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一个小工人的角度,对中铝河南分公司人才战略提出看法,如有观点不同之处,还请指教)
殇在何处?人才!
1、巅峰
2004年因某电影的上映产生了一句流行语:“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事实确实如此!
2004年,国企铝业处于巅峰状态,技术人才队伍齐全,技术体系完善,梯队中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实力号称亚洲第一。这时候,民企开始进入氧化铝领域,有几个民企铝业建成了,试运行后,因缺乏技术人才,运转效果不佳,停运。
一些铝业国企开始不淡定了,带领一些人去民企铝业参观指导,回来后说,不足为虑。可是,民企铝业从来参观指导的人中看到了出路和希望,开始想方设法从国企铝业挖技术人才。
自2005年起,国企铝业技术人才开始流到民企铝业。国企铝业技术人才基础出现松动。
2006年,民企铝业逐渐投入运营,开始与国企铝业争夺市场,效益开始逐渐显现,国企铝业人才流到民企铝业速度加快。国企铝业生产开始出现原先不成问题的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多。走的人带走了他管理下的技术秘密,没留下什么,该片技术集群出现了空白。以河南分公司为例,2005年河南分公司标准化管理达到高潮。对于河南分公司领导而言,管理更透明。带来的后果是:民企铝业需要数年的资金投入、管理投入、大量的时间投入才能获得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只需要一个优盘就可以从国企铝业获得。竞争开始变得单向透明。
2、低谷
2007年始,国企铝业开始逐渐失去市场定价权和主动权,国企铝业人才流到民企铝业依然在进行。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签订保密协议等,但在重金面前,协议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而且即使有人向外透漏了些技术秘密,几乎不可能取证和追究。
随着2010年国企铝业为了扭转亏损,以减人增效为改革方向,比照民企人员设置,进行了不断的管理改革。以河南分公司为例,改革的结果是:副总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少,基层管理人员越来越少,倾向于技术研究的人才没有了位置,仅凭一张嘴上位的人(也可以算人才,他们上位后也在很努力地工作)只有时间看报表、开会,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研究中。国企铝业技术人才流出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一些流程玩不转了,成本算不清了等等。越来越少的人投入精力进行技术钻研,因为技术人才没位置了,技术体系空洞很多。
举三个例子说明技术人才流失对河南分公司的影响。
2010年始,因为改革后,氧化铝基层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少,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开始出现问题。原先进行氧化铝工艺成本核算的两个人(30年来少有的技术人才)算不准了,遂被改革掉。自那时至今,已无人当天算得出来氧化铝成本。氧化铝生产中某某耗、某某耗等居高不下,至今降低不了,也没人能找出来原因和解决办法。
2012年的运营转型为水电厂的某个人才打通了最后100米,通盘解决了厂内水平衡的问题。分公司当时的领导并不清楚这个成果是水电厂的核心技术,是由若干若干个孙课题、若干个子课题、还有几个大课题组成的一个课题群,是水电厂20年磨一剑的成果,从管理上彻底实现了厂内水平衡的可控制管理。至2014年6月前厂内水平衡波澜不惊,不是问题。2014年6月该人才被改革掉后,没有了位置,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厂内水平衡从此波浪翻滚,再也未能平静过,成了公司生产例会上常说的话题。面对着公司领导的多次追问,无奈之下,厂内许多 “人才”“专家”只能说水平衡没法解决。竟然在最近出现了厂内大面积停生活水的奇闻,理由是为了实现水平衡。
2000年左右,管道化自引进2年多后,无人玩转。后来的一位宋领导,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玩转管道化。管道化才开始在中国的铝企业中推广开来,为郑州铝业迈向亚洲铝业高峰奠定坚实基础。四沉降(建时说是救命工程)建成后,因为没有人才,玩不转,被废弃拆掉,该项目前后毁掉资金小3个亿,现在成了一片白地,任人凭吊。还搞过不少设备改造、流程改造,均因没有人能玩转而放弃,都是好东西,真可惜呀!
3、希望
WTO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了条件。以前的领导忽视了这个因素,对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重视不够,技术人才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技术保密措施不到位,是从巅峰到低谷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人才从来就不是全方面的。有人善于钻研技术,有人善于钻研人际关系。善于钻研人际关系的人从来都愿意和善于钻研技术的人成朋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合得好,则生产力增,否则生产力降。
人才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说,氧化铝设备、技术、工艺是透明的,但如何玩转却是不透明的,是需要技术人才的。
现在的郑州地区企业有个大领导是个明白人,到基层调研时面对着基层领导增加这个设备、增加那段工艺的建议时,始终镇定地说:“先把现在的设备和流程玩转再说。”
愿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保持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再创郑州铝业辉煌!
人才难得!
人才也是生产力!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世人都说黄金贵,人才更贵!
殇在何处?人才!
1、巅峰
2004年因某电影的上映产生了一句流行语:“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事实确实如此!
2004年,国企铝业处于巅峰状态,技术人才队伍齐全,技术体系完善,梯队中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实力号称亚洲第一。这时候,民企开始进入氧化铝领域,有几个民企铝业建成了,试运行后,因缺乏技术人才,运转效果不佳,停运。
一些铝业国企开始不淡定了,带领一些人去民企铝业参观指导,回来后说,不足为虑。可是,民企铝业从来参观指导的人中看到了出路和希望,开始想方设法从国企铝业挖技术人才。
自2005年起,国企铝业技术人才开始流到民企铝业。国企铝业技术人才基础出现松动。
2006年,民企铝业逐渐投入运营,开始与国企铝业争夺市场,效益开始逐渐显现,国企铝业人才流到民企铝业速度加快。国企铝业生产开始出现原先不成问题的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多。走的人带走了他管理下的技术秘密,没留下什么,该片技术集群出现了空白。以河南分公司为例,2005年河南分公司标准化管理达到高潮。对于河南分公司领导而言,管理更透明。带来的后果是:民企铝业需要数年的资金投入、管理投入、大量的时间投入才能获得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只需要一个优盘就可以从国企铝业获得。竞争开始变得单向透明。
2、低谷
2007年始,国企铝业开始逐渐失去市场定价权和主动权,国企铝业人才流到民企铝业依然在进行。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签订保密协议等,但在重金面前,协议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而且即使有人向外透漏了些技术秘密,几乎不可能取证和追究。
随着2010年国企铝业为了扭转亏损,以减人增效为改革方向,比照民企人员设置,进行了不断的管理改革。以河南分公司为例,改革的结果是:副总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少,基层管理人员越来越少,倾向于技术研究的人才没有了位置,仅凭一张嘴上位的人(也可以算人才,他们上位后也在很努力地工作)只有时间看报表、开会,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研究中。国企铝业技术人才流出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一些流程玩不转了,成本算不清了等等。越来越少的人投入精力进行技术钻研,因为技术人才没位置了,技术体系空洞很多。
举三个例子说明技术人才流失对河南分公司的影响。
2010年始,因为改革后,氧化铝基层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少,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开始出现问题。原先进行氧化铝工艺成本核算的两个人(30年来少有的技术人才)算不准了,遂被改革掉。自那时至今,已无人当天算得出来氧化铝成本。氧化铝生产中某某耗、某某耗等居高不下,至今降低不了,也没人能找出来原因和解决办法。
2012年的运营转型为水电厂的某个人才打通了最后100米,通盘解决了厂内水平衡的问题。分公司当时的领导并不清楚这个成果是水电厂的核心技术,是由若干若干个孙课题、若干个子课题、还有几个大课题组成的一个课题群,是水电厂20年磨一剑的成果,从管理上彻底实现了厂内水平衡的可控制管理。至2014年6月前厂内水平衡波澜不惊,不是问题。2014年6月该人才被改革掉后,没有了位置,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厂内水平衡从此波浪翻滚,再也未能平静过,成了公司生产例会上常说的话题。面对着公司领导的多次追问,无奈之下,厂内许多 “人才”“专家”只能说水平衡没法解决。竟然在最近出现了厂内大面积停生活水的奇闻,理由是为了实现水平衡。
2000年左右,管道化自引进2年多后,无人玩转。后来的一位宋领导,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玩转管道化。管道化才开始在中国的铝企业中推广开来,为郑州铝业迈向亚洲铝业高峰奠定坚实基础。四沉降(建时说是救命工程)建成后,因为没有人才,玩不转,被废弃拆掉,该项目前后毁掉资金小3个亿,现在成了一片白地,任人凭吊。还搞过不少设备改造、流程改造,均因没有人能玩转而放弃,都是好东西,真可惜呀!
3、希望
WTO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了条件。以前的领导忽视了这个因素,对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重视不够,技术人才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技术保密措施不到位,是从巅峰到低谷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人才从来就不是全方面的。有人善于钻研技术,有人善于钻研人际关系。善于钻研人际关系的人从来都愿意和善于钻研技术的人成朋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合得好,则生产力增,否则生产力降。
人才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说,氧化铝设备、技术、工艺是透明的,但如何玩转却是不透明的,是需要技术人才的。
现在的郑州地区企业有个大领导是个明白人,到基层调研时面对着基层领导增加这个设备、增加那段工艺的建议时,始终镇定地说:“先把现在的设备和流程玩转再说。”
愿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保持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再创郑州铝业辉煌!
人才难得!
人才也是生产力!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世人都说黄金贵,人才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