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1786/answer/309417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人类食用扇贝久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扇贝的来源一直都是野外捕捞。当然资源终究是会枯竭的,所以对于扇贝的养殖,各国在很早之前也就进行过研究,具体到虾夷扇贝,在它的老家日本,早在1934年就有了野外捕捉虾夷扇贝苗、人工养殖的初探。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也曾为扇贝应该用什么方式养殖做过选择。在北海道的东、西沿海地区,扇贝的养殖一开始典型的浮筏吊笼养殖,简单理解就是海面上一个浮漂,下边拽着一个笼子。
这就是所谓的浮筏,一种中空的塑料球,我小时候最基础款的玩具
这就是所谓的吊笼,扇贝就被一层层的分隔开,住在这个小高层里
成排的浮筏被放置在还上之后,就是这种场景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稳妥,因为扇贝似乎是“跑不掉”的,但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浮筏吊笼养扇贝也有它独有的缺陷。
被“拘押”在吊笼里的扇贝,并非就不需管理了,实际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吊笼上都很容易滋生各种奇怪的东西,比如裙带菜,比如牡蛎,还有海底泥沙搅动沾上的污泥,严重的时候,这些伴生物甚至会堵塞住吊笼的孔,扇贝在里边呼吸不畅,涉食不足,就很容易长不大。
吊笼上滋生的裙带菜
扇贝要长大,就不能挨得太密集——海流中的食物是固定多的,一个笼子里养过多的扇贝,每个扇贝都吃不饱,自然也长不大。所以生活在吊笼里的扇贝,还需要定期的分苗换笼。
而如果笼子里扇贝过多,或者受到海浪和海风的影响吊笼来回晃动,还会导致扇贝互相磕碰,甚至会互相咬合——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互相咬合很可能就会伤到扇贝的外套膜,会影响生长。
再就是“群居”导致的卫生情况也很棘手,大量的扇贝聚拢在笼子里,排泄物无法快速排出,很容易滋生疾病,而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疾病也很容易近距离传播扩散。
而且浮筏和吊笼的一次性投入并不低:看起来很便宜,但总量上去了就是不小的一笔投入,而且这些塑料制品在海水浸泡、阳光暴晒、冷暖温差下很容易老化,可重复使用不了几次;而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浮筏互相碰撞破碎导致的损失也很常见。
所以,吊笼养扇贝,实际上是一种投入颇大,管理颇累,效率并不高,风险并不小的养殖方式。
尽管浮筏吊笼存在诸多不足,不过很多水域却只能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原因后边说)。但合适的改进它,让它尽量避免上述的种种不足还是可以的。
比如日本人后来提出的一种浮筏吊耳养殖,简单来说就是在扇贝壳上打个孔,然后用塑料做的“针”把扇贝串起来掉在绳子上,挂在浮筏上。这个办法看起来很费人工,但效果的确比吊笼要好很多——没有吊笼的阻碍(自然也就不会有附着物了),扇贝的采食非常自由,也避免了互相磕碰的风险,也尽量多的减少了分苗换笼的麻烦。
用机器给扇贝打孔
用橙色的塑料“针”把扇贝串在粗绳上,塑料“针”上有倒齿保证扇贝不会滑落。这是一针2贝,常用的还有一针4贝
这种方式在现在的日本一些产区颇为流行,尤其是陆奥湾、喷火湾一带,是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我国曾进行过多次试点,普遍结果都比吊笼养殖更好,但似乎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那么,底播是一种什么养殖方式呢?
其实就在1934年日本人开始用吊笼养殖虾夷扇贝的同时,在北海道北侧也开始了底播养殖的尝试。
所谓的底播,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增殖放流”,简单说,就是人工或野外获取的扇贝苗,养到一定程度之后,均匀的撒播到海里,任由它们自由生长,等到它们长大后,再从野外捕捞回来的养殖方式。套用一个时兴的词,这就是海洋牧场的概念——从圈养,转变为放牧。
海洋生物要采取底播的方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播出去,得能收的回来。
现在常见的底播海洋水产品就是鲍鱼和海参。这两者的移动能力都很有限,尤其是鲍鱼,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鲍鱼必须生活在干净的硬质海底上——一旦踏入泥沙海底,它的鳃部就很容易被沾染,活活窒息而死。虽然这显然会导致它们采收变得很困难——鲍鱼死死贴在硬质礁石海底,是没法使用拖网的,而海参身体太柔软,拖网辖区怕是要直接搅碎了,但这两者的经济价值是在太高,派潜水员下去捉也是很划得来的。
但是扇贝似乎不同,这几天大家想必都看到了扇贝短时间的游泳能力,似乎还是不错的。它会不会存在跑的无影无踪的情况呢?
实际上这几乎不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底播虾夷扇贝以来,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虾夷扇贝拥有长距离迁徙逃跑的能力(对,我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遠夏 文章里提到的数据,引用的是1993年长岛水产研究所进行的底播实验,在18个月的底播周期过后,近一半的扇贝,还是在底播面积的158%范围内活动。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扇贝并不如海参鲍鱼金贵,潜水员下去捞似乎不太划算。所以这就要求底播扇贝的海域,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面积、平坦的海底和泥沙质的海床,这是拖网作业的必要条件。
用于拖网捕捞扇贝的爬犁
北海道渔民拖网收获扇贝
实际上北海道北部沿海就拥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在1935年,他们就进行了虾夷扇贝的底播,尽管由于当时投放的苗比较小,底播效果不是很好,但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投放3CM直径的苗之后,底播的扇贝的生产效率就立即赶超了浮筏养殖。
更重要的事,当你经营的养殖海域足够大,底播就相当于是机械化农场的操作方式,而浮筏养殖就相当于精耕细作的散田模式,底播这种“播种后不用管”的生长方式,所带来的总养殖规模的跃升是很明显的。
而在底播环境下,尽管底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扇贝遗失(死掉,或者没被捕捞上来,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恰好跑掉了),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总投苗量的一半,但底播的扇贝生长的普遍更大,以虾夷扇贝为例,当每平米播苗量达到20-30枚时,还可以保持40%的回捕率,而经过18个月的自然生长,这些扇贝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30克。
扇贝这种水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价值总额中,闭壳肌——也就是贝柱占了大头(晒干后叫做干贝),而水产品中除了日本鳗鲡这样的特例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个头越大,单位质量的价格越高的。底播扇贝虽然比吊笼扇贝生长周期长了一年,但一斤将近10头的吊笼扇贝所加工的那种贝柱,和半斤一个的底播扇贝所加工的贝柱,价格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多出来的这一年生长周期里,你并没有进一步的投入——你甚至什么都没有做,是扇贝自己在海底闯荡啊!虽然你付出了一年的时间成本,但如果你分片、年年播苗,一样可以做到年年收获。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1786/answer/309417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1786/answer/309417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人类食用扇贝久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扇贝的来源一直都是野外捕捞。当然资源终究是会枯竭的,所以对于扇贝的养殖,各国在很早之前也就进行过研究,具体到虾夷扇贝,在它的老家日本,早在1934年就有了野外捕捉虾夷扇贝苗、人工养殖的初探。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也曾为扇贝应该用什么方式养殖做过选择。在北海道的东、西沿海地区,扇贝的养殖一开始典型的浮筏吊笼养殖,简单理解就是海面上一个浮漂,下边拽着一个笼子。
这就是所谓的浮筏,一种中空的塑料球,我小时候最基础款的玩具
这就是所谓的吊笼,扇贝就被一层层的分隔开,住在这个小高层里
成排的浮筏被放置在还上之后,就是这种场景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稳妥,因为扇贝似乎是“跑不掉”的,但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浮筏吊笼养扇贝也有它独有的缺陷。
被“拘押”在吊笼里的扇贝,并非就不需管理了,实际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吊笼上都很容易滋生各种奇怪的东西,比如裙带菜,比如牡蛎,还有海底泥沙搅动沾上的污泥,严重的时候,这些伴生物甚至会堵塞住吊笼的孔,扇贝在里边呼吸不畅,涉食不足,就很容易长不大。
吊笼上滋生的裙带菜
扇贝要长大,就不能挨得太密集——海流中的食物是固定多的,一个笼子里养过多的扇贝,每个扇贝都吃不饱,自然也长不大。所以生活在吊笼里的扇贝,还需要定期的分苗换笼。
而如果笼子里扇贝过多,或者受到海浪和海风的影响吊笼来回晃动,还会导致扇贝互相磕碰,甚至会互相咬合——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互相咬合很可能就会伤到扇贝的外套膜,会影响生长。
再就是“群居”导致的卫生情况也很棘手,大量的扇贝聚拢在笼子里,排泄物无法快速排出,很容易滋生疾病,而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疾病也很容易近距离传播扩散。
而且浮筏和吊笼的一次性投入并不低:看起来很便宜,但总量上去了就是不小的一笔投入,而且这些塑料制品在海水浸泡、阳光暴晒、冷暖温差下很容易老化,可重复使用不了几次;而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浮筏互相碰撞破碎导致的损失也很常见。
所以,吊笼养扇贝,实际上是一种投入颇大,管理颇累,效率并不高,风险并不小的养殖方式。
尽管浮筏吊笼存在诸多不足,不过很多水域却只能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原因后边说)。但合适的改进它,让它尽量避免上述的种种不足还是可以的。
比如日本人后来提出的一种浮筏吊耳养殖,简单来说就是在扇贝壳上打个孔,然后用塑料做的“针”把扇贝串起来掉在绳子上,挂在浮筏上。这个办法看起来很费人工,但效果的确比吊笼要好很多——没有吊笼的阻碍(自然也就不会有附着物了),扇贝的采食非常自由,也避免了互相磕碰的风险,也尽量多的减少了分苗换笼的麻烦。
用机器给扇贝打孔
用橙色的塑料“针”把扇贝串在粗绳上,塑料“针”上有倒齿保证扇贝不会滑落。这是一针2贝,常用的还有一针4贝
这种方式在现在的日本一些产区颇为流行,尤其是陆奥湾、喷火湾一带,是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我国曾进行过多次试点,普遍结果都比吊笼养殖更好,但似乎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那么,底播是一种什么养殖方式呢?
其实就在1934年日本人开始用吊笼养殖虾夷扇贝的同时,在北海道北侧也开始了底播养殖的尝试。
所谓的底播,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增殖放流”,简单说,就是人工或野外获取的扇贝苗,养到一定程度之后,均匀的撒播到海里,任由它们自由生长,等到它们长大后,再从野外捕捞回来的养殖方式。套用一个时兴的词,这就是海洋牧场的概念——从圈养,转变为放牧。
海洋生物要采取底播的方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播出去,得能收的回来。
现在常见的底播海洋水产品就是鲍鱼和海参。这两者的移动能力都很有限,尤其是鲍鱼,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鲍鱼必须生活在干净的硬质海底上——一旦踏入泥沙海底,它的鳃部就很容易被沾染,活活窒息而死。虽然这显然会导致它们采收变得很困难——鲍鱼死死贴在硬质礁石海底,是没法使用拖网的,而海参身体太柔软,拖网辖区怕是要直接搅碎了,但这两者的经济价值是在太高,派潜水员下去捉也是很划得来的。
但是扇贝似乎不同,这几天大家想必都看到了扇贝短时间的游泳能力,似乎还是不错的。它会不会存在跑的无影无踪的情况呢?
实际上这几乎不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底播虾夷扇贝以来,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虾夷扇贝拥有长距离迁徙逃跑的能力(对,我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遠夏 文章里提到的数据,引用的是1993年长岛水产研究所进行的底播实验,在18个月的底播周期过后,近一半的扇贝,还是在底播面积的158%范围内活动。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扇贝并不如海参鲍鱼金贵,潜水员下去捞似乎不太划算。所以这就要求底播扇贝的海域,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面积、平坦的海底和泥沙质的海床,这是拖网作业的必要条件。
用于拖网捕捞扇贝的爬犁
北海道渔民拖网收获扇贝
实际上北海道北部沿海就拥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在1935年,他们就进行了虾夷扇贝的底播,尽管由于当时投放的苗比较小,底播效果不是很好,但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投放3CM直径的苗之后,底播的扇贝的生产效率就立即赶超了浮筏养殖。
更重要的事,当你经营的养殖海域足够大,底播就相当于是机械化农场的操作方式,而浮筏养殖就相当于精耕细作的散田模式,底播这种“播种后不用管”的生长方式,所带来的总养殖规模的跃升是很明显的。
而在底播环境下,尽管底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扇贝遗失(死掉,或者没被捕捞上来,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恰好跑掉了),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总投苗量的一半,但底播的扇贝生长的普遍更大,以虾夷扇贝为例,当每平米播苗量达到20-30枚时,还可以保持40%的回捕率,而经过18个月的自然生长,这些扇贝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30克。
扇贝这种水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价值总额中,闭壳肌——也就是贝柱占了大头(晒干后叫做干贝),而水产品中除了日本鳗鲡这样的特例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个头越大,单位质量的价格越高的。底播扇贝虽然比吊笼扇贝生长周期长了一年,但一斤将近10头的吊笼扇贝所加工的那种贝柱,和半斤一个的底播扇贝所加工的贝柱,价格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多出来的这一年生长周期里,你并没有进一步的投入——你甚至什么都没有做,是扇贝自己在海底闯荡啊!虽然你付出了一年的时间成本,但如果你分片、年年播苗,一样可以做到年年收获。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1786/answer/309417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