注:3贴子:69

东南亚纪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年一个人的东南亚之旅,想想也蛮久远的事情了,当年写在博客的文图。
(一)活在路上。

(回国已数日,无论身心都还未回归常态,游记图文也不知如何去整理。这是一篇在老挝时未完成的游记,也是路上唯一一篇动手做的笔记。今天从草稿箱中拉出,添附一些照片发出,算是开头吧,希望这次自己好生记录下,许仍会是图说居多,各位见谅。)
在老挝琅南塔省的省会琅南塔住下第二天,吃完午饭难以忍受室外的高温暴晒,到入住的 ZUELA guesthouse 的大堂上网,发现居然有强大的搜狗拼音输入法,索性就坐下上起网来。似乎有近半个月没有碰电脑了,一时都觉得生疏,就想码些字吧,关于旅途的见闻。
允师2月27号上从上海坐早航班来,寺院离机场有很长一段路,事先我与他说下了飞机坐机场大巴到我所在的城市,然后我再坐公车去接。那天一早吃过早饭当家便提及了有相识法师要来的事,原我只提过,当家又挂记于心了。当家便说要去机场接允师,我推说不用却也盛情难却。允师本想让我同他去香港,可他在寺院住了一宿觉得甚好就在庙里住了三天。一号我们两个才踏上旅途。
一号坐了一天的火车到广州,只因允师想要见一位相识了八年却从未见过面的法师。傍晚到的羊城,在东站对面的素食馆吃的饭,原是想让某师请我俩,以满足我敲诈一下这位当家和尚的。没想到店主人发心要供养,让我敲诈的心理未得满足便随之上了山。住下便从后门出了寺院,在山中漫行,云雾缭绕迷糊了世界,天黑才绕得山路回来。
次日一早我便下了山去吃饭,留他们二人述说衷肠,免得成了电灯泡,呵呵。因为下午两点的火车去昆明,便约好一点半在火车站外的广场等。到时却发现排队进站的人无比漫长,有种赶不上火车的样子,心里不免升起对广州火车站管理的种种怨恨,凭票进站也要排队那么长,不知这个政策要误了多少人的火车。身边有无数的黄牛还是工作人员什么的在喊着提前上车,我们以为是从工作人员通道提早上车,以往也在很多火车站见过,就花了二十同去,万万没想到是那个黄牛拿了钱就带着我们两个去插队,直接让我们两个无地自容。可终究为了不误点也就随了去了,我自己脸已经红得不成样子,更无暇看允师是何种反应了。进去安检后我侧头笑着问允师,为什么觉得花了二十冤枉钱干这样的不道德之事就会稍微心安理得一点呢?觉得自己内心那点人性丑陋面的东西在爆发。允师呵呵地笑着我说:“我没想那么多,只想不要误点就好了。”为了让自己心安,似乎是把这种道德的沦陷归咎给了广州火车站,谁知坐火车也要提早两个小时的呢?
为省钱坐二十五个小时火车到昆明,本打算还坐当晚的火车去大理,还省了住宿费,可体力透支,允师就联系佛学院同学,一出家前是超级富二代的道友,安排我俩住进了五星级酒店。而因我们俩穿得太山人了,以致工作人员担心我们不会开酒店房门。住下后觉得这过程太搞笑,搞笑到我们两个认真地看新闻联播,里头正开着政协会议,在我们笑得无敌灿烂时,闪过无数的黄袈裟⋯⋯
(那日在旅舍写到这里就去租摩托车飞奔于山野之间了,再后来在山里出了车祸,这篇游记写到此就不了了之了,今附图发上。)

带允师去近乎是全世界最大的素食馆,因去得太早,厨师还未开锅,便就找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窗外对面是千年古刹。


IP属地:河南1楼2018-01-09 22:46回复
    (二)入境老挝第一天。

    在西双版纳的汽车站,这辆破中巴就是国际班车了,包括出入境大概十个小时的车程,去往老挝的北部省琅南塔。
    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晕车了,好在提早买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有幸可以一睹一览无余的风光,只是闷热的车厢以致我路上全无拍照的兴致。司机是老挝人,上了岁数,眼睛却是无比的清澈,一如此后在老挝所见的老挝人民,善良纯粹。
    大半乘客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依稀记得有一个穿着傣族服饰的日本女孩,是入境时看到她护照才知道她是日本的,一路都以为她是来自中国东部的一个省份。后来的琅南塔也照面过几次,但都彼此沉默无语。
    一个中国工程师坐在我的后面用英语和两个法国青年聊足球,后来在琅南塔的夜市上说了一些话,才知道他是地质学家,是在老挝热带雨林里勘探矿产的,他说他好怀念城市,因为他经常在热带雨林里待几个月,听得我和一个旅行作家直向往他的世界。
    除了少数的往返两国的本地人,就都是一些来自欧美的游客以及一家三口的韩国人。说起这三口子,实在是巧合了,真是感叹缘分的奇妙。我们同一辆车入境到琅南塔,一直未有交流。次日,我下午租了摩托车在街道上骑着,他们在一家咖啡店门口坐着朝我挥手,我亦挥了挥手表示友好便去了山里,没想到出了车祸,伤了胳膊肩膀赔了钱,一个人去夜市吃晚饭,又遇到他们便聊起了。才知道一家子出来环球旅行,爸爸是韩国著名的画家。第二天我便南下琅勃拉邦,又在车站遇到,只不是同一班车。在琅勃拉邦我待了七八天,期间一次在夜市又重逢,觉得惊喜万分。他们订了几天后飞去吴哥窟的机票,而我一路南下老挝再入境柬埔寨,更不知何时会到吴哥窟了。万万没想到,世界是那么的那么的小,我在吴哥窟的第一天,在石头堆里发呆,看吴哥的历史书籍,忽然面前出现一个拿着相机对着我拍的人,定睛一看才知道是他们一家子。彼此差点惊呼,觉得缘分太过神奇,那天恰是他们在吴哥的最后一天,次日一早他们就要坐车去曼谷然后飞去巴黎了。彼此合了影,只不在我的相机里,亦不知何时能再见,随缘便是如此吧。

    中国在亚洲真是强大的,我们的出入境口岸建得就跟碉堡似的,也绝无可能收小费这样的事情。当然也是因为我们的工作人员瞧不上那点小费的缘故吧,当然也不会为了那点银子,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的。用某位背包客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腐败是看不见的。

    老挝的出入境口岸。因为老外都是落地签,加之老挝人生性缓慢,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办理入境手续慢慢悠悠实在让人磨练心性,一辆车的人入境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不止。入境花去小费两万,折合人民十六块多的样子,我没有基普,直接给了人民币。

    从中巴车下来,许是晕车的缘故,我捧着LP茫然无措地在街道上立着,一轮金黄的落日挂在屋顶。
    立在一根电线杆下,一直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在梦里,看着眼前这个城市,实在无措。因为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琅南塔就像中国一个小镇的主要街道,只是它开满了各色的咖啡店和旅馆,加之完全没有适应没有中文的环境,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呆呆地立在那儿。一看着像中国的女孩静静地坐在对面一家咖啡店门口的桌子边,在电脑前码字,冲我笑了好些次,我实在厚脸皮就上前询问了,果真是中国人,还是一个旅行作家,便经她介绍去了一家旅店。沿着她指的路入住了 ZUELA guesthouse ,才开始渐渐适应了英语的交流方式。标价七万基普一宿,折合人民币大概是六十块不到的样子,离店付款,相当信任他人的国度。

    旅馆很舒适,环境也不错,相较国内的酒店物价,实在便宜的离谱,不过老挝境内,除了这个物价低一点,其余的都挺贵的。

    悠然自在的卖手工艺品的阿卡族老奶奶
    几年前老挝政府下令不允许栽植罂粟以后,靠种植罂粟的阿卡族人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国际救援组织为了不让这些人变成乞丐就教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本事去养活自己。后来,在城市里就出现了这些售卖全手工腕带的老奶奶们,但她们绝对不会有任何强买强卖或者一直啰嗦黏糊的情况,笑容非常友善。老挝在国民经济上看是亚洲最穷的国家之一,月入一百五美金左右便是中产了,可这个国家可以说是没有乞丐的,但并不是说他们均穷了,而是因为他们这个国度真的太纯粹,而使全世界的人们,都想从本质上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拥有未来,而不是乞讨的有一顿没下顿的荒废未来。至于其中闻听的世界人民的各种菩萨功德在以后找个时间一一道来,真的无比感动。如果你足够纯粹,就无比强大,因为你强大在别人已经失去的,而你却仍然拥有。

    老挝政府允许外国人租用摩托车,所以在老挝境内随处可见老外们(我也成了老外了,呵呵)骑着摩托车悠然自得地穿梭在这片神奇的佛国净土之上。我鼓足勇气史无前例地也租了一辆,第一次骑这样的摩托车,然后人生第二次翻车,不同的是这次是我自己翻的,不仅伤了至今还未痊愈,影响了后来的旅程状态,还因为摔坏了摩托车,赔了一百美金。不过,也算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吧。

    银联可以在东南亚通用,收取二十块左右的手续费吧。

    夜市上的沙拉摊,我吃了一个木瓜沙拉,从这时开始,我大概吃了二十天的生蔬菜,他们真的是什么蔬菜都生吃。老挝政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当地的蔬菜都小得可怜,但非常绿色健康,据说每天有很多航班往返中日韩,给高消费会所提供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这后面还有些图文略啰嗦,懒得复述了,就这样吧。
    第一天的老挝,虽然只有短暂的黄昏与夜晚,但因其宁静得美好而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IP属地:河南2楼2018-01-09 22: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直接跳过了带彼时还是文弱书生气的允师在云南玩耍的图文开始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东南亚佛国之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1-09 23:04
      回复
        (三)那个时光因快乐而驻留的地方。

        在老挝第一张合影照,自拍于那个时光因快乐而驻留的山谷。
        在琅南塔的第二天下午,我租了一辆摩托车沿着17A号公路往北边的深山里开去。路上遇见许多学生放学骑车回家,三三两两成群结队,见我一貌似黄飞鸿穿着的游客骑着摩托车在近乎杳无人烟的公路上飞驰,他们不停地大笑着,不停地冲我挥手致意,一个劲地喊着Sabaidee(你好),Sabaidee ⋯⋯ Sabaidee,在老挝,这个词的使用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开口说了这个词,几乎所有人都会像亲人一样热情,毫无掩饰地热情与奔放,却让你感觉不到丝毫的不自在与造作,这个民族真的纯粹至极。
        行至一处山凹,河流穿过,只见不知从何处冒出得许许多多小孩子在桥上跳下泅水,欢笑声穿透山谷。实在禁不住如此简单的快乐而停下车来静静瞧着他们嬉戏,直到他们快走才想起拿出相机按下些许照片。期间也曾拿起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充满了笑声,网速不行上传不了,待往后有机会再传吧。因为和他们玩得太开心,以致回去的路上加大了油门,出了车祸,想来真是好玩的⋯⋯
        东南亚南下一路拿相机、手机拍了不少数码照片,如今看着这些照片也不知如何去整理。想了想,索性就不整理了,无论好坏都传上共享吧,按时间和事件来叙述,纯粹当做一次旅行的客观记录,这样必然啰嗦但也详细,可能要写到猴年马月去了,呵呵。等胶片冲扫出来了,再做一些关于行走感受的描述。
        以下图片不做描述了。









        IP属地:河南4楼2018-01-09 23:10
        回复
          (四)在琅南塔的骑士精神。
          我很是喜欢琅南塔这个老挝北部的小城,与中国接壤但文化差异甚是明显,可我也在这里见到了此后一路南下都未曾遇到景致,小和尚们骑着助力车或自行车穿梭来去的快乐模样,或是受了中国人敢打破成规的影响。无论在琅勃拉邦还是老挝首都万象乃至后来到了无比开放的亚洲之都金边,都没有见到这样三五成群的小和尚骑着车的样子。
          想起在西双版纳听当地人说那里的小和尚们骑着摩托车飞驰的样子,他们的言语带着很多奇怪的神色,不经觉得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影响了太多,其实中国是个彻底的儒国,佛教的影响极其甚微。虽然后来常有人觉得佛教东传影响了中国人的种种,殊不知其实是中国强大的传统改造了佛教。或许这也是一件好事吧,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立国之根基便是强大的文化。整个东南亚都深受印度文化影响,而后来法国人的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他们。想来,印度文化也真是无比强大,英国人在印度的失败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中国在未来世界成为真正的强国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说回来,在琅南塔的第二天下午租了摩托车进山,一路骑行,偶尔自拍,或者停下按下一些快门,零零散散也不下三四十张了。路上的热情也在上一篇游记中写到,甚是喜欢那里的纯粹。出城时沿着 17 号公路来到一处僧侣学校,在那里发了个把小时的呆。因为地处偏远,这里的僧侣英语普及率不像琅勃拉邦那么高,下课期间和一位僧人老师说了一些话,才开始慢慢有兴趣了解老挝教育与信仰之间的文化,以致后来一路都很喜欢跑当地人的学校。
          离开学校,本想继续东行,被一武警拦下说是军事管制区不能让外国人通行,脸上带着友善的歉意。只好折向北边山区,一路招摇过市,我那鲜艳的红色头盔是被一个交警拦下说要带安全帽,满脸和蔼之气,说为了我的安全还是要带安全帽的,我便回了旅馆去取,全无国内交警那般让人觉得焦灼的严肃。
          一路山行,简直有种放飞的感觉,直到遇到那帮泅水的孩子停下,等他们散去我便也折回。回去路上更加放肆的飞驰,没想到在一个拐弯处因为地上沙石太多,连人带车滚出几米,摔得满身是伤,如今肩膀还会隐隐有些作疼。好在车虽然摔得烂糊但也还能开,便踉跄地开回旅馆,赔了一百美金领回护照,磕磕绊绊地自己跑去了一个比诊所还小的Hospital消毒,回屋洗了个澡躺下觉得特别神奇。后来回想自己摔下的刹那竟然没有一丝恐惧,反而是很泄气地想着自己这回不知要摔到哪了,真是倒霉这样的情绪。
          晚上去夜市吃晚饭,遇到几个东欧人和那三口之家的韩国人,他们看见我白天骑摩托车就问起我今天去了哪里玩之类的,谈到车祸,看到我只是皮外伤,都说我很幸运,当时我倒没觉得幸运,只觉得好玩而已。
          因为觉得旅馆老板要我赔了那么多钱,虽然知道老挝这些东西的物价很高,但心里仍然是不舒服,想想若在国内顶多也就五十美金左右的修理费吧,当时摸着口袋厚度便决定次日一早坐车去琅勃拉邦了⋯⋯











          IP属地:河南5楼2018-01-18 12:19
          回复
            (六)在琅勃拉邦初见塔芭。

            僧侣清晨沿街接受信徒布施是琅勃拉邦当地传统的佛教风俗,当地的人们称之为“塔芭”。
            那日一早从琅南塔坐上南下的 Mini Bus 前往世界遗产的老挝古城琅勃拉邦,因为前日车祸的缘故,身体很是虚弱,加之这一路颠簸的山路十八弯,我是一路吐到的琅勃拉邦。路上种种煎熬如今再想起来,也只剩下当时身边一对法国情侣对我的照顾有加了。
            中途在 Pak Mong 吃得午饭,那时已经是午后两点半了,我早就吐得精光,后来一路吐得都是喝下去的水。在一家街边的小店吃了两碗蔬菜炒饭,休息了半个多钟头上车一路睡,也忘记了有无再吐。到了琅勃拉邦已是傍晚,汽车站在很郊区,我浑浑噩噩又是不知所措,LP捧在手上无非是对自己的一种安心。
            我最后还是跟了那对法国情侣拼了一辆突突车去到市区,车停在湄公河岸边,恰是黄昏时分,一股热带的温暖袭来,不觉就有了气力,使力从包里拿出相机按了在琅勃拉邦的第一张照片,是湄公河近乎玄幻的黄昏。三人傻傻地立在街边,各自捧着LP,最后决定各自寻找旅馆,彼此微笑说过再见离开。
            我按LP的指引找到了位于春孔寺对面的家庭旅馆,七美金一宿。后来因为实在太喜欢春孔寺了,就在这家也叫做春孔的家庭旅馆住到了离开。春孔寺是琅勃拉邦三十二座寺院里最漂亮的一座,我几乎在那里消磨了整整一周,同小和尚们又是诵经又是打坐冥想。
            住下后便出门觅食,却听到旅馆对面的春孔寺在晚课诵经,忍不住循声而去,揭开了我与春孔寺的不解之缘,待下次详叙这座令人无比神往的古刹。琅勃拉邦最令人感动便是每日清晨的“塔芭”了,在琅勃拉邦住了一周,几乎每日清晨都会去加入当地人布施的队列中,前后拍过两次照片,今天贴上那日清晨第一次早早起来,去寻找塔芭的照片吧,不知是相机在琅南塔摔坏了还是我还在晕车的后遗症当中没有走出来,那日的照片都是摇摇晃晃的,现在也全然想不起来那日清晨的点点滴滴了,靠着照片做些回忆吧。










            IP属地:河南6楼2018-01-18 12:24
            回复
              (七)一顶中国斗笠的老挝之旅。

              自拍于琅勃拉邦维苏纳拉寺。那个上午,阳光从南康河渐渐升高,使一切景致都变得亮堂,小和尚在西瓜塔下消磨了半个晌午。
              这款斗笠好像是小墨从福建带回杭州结缘众僧的,而我这顶是小墨从他师父那里挪来于我的,我带着它一路南下老挝,它所获得的赞美举不胜举。用当地小和尚们的话来说许是因为它实在太像佛头了,无论国内外的游客都惊叹于它的精细做工与巧妙设计。










              IP属地:河南7楼2018-01-18 12:28
              回复
                (八)“出双入对”的琅勃拉邦。

                我在琅勃拉邦待了一周,每天就是穿梭于各个寺院之间,行摄各样的琅勃拉邦生活,与每个寺院的小和尚们交谈有趣的见闻。走到晚课时间便在当处的寺院静静聆听那美妙的佛国之音,有时也回到春孔寺和那里的小和尚们打坐冥想。
                琅勃拉邦的迷人气息,如果没有安住身心下来去慢慢体会是很难感悟到的。期间偶遇过几位中国自驾来的游客,谈到这个城市,他们逃也似地说老挝是一个没啥意思的地方。的确,作为世界遗产的琅勃拉邦,的确少了其它自然遗产那般的名山大川,也无吴哥窟那般雄伟建筑,更无中国那般大肆挥舞的旅游旗帜,甚或都很难有给你到此一游留影的地方。但她足够迷人,因为她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与世无争的慢生活,随处可见的橙色光影,以及清晨那震撼人心的塔芭。
                旅行和读书一样,不是拿来炫耀的。旅行是让你学会观察,学会不再坐井观天,学会宽容对待这个世界。读书与旅行,至少你应该有一件事正在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去云南路上,允师说起关于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当时在长安玄奘已是大师,可他毅然千里迢迢去取经。他早已读书万卷,亦已功成名就却仍然化身一个彻底的背包客西行。后来法师在印度亦成为大德,仍毅然回国,想必回程亦如取经路上那般艰难吧,但心境已然不同了。
                扯远了,谈回琅勃拉邦。在古城一周,行摄了无数的僧侣,他们在我的镜头里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纯粹,那么的无邪。如果修行路上太孤独,那就结伴而行吧⋯⋯










                IP属地:河南8楼2018-01-18 12: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九)琅勃拉邦那些充满灵性的小动物们。

                  在老挝南部小城巴色的时候,那天夜幕,我与一位来自中国南京的女孩,一个充满理想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湄公河岸边的一家小店看寂静的河上月色,她喝着老挝啤酒抽着长脚烟和我这么一个喝着可乐的汉地小和尚一边讲着理想与纯粹,一边吃着眼前那一盘被我们两个吃得实在狼藉的果蔬沙拉。谈到彼此都非常非常喜欢的琅勃拉邦,她说你知道为什么琅勃拉邦对外开放了那么久,却依然能保持那样的纯粹与宁静么?我无意打断她的话,也不知有何更出乎意料的答案,向她微笑示意继续。
                  她说,因为琅勃拉邦实在太好了,好到了让去过那里觉得那里很好的人们都墨守了一个规矩,就是不告诉别人。我有种恍然大悟之感,一时觉得自己是否在微博上述说了太多关于琅勃拉邦的好了,假想起了因此游客纷沓的场景,可又想,如此美好的地方,哪怕来了太多人,只要内心依然有一股纯粹之心的人,也依然会本能的保护她的。便笑笑说:这也无碍吧,毕竟琅勃拉邦无甚壮观可到此一游的景点,也无啥可买的大手笔纪念品,中国不会发旅游团去的。说完,两人在鬼魅的湄公河夜色中大笑起来⋯⋯
                  琅勃拉邦纯粹在于祥和的一切生灵,一切都无与伦比的安静与缓慢,哪怕那里四处游放的小动物们,它们都尽显宁静与美好。










                  IP属地:河南9楼2018-01-18 12:33
                  收起回复
                    (十)游荡在琅勃拉邦的琐碎。

                    零九年,我在香格里拉,当时从青旅拼车去看高原湖泊,同车的一小伙叫我帮他拍照留影,拍了一些,他翻看后说:我看到全是你的影子,或许用心拍得照片里是可以看到作者的心境的。东南亚的热情,一路其实都很热情,我亦变得无比热情,欢喜跟每一个人去做交流,也无甚多安下心来去拍照,偶尔面对空寂无人的景致时心里隐隐闪过曾经,但马上又会回到热带那难以抵挡的热情。
                    在琅勃拉邦待得一个来星期,城市就那么小,其实每日行走都是重复,而重复的心情又无甚差别,却也不觉得厌烦焦躁。其间偶尔按下的一些快门现在翻看开来,仍旧觉得带上了那个叫做来去的小和尚的影子。
                    早上想写篇关于春孔寺的见闻,就翻看在琅勃拉邦的相册,但看到一两张这样的片子,便择了出来,另翻取了几张,单独一篇吧。








                    IP属地:河南10楼2018-01-18 12:36
                    回复
                      (十一)花草天堂的春孔寺。

                      琅勃拉邦拥有三十二座寺院,我足足花了七天时间慢慢踏遍,在我心里最漂亮的非我住的旅馆对面的春孔寺莫属了。它简直是一个百花园,到处都是三角梅,无处不散发着僧侣对花卉们的独特照顾,花丛间立着各式各样的佛像,尽显佛陀慈悲与温柔,配搭着典型的老挝式木质建筑,近乎是我理想中的寺院模样。 在琅勃拉邦的一周,有那么几个黄昏,我就在这万花丛中的大殿里和小和尚一起晚课一起打坐冥想。那时的光景,阳光已经掉到远山下面去了。周遭的环境有种幽幽的蓝色,那种微弱的光芒透过破败的木格子窗户散进大殿,都散在了每一个人的侧脸上,每一张脸上写着祥和。每一个光光的脑袋都隐隐的动着,那是缓慢的呼吸声的颤抖,整个大殿就像一幅画一样的宁静,常有顿悟的感觉。
                      LP上是这般介绍美丽的春孔寺(Wat Choumkhong)的:几乎就在香芒寺隔壁,是一座小巧美丽的寺庙,拥有琅勃拉邦最悦目怡情的花园。十一月、十二月期间,满园都是色彩艳丽的一品红树。(其实,我觉得三月份的春孔寺依然美丽动人,在旱季的尾巴,它们正跳着惊艳的绝世之舞,它们用最绚丽的时光尾巴昭示佛法之轮回的演说。)









                      IP属地:河南11楼2018-01-18 12:39
                      回复
                        (十二)一丛花树下的小和尚。
                        老挝,琅勃拉邦,春孔寺。










                        IP属地:河南12楼2018-01-18 12:41
                        收起回复
                          (十三)两条河流的时光。

                          湄公河的黄昏。
                          琅勃拉邦的主城区其实是一座半岛,由广阔腹地缓缓地伸向湄公河与南康河之间,愈来愈狭窄。清晨,朝阳从南康河缓缓升起,越过琅勃拉邦的一日,然后又缓缓淹没在湄公河对岸的远山里。湄公河在琅勃拉邦一段尽显祥和宁静的一面,岸边是无数的咖啡店和旅馆。南康河沿岸一如湄公河的岸边,只更少游人罢了,却让很多孤旅者多了几分闲坐发呆的时光。
                          游记写到琅勃拉邦就像当初停留在这座古城一般,不忍离去。我的确在琅勃拉邦瞎按了近乎这一路近半数的数码相片,只要我随便分类一下,就可以写几十篇关于琅勃拉邦的角落气息。这近乎是我写博以来最啰嗦的一次叙述了,可能是真的变得罗嗦了。
                          自从微博横行以来,愈来愈多的人放弃了博客,曾经一度会去常看的一些博客也渐渐长草了。这个时代太快了,每个人都忙着表达自己,却没有人去听了。我仍是希望自己坚守一块陪我渡过人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净土,现在是,以后也还是。
                          时代造就了快节奏,怕也是多数人的无可奈何,作为一个无有必要去奋斗的和尚说什么放下什么凡事皆空,那都屁话。就好像记得曾经看见一位博友问某法师为何整日说那些佛言佛语,他说的那些所谓的佛话,在现实真的转不起来,其实也是不无道理的。和尚者,却也不应闭门造车,殊不知当年佛陀说的话岂是随便引用就是对的,你的境未必对得上佛的境啊,怕是说多了,误人子弟,害人不浅。但,至少,如果你来到这里,我可以陪你一起静静地看看南康河缓缓升起的朝阳,一起看看湄公河极致绚烂的落日。










                          IP属地:河南13楼2018-01-18 12:44
                          回复
                            (十四)柬埔寨的回眸。
                            忽然想起柬埔寨那无数个回眸,我按下的每一个回眸的刹那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忍不住想传上来,游记就先跳跃一下吧。











                            IP属地:河南14楼2018-01-18 12: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摄影和文字我等只能仰望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2-09 22: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