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太元十年,扬州,龙亢县。
十二年前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的声威似乎还未曾远去,而山头青草已蔓生。谢安伫立在桓温墓前,一身靛蓝色长衣、一壶清酒,车骑仆从远远地等在后边,不敢作声。不复当年东山的歌舞晏晏,俊朗灵秀的青年已是双鬓斑白的老病之身。
“大将军,谢安来看你了”。
依稀忆起促膝长谈、把酒论兵的岁月,那人的英豪神色还如在眼前;也还记得他卧病姑孰、自己前去探病时,病中的将军依旧目光如剑:“安石啊,我这一生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先帝,另一个就是你啊。我对你们也算是…尽心尽力、仁至义尽了吧。”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一阵凛冽的风把谢安吹回了现实。何其有幸!谢安想到,真的是仁至义尽了啊,对先帝,是桓温一路扶他上位;而对自己…桓温是终究没有落得下屠刀。
可是他们呢?先帝终究是走上了疑心深重的孤家寡人之路;而自己…谢安想,于桓温,于桓家,终归内心有愧,一如那日在桓温病榻前所言,“若只是谢安一人,定当于元子同道…可是,谢安背负的整个谢氏…”
猛灌下一口酒,有些刺激,谢安又重重地咳了几声。摆摆手让想要上前来的仆从们不必惊慌,谢安把余下的酒一并洒向坟前,昔时场景又浮上眼前,“安石,你终会有一天面临和我一样的处境,那时,你又会如何抉择?”
“不会的,大将军豪侠谋断,谢安岂敢…”
“安石不必自谦,易地而处,你到底会怎么做?还有,说了叫我元子,大将军大将军得的,听着刺耳。”
“谢安当守臣道”。
“当真?安石不再好好想想?”
“谢安所言皆出肺腑,断无他念。”
果然,今日也落得了同样的处境。古来功高的臣子,有几个能在多疑的君主手下得以善终?君臣两安不过是最好的希冀罢了。
“大将军,谢安今日才算是明白你的艰难了…”所谓弄权,或也不过也是一种无奈的自保罢了…彼时是先帝和自己,生生地阻断了桓温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而今日,如果谢安想,似乎却没有人能拦得住谢安。面对最高权力的诱惑,纵是清净寡欲如谢安,也难免心思有些纷乱。
“……但是,谢安愿守当年与君之诺”。言罢,谢安缓缓地站起身来,转身走向车驾。
是年四月,谢安自请出镇广陵,朝事尽归于孝武。
太元十年,扬州,龙亢县。
十二年前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的声威似乎还未曾远去,而山头青草已蔓生。谢安伫立在桓温墓前,一身靛蓝色长衣、一壶清酒,车骑仆从远远地等在后边,不敢作声。不复当年东山的歌舞晏晏,俊朗灵秀的青年已是双鬓斑白的老病之身。
“大将军,谢安来看你了”。
依稀忆起促膝长谈、把酒论兵的岁月,那人的英豪神色还如在眼前;也还记得他卧病姑孰、自己前去探病时,病中的将军依旧目光如剑:“安石啊,我这一生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先帝,另一个就是你啊。我对你们也算是…尽心尽力、仁至义尽了吧。”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一阵凛冽的风把谢安吹回了现实。何其有幸!谢安想到,真的是仁至义尽了啊,对先帝,是桓温一路扶他上位;而对自己…桓温是终究没有落得下屠刀。
可是他们呢?先帝终究是走上了疑心深重的孤家寡人之路;而自己…谢安想,于桓温,于桓家,终归内心有愧,一如那日在桓温病榻前所言,“若只是谢安一人,定当于元子同道…可是,谢安背负的整个谢氏…”
猛灌下一口酒,有些刺激,谢安又重重地咳了几声。摆摆手让想要上前来的仆从们不必惊慌,谢安把余下的酒一并洒向坟前,昔时场景又浮上眼前,“安石,你终会有一天面临和我一样的处境,那时,你又会如何抉择?”
“不会的,大将军豪侠谋断,谢安岂敢…”
“安石不必自谦,易地而处,你到底会怎么做?还有,说了叫我元子,大将军大将军得的,听着刺耳。”
“谢安当守臣道”。
“当真?安石不再好好想想?”
“谢安所言皆出肺腑,断无他念。”
果然,今日也落得了同样的处境。古来功高的臣子,有几个能在多疑的君主手下得以善终?君臣两安不过是最好的希冀罢了。
“大将军,谢安今日才算是明白你的艰难了…”所谓弄权,或也不过也是一种无奈的自保罢了…彼时是先帝和自己,生生地阻断了桓温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而今日,如果谢安想,似乎却没有人能拦得住谢安。面对最高权力的诱惑,纵是清净寡欲如谢安,也难免心思有些纷乱。
“……但是,谢安愿守当年与君之诺”。言罢,谢安缓缓地站起身来,转身走向车驾。
是年四月,谢安自请出镇广陵,朝事尽归于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