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生石上旧精魂
清风徐来,树影错落,林间鸟鸣阵阵,此外更无一人。杨康一手握住了穆念慈小手,一手搂住她肩。穆念慈紧紧偎在杨康怀里,不肯抬头,雪白的脖颈泛起红潮。
“我本来是要寻你……一路上,不知你在哪里,又到了牛家村义父的故居,在屋后葬了义父义母的灵柩……”
穆念慈声音低低,越说越低,杨康跟着低头,听她讲安葬他生身父母,道:“这本是我分内之事,偏劳妹子啦。”
穆念慈迅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波流转,说不出的柔情,杨康心中一动,又要说什么,穆念慈已经重新低下头去,声如蚊蚋:“我想寻你,又不知道你在哪里。听郭大哥和蓉妹妹的消息中提起你,我才央求他们带我找来……”
她说着话,感觉杨康火热的吐息便在自己颈间,头恨不得低到地里去;待确定他把持住没再靠近,才继续说:“我本以为你不一定记得我。”
杨康柔声道:“你放心,我便忘记所有人,也不能忘了你。”
穆念慈抬眸对他一笑,如春花齐绽,粲然不可方物。她体贴地不再提往事,只问杨康打算。
杨康软玉温香在怀,定了定神,好容易才开口:“妹子,我要向你说的话,是极难说出口的,可我总不能瞒你。”
穆念慈听他这开场白,知他信重自己,大起胆子与他双目相接,温声道:“你说。无论什么难事,以后咱们……咱们一起,总没有过不去的。”她一个少女,说出“咱们”,已双颊晕红。
杨康苦笑,稍稍放开穆念慈,正色道:“我怕你听了这话,便不会再与我好了。”
听他这样讲,穆念慈脸色大变,以为他或有婚约,或有其他重大变故,不由挣开他的手颤声问:“是怎地?难道……难道你在金国已另有妻室?”一念间,她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白,凄然之色昭然。
杨康呼天唤地证清白:“我若有妻室,当初比武招亲,我怎敢去招惹你?”穆念慈神色稍安,想想自己方才反应,心下愧疚,主动将手递回杨康手里。杨康握着她的手,谆谆道来:“妹子,我知道你自幼只由……爹爹抚养长大,待你如亲生女儿一般。”穆念慈低声说:“爹爹待我极好,就像我是他亲生的。”
杨康心绪更乱,话锋一转:“妹子,你知道大哥从前住在蒙古,是近日才南下的。”穆念慈点头。“两年前金国出使蒙古,见了他们的成吉思汗,蒙古铁骑,锐不可当。”穆念慈抬起头,目光惑然,问:“那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杨康道:“和咱们有关系,妹子。无论是金是宋,我看总是抵挡不了蒙古大军的。那成吉思汗野心无限,他差大哥骑宝马前来,我担心他是想行刺我父王。”穆念慈一怔,从他怀里挣脱,愠问:“你还叫他父王?”
杨康面色不恼,娓娓道:“妹子,我不是不认生身父母,只是父王自小对我爱逾性命。我稍有病痛,他日夜陪伴挂怀;我喜爱什么,他便倾重金为我求明师;我求他的事他没有不答允的。妈的南人身份在大金王公贵族都知晓,可父王从没让我受到一星半点儿为难。他纵使再忙再累,总有时间陪伴我。若不是妈说了,我永远想不到我不是他亲生儿子。”想起母亲惨死,杨康不由再度哽咽了。
穆念慈离他一步之遥,听他回忆完颜洪烈种种,目光一时柔软一时坚硬。听及包惜弱之死,她不禁也双目莹莹。
杨康停顿片刻,继续道:“父王没半点儿亏待我,他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就连祖师爷对师妹都比不上。我若不记念他养育之恩,当真猪狗不如。”黄药师在他口中仍是祖师爷,黄蓉越过辈分做了师妹。
他话锋再一转:“况且,蒙古若灭大金,必威胁宋朝。于公于私,我都不能让大哥危及父王性命。”
穆念慈听他一席话情真意切,念及义父养育自己的不易,回想目睹完颜康曾经的锦衣玉食,知晓他不是诓骗自己,态度已有松动。听他提及家国大事,不解道:“金国若亡,对于大宋是好事啊,焉知蒙古不会筋疲力尽,让我大宋坐收渔翁之利?”
杨康苦笑:“妹子,爹爹对你讲过杨家将抗辽的故事也无?当初太祖起兵反辽,后面就是与宋两面夹击,结果不但灭了大辽,还将宋国君臣一路追下临安。彼时金兵获胜,正锐不可当,徽、钦昏庸,岂能抵挡?成吉思汗一路统一蒙古,用兵之神不下太祖,更兼元人残暴好杀,对俘虏尚远不如对他们的牛羊。我不愿成吉思汗得逞,固然是帮大金,同样是帮大宋。”
穆念慈对朝堂大事一无所知,听杨康这样讲,想来颇有道理,已信了大半。她细细想着,又问:“你改了姓,又对我说这许多,在你心里你是金人呢,还是宋人?”
杨康方才许多话语都是为现下做铺垫,见穆念慈面上信任之色,他心头终于一轻,坦言:“我不知道。师父当初怜我心中困苦,带我离中都下江南,我这一路,都在想我到底是什么人。妹子,我不瞒你,从我出生便以为自己是金人,大金亦没亏待过我;即使知晓生身父母是宋人,我这心里也总觉得……”他捂了捂胸口,对穆念慈惨然而笑:“妹子,我知道父母是宋人,可忽略不了自己生在金国一十八年。我将心里的话掏出来告诉你,你因不因此瞧我不起?”
穆念慈听他肺腑之言,大为感动,投进他怀里,情不自禁道:“康哥,我知你一时难以接受。那金……”她想骂两句,又想起这是对杨康爱护得无微不至的养父,把骂语吞了回去,“金国赵王待你不薄,你重情重义,才将他放在心上。往后再过一个十八年、两个十八年,你知晓大宋也待你不薄,必会更加心爱大宋。”
杨康不想穆念慈竟然如此体贴。仔细回想,往昔他们似乎从未心平气和开诚布公谈过这个问题。若非连日揣摩做足了准备,只怕三生相爱枉然。
他大为震动感怀,紧紧搂住了穆念慈,二人相依相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