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宝剧十年了,也算是个纪念吧。 编剧的所有剧情矛盾冲突都是围着仙女思凡这一个话题开展去的,然而 编剧不但女性观不敢恭维,而且塑造女性的能力也实在有所欠缺。不像金庸虽然也是男本位的写作手法,塑造的女性却也令人回味无穷。
虽然如此,还是说先谈一下那些还算能够让人喜欢或者接受的女性吧。
一,宝前瑶姬——特地说明是宝前瑶姬,不是人生中的那个坑货,编剧基本可以肯定看过人生,因为瑶姬是二郎神的母亲这点儿几乎成为定论,人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当然编剧为了反对人生对他作品的解读,特地将很多剧情反着来,虽说如此也动摇不了人生的地位,不过总算给了二哥一个让人欣慰的母子情。单纯从宝系列来讲,宝前瑶姬的形象与宝莲灯中三圣母的形象完全不能同日而语。首先瑶姬思凡事出有因,不像三圣母一样莫名其妙,乃是被三首蛟打碎心脏与杨天佑共用一颗心所致,瑶姬也看到了杨天佑的心的确纯净无暇受到了感动,不再是掌管欲界四重天那个骄傲的女神,而变成了一个贤妻慈母。瑶姬思凡的结局是惨烈的,杨天佑和杨蛟死于非命,杨戬和杨婵被追杀,自己被困在桃山之下受尽折磨不成人形,最终还被十日活活晒化。虽然如此,瑶姬始终没有失去自己的矜持和风范,面对玉帝杀害自己全家时候表现出来的悲愤“你动怒了,你也有七情六欲,不配做神仙不配做玉帝!”此时瑶姬已经陷入疯狂状态,但是她始终没有从“亲情”的角度去指责或者要挟玉帝什么,也许是觉得这些对玉帝没用,但是瑶姬自始至终痛恨的也只是玉帝的残暴不仁,毕竟放过她的家人孩子只是玉帝一句话的事情。杨戬来救母,瑶姬唯一的叮嘱就是不要再来了你们活着就行了我就很高兴了,而宝中的三圣母从来没有有过拒绝过沉香救母的意思。用俗话说这是杨戬的亲妈,错不了的。
二,宝前八仙女,八仙女最让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聪明灵透,比起嫦娥那种岁月积累起来的沉稳和沉淀,她的七窍玲珑心更像是母亲的遗传。看得懂王母的心思,也想到了杨戬一个众叛亲离的未来,虽然说一度误会过自己表哥,当然也有和七仙女一样叛逆轻狂的一面。算不上杨戬的解语花,却想得到世事多变人心难测,王母对她的处罚远远大于对七仙女的处罚,我觉得除了是因为王母的心开始越来越硬之外,是不是也有王母多少有些提防这个唯一有自己心机的女儿的因素在里面?八仙女一反常态的哭泣求饶,以王母的心机手段只怕本能就会感到怀疑忌讳,毕竟要跟王母都,杨戬都耗尽心力,八仙女实在还不够格。王母应该是最喜欢这个女儿的,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甚至有些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感觉,不过八妹不是太平公主,她依然还是一个冰雪性情的女子。
三,宝剧嫦娥。宝前的嫦娥扮相不说,编剧为了给她平反,用力的过了头把她搞成了“十项全能”令人哭笑不得。不过宝剧中的嫦娥,今天看来还有有点儿意思的。宝剧中颜丹晨扮演的嫦娥一方面淡然冷漠,一方面温柔平和,一般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客观冷静,这在宝剧这个儿童剧中一群傻瓜特别是一群脑子进水的仙女中已经极为难得了,一旦参与了三圣母思凡事件,她们的命运实际上谁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嫦娥算是比较明白的。其实作为历经沧海桑田的女仙,就应该做一个参与度不高的玩家,广寒宫中生雾,遍体生凉,着寒意寸寸侵肤,杨戬其实是爱上了的嫦娥,恰是自己将自己的心凝结成冰之后那篇高洁无暇,那是杨戬自己的写照。嫦娥未曾承过杨戬的情,因为嫦娥看不懂杨戬。编剧还是嫦娥过于人间化了,一朵寒梅僵立并不美,最美的是在风里微微摇动却端立自持之时,但是编剧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个度,不过不管怎么说,颜丹晨还是演出了那种情深意长生生死死,自己却不动心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很满意,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四,四公主。不管是宝前的敖红(网络名字)还是前传的听心,都是一个让人服气的女性。虽然说宝剧她不知死活的一再要挟杨戬,然而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勇气让杨戬也选择了信任她,把她作为自己倾诉对象,唯一和自己拥有秘密的人。这是一个豁达而有侠义心肠的女性,不过我觉得这种女性儿女私情应该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有点儿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
五,小玉。由于不爱看沉香那所谓的三角恋,小玉的很多戏份我都错过了,不过她的矛盾挣扎,爱恨情仇,情感起伏都让人感同身受,理解她夹杂亲情与仇恨,爱情的甜蜜与舍弃之中的心理历程。最终是大团聚结局,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不符合小玉的性格,毕竟是三圣母和她的死有直接关系,仇可以不报,但是以小玉的性格,为了姥姥可以背叛沉香去偷灯芯,快快乐乐的接受做了仇人的儿媳妇还是让人有所怀疑的。
说完了这些让人感觉还不错的女性,接下来扯扯那些至今令我无语的女性塑造。
一,三圣母。这个就不重复一千遍了,重复一千遍,三圣母也是那些逻辑不通的行为。也许就像之前有人分析的那样,三圣母这个形象不过编剧作为男性YY的牺牲品吧。你既然要触犯天条,就请拿出你哥哥那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势来,却又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已经是很精分了,又反反复复的强调自己做的没错——说这个有意思吗,能解决什么问题,指望天庭认错赦免自己——几千年了不知道天庭学会真正认错?鼓励儿子学本事救出自己,理由是让他有一身立足三界的本事——你确定沉香有猪脚光环死不了是吧,起码从来没想过让儿子放弃救自己,为了她思凡三界不宁四公主送命百花仙子失踪哪吒被惩罚面壁,什么表示也没有,对着杨戬就一副架势,就是人生里的那种姿态“没你这个二哥,看不起你!”不是来自那句“永远不会原谅你”,而是知道了沉香刘彦昌都还活蹦乱跳的不照样对杨戬这副姿态,有人说人生黑了她,黑在哪儿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雷人的角色,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在嘴炮无敌。
二、宝前七仙女。基本上这就是一个戏份少的三圣母,虽然出场很少,但是通过对她的塑造,就知道编剧的思维差异到底在哪儿了,尽管在宝前对瑶姬的塑造接受了宝剧的教训,然而对七仙女的塑造还是不经意中透露出了一种想法:为了思凡对抗亲情,没错!宝前的玉帝王母是**是暴君是罪该万死是该丢入万劫不复之地,然而他们对于七仙女,还是流露出来了为数不多的天伦的,没有上来就把董永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王母甚至是在哭着求她认个错,七仙女却只是一句“七儿没错!”毫无犹豫,毫不愧疚,在编剧眼中也许这叫做不畏强权,然而玉帝和王母此时也是父母啊,为了父母不肯认错,为了董永的命立马认错,到底是谁弱谁有理,还是思凡仙女就该是这个德性,不知道自家有女儿的,希望不希望女儿为了个男人,不停要娘家来倒贴?
未完待续……
虽然如此,还是说先谈一下那些还算能够让人喜欢或者接受的女性吧。
一,宝前瑶姬——特地说明是宝前瑶姬,不是人生中的那个坑货,编剧基本可以肯定看过人生,因为瑶姬是二郎神的母亲这点儿几乎成为定论,人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当然编剧为了反对人生对他作品的解读,特地将很多剧情反着来,虽说如此也动摇不了人生的地位,不过总算给了二哥一个让人欣慰的母子情。单纯从宝系列来讲,宝前瑶姬的形象与宝莲灯中三圣母的形象完全不能同日而语。首先瑶姬思凡事出有因,不像三圣母一样莫名其妙,乃是被三首蛟打碎心脏与杨天佑共用一颗心所致,瑶姬也看到了杨天佑的心的确纯净无暇受到了感动,不再是掌管欲界四重天那个骄傲的女神,而变成了一个贤妻慈母。瑶姬思凡的结局是惨烈的,杨天佑和杨蛟死于非命,杨戬和杨婵被追杀,自己被困在桃山之下受尽折磨不成人形,最终还被十日活活晒化。虽然如此,瑶姬始终没有失去自己的矜持和风范,面对玉帝杀害自己全家时候表现出来的悲愤“你动怒了,你也有七情六欲,不配做神仙不配做玉帝!”此时瑶姬已经陷入疯狂状态,但是她始终没有从“亲情”的角度去指责或者要挟玉帝什么,也许是觉得这些对玉帝没用,但是瑶姬自始至终痛恨的也只是玉帝的残暴不仁,毕竟放过她的家人孩子只是玉帝一句话的事情。杨戬来救母,瑶姬唯一的叮嘱就是不要再来了你们活着就行了我就很高兴了,而宝中的三圣母从来没有有过拒绝过沉香救母的意思。用俗话说这是杨戬的亲妈,错不了的。
二,宝前八仙女,八仙女最让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聪明灵透,比起嫦娥那种岁月积累起来的沉稳和沉淀,她的七窍玲珑心更像是母亲的遗传。看得懂王母的心思,也想到了杨戬一个众叛亲离的未来,虽然说一度误会过自己表哥,当然也有和七仙女一样叛逆轻狂的一面。算不上杨戬的解语花,却想得到世事多变人心难测,王母对她的处罚远远大于对七仙女的处罚,我觉得除了是因为王母的心开始越来越硬之外,是不是也有王母多少有些提防这个唯一有自己心机的女儿的因素在里面?八仙女一反常态的哭泣求饶,以王母的心机手段只怕本能就会感到怀疑忌讳,毕竟要跟王母都,杨戬都耗尽心力,八仙女实在还不够格。王母应该是最喜欢这个女儿的,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甚至有些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感觉,不过八妹不是太平公主,她依然还是一个冰雪性情的女子。
三,宝剧嫦娥。宝前的嫦娥扮相不说,编剧为了给她平反,用力的过了头把她搞成了“十项全能”令人哭笑不得。不过宝剧中的嫦娥,今天看来还有有点儿意思的。宝剧中颜丹晨扮演的嫦娥一方面淡然冷漠,一方面温柔平和,一般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客观冷静,这在宝剧这个儿童剧中一群傻瓜特别是一群脑子进水的仙女中已经极为难得了,一旦参与了三圣母思凡事件,她们的命运实际上谁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嫦娥算是比较明白的。其实作为历经沧海桑田的女仙,就应该做一个参与度不高的玩家,广寒宫中生雾,遍体生凉,着寒意寸寸侵肤,杨戬其实是爱上了的嫦娥,恰是自己将自己的心凝结成冰之后那篇高洁无暇,那是杨戬自己的写照。嫦娥未曾承过杨戬的情,因为嫦娥看不懂杨戬。编剧还是嫦娥过于人间化了,一朵寒梅僵立并不美,最美的是在风里微微摇动却端立自持之时,但是编剧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个度,不过不管怎么说,颜丹晨还是演出了那种情深意长生生死死,自己却不动心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很满意,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四,四公主。不管是宝前的敖红(网络名字)还是前传的听心,都是一个让人服气的女性。虽然说宝剧她不知死活的一再要挟杨戬,然而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勇气让杨戬也选择了信任她,把她作为自己倾诉对象,唯一和自己拥有秘密的人。这是一个豁达而有侠义心肠的女性,不过我觉得这种女性儿女私情应该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有点儿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
五,小玉。由于不爱看沉香那所谓的三角恋,小玉的很多戏份我都错过了,不过她的矛盾挣扎,爱恨情仇,情感起伏都让人感同身受,理解她夹杂亲情与仇恨,爱情的甜蜜与舍弃之中的心理历程。最终是大团聚结局,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不符合小玉的性格,毕竟是三圣母和她的死有直接关系,仇可以不报,但是以小玉的性格,为了姥姥可以背叛沉香去偷灯芯,快快乐乐的接受做了仇人的儿媳妇还是让人有所怀疑的。
说完了这些让人感觉还不错的女性,接下来扯扯那些至今令我无语的女性塑造。
一,三圣母。这个就不重复一千遍了,重复一千遍,三圣母也是那些逻辑不通的行为。也许就像之前有人分析的那样,三圣母这个形象不过编剧作为男性YY的牺牲品吧。你既然要触犯天条,就请拿出你哥哥那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势来,却又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已经是很精分了,又反反复复的强调自己做的没错——说这个有意思吗,能解决什么问题,指望天庭认错赦免自己——几千年了不知道天庭学会真正认错?鼓励儿子学本事救出自己,理由是让他有一身立足三界的本事——你确定沉香有猪脚光环死不了是吧,起码从来没想过让儿子放弃救自己,为了她思凡三界不宁四公主送命百花仙子失踪哪吒被惩罚面壁,什么表示也没有,对着杨戬就一副架势,就是人生里的那种姿态“没你这个二哥,看不起你!”不是来自那句“永远不会原谅你”,而是知道了沉香刘彦昌都还活蹦乱跳的不照样对杨戬这副姿态,有人说人生黑了她,黑在哪儿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雷人的角色,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在嘴炮无敌。
二、宝前七仙女。基本上这就是一个戏份少的三圣母,虽然出场很少,但是通过对她的塑造,就知道编剧的思维差异到底在哪儿了,尽管在宝前对瑶姬的塑造接受了宝剧的教训,然而对七仙女的塑造还是不经意中透露出了一种想法:为了思凡对抗亲情,没错!宝前的玉帝王母是**是暴君是罪该万死是该丢入万劫不复之地,然而他们对于七仙女,还是流露出来了为数不多的天伦的,没有上来就把董永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王母甚至是在哭着求她认个错,七仙女却只是一句“七儿没错!”毫无犹豫,毫不愧疚,在编剧眼中也许这叫做不畏强权,然而玉帝和王母此时也是父母啊,为了父母不肯认错,为了董永的命立马认错,到底是谁弱谁有理,还是思凡仙女就该是这个德性,不知道自家有女儿的,希望不希望女儿为了个男人,不停要娘家来倒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