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 芜 芦 城 魏 氏 宗 约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第七次修谱委员会制定)
为继承祖先遗志、复兴魏氏,现约定下列事项:
一、牢记“天下魏氏是一家”
魏氏后裔“本是同根生”,不管是不是一个分支、不管族谱上是否接得上,我们魏氏都是同一祖先,“天下魏氏是一家”,我们都是黄帝姬轩辕和周文王姬昌的后代。要在魏氏族群中经常宣传,比如传播历史资料。在印制名片时也可以在背面印上这类内容:“黄帝姬轩辕和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成为魏国国君,后代改称姬姓魏氏。”(并且简要介绍芦城魏氏的历史。)
要树立“魏兴我荣,魏衰我耻”的观念,不管血缘和地域远近、不讲地位、不论穷富,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复兴魏氏,报效祖先,报效祖国。
一个人自己成功不算大成功,带动大批族人成功才是大成功。有成就、有地位、有财富的族人是全体族人的榜样,对于复兴魏氏要积极贡献力量,责无旁贷。千万不要傲慢。“富贵不过三代”。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和后代永远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最有可能帮助的首先就是魏氏血亲。现在不善待别人,将来也许无人理睬。
钱不会万能,人才会万能。只有钱,没有人,很多事情办不了。宣扬“谁有钱谁花”,不重视宗族观念、不愿意帮助宗族,这是目光短浅,是想把宗族路这条最好走的路给后代堵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被帮助者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要提倡回原籍祭祖,各支脉要互相走访,互通信息,这是提倡孝道、培养后代宗族观念、增进宗族凝聚力的很好方式。
二、维护世系统一
本支魏氏各地族人要精诚团结,自觉维护宗族的世系统一。除非我们追寻到更远的祖先后由宗族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统一更改世系,否则不管什么原因,都决不允许打乱现有的正确的世系关系、自立门户,那是背叛祖宗的可耻行为,给后代开了坏头,让他们将来模仿,造成老少不分,等于成了低等动物。
有人问:一世祖难道没有先祖吗?原因是古代交通、通讯和经济条件差,最初建谱时无法询问和查找到更早的祖先,任务留给了后人,但是由于各地族谱缺失,任务至今没有完成。
三、文教兴家,与时俱进
我们魏氏从古至今出现的社会栋梁不多。原因之一是许多代人热心经商却不重视读书,这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要复兴魏氏,必须大力重视文化教育。
要尽最大努力,给后代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多出高学历和高学位的人才。金钱重要,教育更重要。宗族繁荣了什么都不缺。千万不要被钱蒙住了眼睛。在教育上要舍得花钱,要资助自己的后代,也要支援魏氏同宗,这样才能复兴魏氏,一荣俱荣!
没有政治地位,就容易被欺负。要经常教育后代热爱祖国、报效社会,与时俱进,积极投入政界、军界、文化界、工商界,努力成为社会栋梁。
四、严格执行《魏氏起名方案》
为了体现伦理、做到老少有序,必须辈分清楚;为了魏氏兴旺发达,必须科学起名!魏氏族人要有宗族观念,要人人自觉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范后代起名,严格遵守《魏氏起名方案》。要让魏氏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多少世和什么辈分,否则不利于同宗相认,造成亲情淡漠,不利于建立人际关系网,影响各自的前途。要把莱芜芦城魏氏辈字谱宣传到芦城魏氏各地后裔家家户户,要求都按照辈字谱起名(提倡把《莱芜芦城魏氏辈字谱》制成牌匾,刻到瓷盘、石头或者金属上,代代相传)。
五、人人重视续修族谱
族谱(家谱)是一个宗族记录自己血脉延续的正规档案,也是培养宗族观念、教育后代、凝聚人心的教材。从族谱上可以找到宗族的荣耀、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社会越发展,人际关系网就越重要。族谱是后代建立人际关系网最直接、最实用的依据。续修族谱,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续修族谱,这是目光短浅。魏氏血脉档案在我们手里断茬,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那是将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后代查不清自己的祖先是谁、查不清祖籍在哪里,宗族对他们不亲,是什么心情?他们会骂我们昏庸无能!
有人说:我的后代全是女孩,将来就“断了后”,没有必要参加续族谱。这种说法也不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的名字应该让魏氏后代知道。广义地说,其他兄弟甚至远房兄弟的后代也是你的后代,将来他们会按照族谱逢年过节供奉你,你不用担心“断了香火”,看看《家堂供奉折》你就明白:那些没有结婚、甚至早亡的先人,我们不是也照样供奉他们吗?
也有人说:现在亲情淡漠,兄弟爷们都不热乎,修族谱没有用。这种说法也不对。要用发展的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这种局面不会长久,今后同宗互助是大趋势。
续修族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单靠少数人无法完成,需要魏氏族人共同承担起祖先留给的任务。人人要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代,为续修贡献力量。
我们续修的族谱只是魏氏其中一支、而且是从近古开始的族谱。严格地说,更全面的族谱应该是再往上追根寻源,找到更远的祖先,要查阅历史资料、到处追寻、查访。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重任,魏氏后人都责无旁贷。
魏氏族人要妥善保管族谱,及时记录今后本支的发展脉络,特别是记录好迁居外地亲人的情况,及时向他们传递信息,防止失去联系。
族谱每30年以内续修一次。
六、统一籍贯
为了便于魏氏族人相认,建议所有山东莱芜芦城魏氏后代,不管出生在何地、现在居住在何地,在填写籍贯(原籍)时统一写成一世祖的地址:“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村【后边可填写:(生于……)或(后居……)】。”(行政区划变更以后随着变更。)
另外,在印制名片时姓名下面可以印上:“山东莱芜芦城魏氏第XX世”。
七、供奉历代祖先
为了让魏氏后代人人知道我们的远祖,建议全体魏氏族人今后在春节、农历七月十五等重要节日供奉祖先时,不要只供奉近祖,必须供奉远祖,最好是要供奉从姬轩辕公等远祖,到我们这支魏氏分支从一世祖开始的历代祖先,一直到自己最近逝世的亲人。使用供奉折,可以记录本支传承脉络,为将来续修族谱提供方便。
为了复兴和壮大我们魏氏,全体莱芜芦城魏氏后裔都要自觉遵守此宗约。
二〇〇九年十月
(起草: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二十世、沂源县鲁村分支 魏述胜)
莱 芜 芦 城 魏 氏 家 训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第七次修谱委员会制定
以 忠 侍 国,
以 孝 事 亲,
以 廉 为 吏,
耕 读 继 世。
(二〇〇九年十月)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第七次修谱委员会制定)
为继承祖先遗志、复兴魏氏,现约定下列事项:
一、牢记“天下魏氏是一家”
魏氏后裔“本是同根生”,不管是不是一个分支、不管族谱上是否接得上,我们魏氏都是同一祖先,“天下魏氏是一家”,我们都是黄帝姬轩辕和周文王姬昌的后代。要在魏氏族群中经常宣传,比如传播历史资料。在印制名片时也可以在背面印上这类内容:“黄帝姬轩辕和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成为魏国国君,后代改称姬姓魏氏。”(并且简要介绍芦城魏氏的历史。)
要树立“魏兴我荣,魏衰我耻”的观念,不管血缘和地域远近、不讲地位、不论穷富,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复兴魏氏,报效祖先,报效祖国。
一个人自己成功不算大成功,带动大批族人成功才是大成功。有成就、有地位、有财富的族人是全体族人的榜样,对于复兴魏氏要积极贡献力量,责无旁贷。千万不要傲慢。“富贵不过三代”。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和后代永远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最有可能帮助的首先就是魏氏血亲。现在不善待别人,将来也许无人理睬。
钱不会万能,人才会万能。只有钱,没有人,很多事情办不了。宣扬“谁有钱谁花”,不重视宗族观念、不愿意帮助宗族,这是目光短浅,是想把宗族路这条最好走的路给后代堵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被帮助者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要提倡回原籍祭祖,各支脉要互相走访,互通信息,这是提倡孝道、培养后代宗族观念、增进宗族凝聚力的很好方式。
二、维护世系统一
本支魏氏各地族人要精诚团结,自觉维护宗族的世系统一。除非我们追寻到更远的祖先后由宗族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统一更改世系,否则不管什么原因,都决不允许打乱现有的正确的世系关系、自立门户,那是背叛祖宗的可耻行为,给后代开了坏头,让他们将来模仿,造成老少不分,等于成了低等动物。
有人问:一世祖难道没有先祖吗?原因是古代交通、通讯和经济条件差,最初建谱时无法询问和查找到更早的祖先,任务留给了后人,但是由于各地族谱缺失,任务至今没有完成。
三、文教兴家,与时俱进
我们魏氏从古至今出现的社会栋梁不多。原因之一是许多代人热心经商却不重视读书,这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要复兴魏氏,必须大力重视文化教育。
要尽最大努力,给后代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多出高学历和高学位的人才。金钱重要,教育更重要。宗族繁荣了什么都不缺。千万不要被钱蒙住了眼睛。在教育上要舍得花钱,要资助自己的后代,也要支援魏氏同宗,这样才能复兴魏氏,一荣俱荣!
没有政治地位,就容易被欺负。要经常教育后代热爱祖国、报效社会,与时俱进,积极投入政界、军界、文化界、工商界,努力成为社会栋梁。
四、严格执行《魏氏起名方案》
为了体现伦理、做到老少有序,必须辈分清楚;为了魏氏兴旺发达,必须科学起名!魏氏族人要有宗族观念,要人人自觉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范后代起名,严格遵守《魏氏起名方案》。要让魏氏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多少世和什么辈分,否则不利于同宗相认,造成亲情淡漠,不利于建立人际关系网,影响各自的前途。要把莱芜芦城魏氏辈字谱宣传到芦城魏氏各地后裔家家户户,要求都按照辈字谱起名(提倡把《莱芜芦城魏氏辈字谱》制成牌匾,刻到瓷盘、石头或者金属上,代代相传)。
五、人人重视续修族谱
族谱(家谱)是一个宗族记录自己血脉延续的正规档案,也是培养宗族观念、教育后代、凝聚人心的教材。从族谱上可以找到宗族的荣耀、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社会越发展,人际关系网就越重要。族谱是后代建立人际关系网最直接、最实用的依据。续修族谱,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续修族谱,这是目光短浅。魏氏血脉档案在我们手里断茬,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那是将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后代查不清自己的祖先是谁、查不清祖籍在哪里,宗族对他们不亲,是什么心情?他们会骂我们昏庸无能!
有人说:我的后代全是女孩,将来就“断了后”,没有必要参加续族谱。这种说法也不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的名字应该让魏氏后代知道。广义地说,其他兄弟甚至远房兄弟的后代也是你的后代,将来他们会按照族谱逢年过节供奉你,你不用担心“断了香火”,看看《家堂供奉折》你就明白:那些没有结婚、甚至早亡的先人,我们不是也照样供奉他们吗?
也有人说:现在亲情淡漠,兄弟爷们都不热乎,修族谱没有用。这种说法也不对。要用发展的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这种局面不会长久,今后同宗互助是大趋势。
续修族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单靠少数人无法完成,需要魏氏族人共同承担起祖先留给的任务。人人要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代,为续修贡献力量。
我们续修的族谱只是魏氏其中一支、而且是从近古开始的族谱。严格地说,更全面的族谱应该是再往上追根寻源,找到更远的祖先,要查阅历史资料、到处追寻、查访。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重任,魏氏后人都责无旁贷。
魏氏族人要妥善保管族谱,及时记录今后本支的发展脉络,特别是记录好迁居外地亲人的情况,及时向他们传递信息,防止失去联系。
族谱每30年以内续修一次。
六、统一籍贯
为了便于魏氏族人相认,建议所有山东莱芜芦城魏氏后代,不管出生在何地、现在居住在何地,在填写籍贯(原籍)时统一写成一世祖的地址:“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村【后边可填写:(生于……)或(后居……)】。”(行政区划变更以后随着变更。)
另外,在印制名片时姓名下面可以印上:“山东莱芜芦城魏氏第XX世”。
七、供奉历代祖先
为了让魏氏后代人人知道我们的远祖,建议全体魏氏族人今后在春节、农历七月十五等重要节日供奉祖先时,不要只供奉近祖,必须供奉远祖,最好是要供奉从姬轩辕公等远祖,到我们这支魏氏分支从一世祖开始的历代祖先,一直到自己最近逝世的亲人。使用供奉折,可以记录本支传承脉络,为将来续修族谱提供方便。
为了复兴和壮大我们魏氏,全体莱芜芦城魏氏后裔都要自觉遵守此宗约。
二〇〇九年十月
(起草: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二十世、沂源县鲁村分支 魏述胜)
莱 芜 芦 城 魏 氏 家 训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芦城魏氏第七次修谱委员会制定
以 忠 侍 国,
以 孝 事 亲,
以 廉 为 吏,
耕 读 继 世。
(二〇〇九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