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吧 关注:266,953贴子:2,175,192
  • 8回复贴,共1

零散向|零碎笔记丢这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挖了几门课的坑,因为最近在补概率论相关的微积分方面的重积分,没空整理知识点填坑。又想保存其他课的笔记,就准备丢到这里来。


IP属地:广西1楼2018-01-22 14:36回复
    2017-2018冬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第二次课(第八周)内容
    夏季达沃斯论坛:让世界感知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稳”字当头,动力强,后劲足,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增速平稳: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
    内外需求联动: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3.4%。稳居“三驾马车”之最。出口增长15%,外需明显回稳向好。
    【名词解释】
    三驾马车:
    1. 投资拉动率
    2. 消费拉动率
    3. 净出口拉动率
    1.投资拉动率,又称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投资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投资拉动GDP增长(百分点)=投资拉动率×GDP增长率
    其中的GDP增长率一般为不变价生产法GDP增长率(下同)。
    2.消费拉动率,又称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消费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消费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消费拉动GDP增长(百分点)=消费拉动率×GDP增长率
    3.净出口拉动率,又称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净出口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百分点)=净出口拉动率×GDP增长率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上述各种需求拉动率所用的支出法GDP及其构成项均为不变价数据,因为,社会上使用的GDP增长率通常为不变价增长率。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正式发布不变价GDP绝对数,社会上也有用现价数据代替不变价数据计算拉动率的。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由于三大需求在各个时期的变动情况不同,因此需求拉动率的波动幅度较大


    IP属地:广西2楼2018-01-22 14: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创新思维与方法》
      三流企业做产品
      二流企业做品牌
      一流企业做标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1-26 14:57
      回复
        第二节课:AVS标准。
        上海国贸公司。
        audio
        video
        standard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26 15:17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1-26 15:32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26 22:38
            回复
              自己搜的日语五十音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26 22:41
              回复
                货币银行学 第九周 周三提到的
                货币幻觉
                货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百度百科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目前的宏观政策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投资趋热,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资料价格最先上涨。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产出效应,另一是价格效应。
                如果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以通货膨胀来换取产出增长,我们说这种政策有着暂时的“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旦消失,就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
                现实中也有两个参照系。
                一是1993年下半年的“软着陆”,主要是限制货币供应,效果是显著的,但也造成“惜贷”现象,导致了更加严重的通货紧缩局面;
                二是1986年的通货膨胀,等到物价已经上来,市场预期已经形成,货币政策也就只能跟着通货膨胀走,最后靠“套期保值”缓解了储户的恐慌心理。
                投资者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具体一点说,就是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胀的因素,它给人一种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刺激人们加大对股票的投资。 可见一旦市场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就盯不住了。不让市场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必须事先采取主动措施。
                显然1986年那次调控偏热,1993年那次调控又偏冷。目前针对部分行业、企业采取“点控”措施,没有提息而是限制贷款数量、抑制投资规模,就是吸取了前两次调控的经验教训,既要抑制总需求,又要防止再度陷入通货紧缩。


                IP属地:广西9楼2018-01-31 10: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百度知道
                  如何理解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但是,要实现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本币贬值要改善贸易收支,需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即(dx+dm)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进口的需求弹性是指由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价格的百分比变动引起的对进出口商品需求的百分比变动。
                  其次,货币贬值改善贸易差额需要一个“收效期”,这就是J曲线效应。在现实中,收效快慢取决于供求关系反应程度高低,并且在汇率变化的收效期内会出现短期的国际收支恶化现象。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是汇率变化“时滞”的体现,“时滞”所以出现,是因为贸易公司都是有期限的;贸易商的认识和决策时滞;贬值初期按照新汇率结算的旧合同引起的损失以及进口商对进一步贬值的预期。J曲线效应的期限大约为9~12个月,如果在这个期限内,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够满足,那么国际收支就能得到理想的调节。
                  最后,即使符合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外汇倾销政策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在6~9个月的收效期内,外汇倾销还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而失效,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来自国内的干扰,如果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使货币对内进一步贬值,且对内贬值程度赶上或超过对外贬值程度,则倾销的条件逐步消失,对外汇倾销失效。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干扰,外汇倾销会使本国产品冲击对方国家市场,并抢占其它国家在国外市场上的地位,因而很容易遭到倾销对象国和其它有关国家的反对,它们会相应地采取一些反倾销措施,从而使外汇倾销失效。


                  IP属地:广西10楼2018-01-31 1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