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朱符(约中平六年八月后--建安二年)(约189年8月后--197年)
(1)“......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黄+有)领九真太守,(黄+有)弟武,领南海太守。”【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2)“丁卯元年〈漢中平四年〉......時刺史朱符為夷賊所殺,州郡擾亂......”【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之三·士王紀】
(3)“是岁,繇屯彭泽,又使融助皓讨刘表所用太守诸葛玄。许子将谓繇曰:"笮融出军,不顾(命)名义者也。朱文明善推诚以信人,宜使密防之。"融到,果诈杀皓,代领郡事。”【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裴注,引献帝春秋】
(4)“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裴注,引献帝春秋】
(5)“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6)“.......牧弟为豫章太守。为中郎将笮融所杀。时牧遣骑都尉刘彦。将兵赴之。恐外界相疑兵不得进......”。【牟子理惑论】
(7)“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吏,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8)“建安二年,南阳张津为刺史。交阯太守土燮表言:‘伏见十二州皆称曰州,而交独为交阯刺史,何天恩不平乎?若普天之下,可为十二州者,独不可为十三州?’诏报听许,拜津交州牧,加以九锡,彤弓彤矢,礼乐征伐,威震南夏,与中州方伯齐同,自津始也。”【艺文类聚·卷六·州部·交州,引苗恭《交广记》】
(9)“时,董卓擅政,以俊隽宿将,外甚亲纳而心实忌。及关东兵盛,卓惧,数请公卿会议,徙都长安,俊辄止之。卓虽恶俊异己,然贪其名重,乃表迁太仆,以为己副。”【后汉书·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10)“八月.......董卓至显阳苑,远见火起,知有变,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帝在北,因与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11)“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珌、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初平元年,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余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珌阴为内主。”【后汉书·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小结一】朱符在任上限
由(1)知,朱符任交州刺史上限可能在董卓之乱时,由(9)可推测,董卓对朱儁外亲内忌,可能通过任命其子朱符来结交笼络,我猜测其任命或与韩馥、刘岱等刺史同时。由(10)(11)知,董卓于中平六年八月入京,初平元年韩馥等已经到官兴兵讨董,故朱符等任命时间约在中平六年内,八月之后。如此来算,李进任期三年左右,符合常规。
而(2)所谓中平四年朱符被害的描述过早,且与李进任职时间冲突,不足采信。
【小结二】朱符在任下限
由(3)(4)(5)(6)知,朱符之弟朱皓于建安二年(197年)为笮融所杀,其时朱符尚在任,欲报仇。由(7)(8)知,朱符后任为张津,交接之时盖为建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