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景虎与武田晴信在川中岛对峙的次数现在公认的说法是五次,分别在布施、犀川、上野原、八幡原、盐崎。这种论调来自渡边世佑在昭和四年(1929年)所著的《武田信玄的经纶与修养》一书。但是在此之前的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田中义成在《史学会杂志》第一号上发表了名为《甲越事迹考》的论文,认为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实际上只有弘治元年(1555年)和永禄四年(1561年)大战过两次,据此提出了川中岛二回战的说法,但是在昭和四年被渡边世佑的五回战说法压制。渡边世佑对川中岛五战划分如下:布施之战: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八月中旬至下旬;犀川之战:天文二十四年(1554年)七月;上野原之战:弘治三年(1557年)八月;八幡原之战:永禄四年(1561年)九月;盐崎之战:永禄七年(1564年)八月。这一五战说得到了《上杉家文书》、《越佐史料》、《信浓史料》等古纪录和古文书的印证,最终成为日本史学界的通说。但是在江户时代,关于川中岛会战的交战时间、地点、次数依然是众说纷纭。例如米泽上杉家编写的《川中岛五战记》将交战时间如此划分:第一阶段: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第二阶段: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八月十八日;第三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三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第四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八月二十六日;第五阶段:永禄四年(1561年)九月十日。江户时代的赖山阳在《日本外史》中如此划分:第一阶段: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十一月;第二阶段: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八月;第三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三月;第四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八月;第五阶段:永禄四年(1561年)八月;明治时代刊行的《国史大辞典》中这样划分:第一阶段: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十一月;第二阶段: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八月;第三阶段: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七月;第四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三月;第五阶段:永禄四年(1561年)十月。《甲阳军鉴》更是将川中岛会战划分为十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天文十六年(1547年);第二阶段:天文十七年(1548年);第三阶段:天文十八年(1549年);第四阶段:天文十九年(1550年);第五阶段: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第六阶段: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第七阶段: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第八阶段:弘治二年(1556年);第九阶段:弘治三年(1557年);第十阶段:永禄元年(1558年);第十一阶段:永禄二年(1559年);第十二阶段:永禄四年(1561年)。但是这还不是最多的,《北越军谈》记载的川中岛会战甚至达到了十四次之多。不论川中岛会战到底爆发了几次,可以确定元龟三年(1572年)四月,长尾景虎和武田胜赖在川中岛最后一次对峙,也是长尾景虎最后一次出兵信浓国。各种资料记载兵力为八千、一万、一万五千,当时长尾景虎为了声援遭到武田胜赖进攻的松平元康,但是在纵火焚掠长沼城之后,驻守在伊那郡的武田胜赖率领八百兵马前来迎战。但是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长尾景虎被晚生后辈武田胜赖的胆识所慑服,心生恐惧,最终引兵撤退。武田胜赖追击斩杀长尾景虎的殿后部队。这次失败连上杉方的《北越家书》也承认。这就是川中岛会战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