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吧 关注:921贴子:20,976
  • 39回复贴,共1

关于课口和不课口的一点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污拉吐槽说:“全国在籍的人数是五千二百九十一万,其中不课口居然有四千四百七十万,占据百分之八十四!”
然后污拉吐槽了一通我巨唐的租庸调崩溃情况,吐槽的很好,但比例为何如此之高还有些需要说明的地方


IP属地:江苏1楼2018-02-17 00:12回复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官员贵族(视流内九品、皇族等)、部曲奴婢不课外,妇女、非丁男也是不课口。
    我们做一个粗暴的计算。
    女性一半,那就是50%。
    非丁男包括过老过小的,因为唐代平均寿命不如如今,主要是低于23岁的为主,这部分做个粗暴的假设吧,丁男有37个年龄组,非丁男过小的有22个。考虑越老的越少,加上60及以上毕竟还有部分,我姑且假设7:5吧,那就是50%*5/12=20.8%,我为了简便计算那就20%吧。
    丁男中的官员贵族和部曲奴婢、僧道这些相对较少,我就粗暴的估个2%吧。
    那么以上就是72%,那么剩下的12%是否如污拉所言是诈老、诈小等原因导致的呢?
    肯定包括,但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是,课口分见输和不见输,杜佑在通典里把不见输的一并算到不课口里了
    唐朝时候,承担兵役、色役的不见输,单贫放免的不输,受灾地区符合规定的不输,这部分才是真正导致比例上升的大头
    而这些不输的里面占主要比例的是色役和兵役(色役最多),实际上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纳了税。
    有学者根据敦煌等地出土的唐代地方户籍文本,发现此类不见输课口比例实际非常可观但是我们缺乏此类不见输课口的中央统计数据(每年都变的),也缺乏足够多、范围足够广、时间跨度足够长的地方原始文书,所以我们只能非常非常粗暴的假设,这类不见输课口可能要占到5%~10%。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不课户也偏高的原因(必须一家都是不课口才能算不课户)
    因此,不要以为不课口就不纳税了


    IP属地:江苏2楼2018-02-17 00:17
    回复
      另外,还没更完,但不清楚污拉对两税法的评价到底怎么样。两税法在财政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中蕴含的国家预算体制、中央财政一体化构思、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分割等等方面的思想其实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然后小小的提个建议,关于物价上升导致的百姓赋税实际加重,也就是唐代中后期财政的虚实估问题。这个需要分两部分来谈
      1、物价变动。在理想的情况下,物价的变动体现出生产状况是否景气。两税法之所以会导致物轻钱重的原因(这其中两税法到底该背多少锅有争议),在于其采取的是定额税的方式,而这个定额税的好处是转嫁风险到百姓头上,但考虑分成税的形式对于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的影响,定额税的手段也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此外,由于地方上供以省估计算(一半实估,一半虚估),存在部分地方官员以纯粹实估的计算方式收税,截取中间利益,这种污拉所提的手段(后来裴垍改革一个重点就是重新确定地方收税以省估为准)的重点其实不在于物价变动(因为省估也和物价有关),而在于虚实估之间的差距。
      2、而东部财区半纳匹段半纳铜钱的征收方式和虚实估产生的原因,这锅其实不能让杨炎和两税法去背。第五琦搞得货币改革(失败了)先领一口,刘晏的折纳法也得领一口大的。在折纳法的背景下,建中后绢价剧烈变动的原因其实与盐利榷价的剧烈变动的相关性要大于两税法的实施。这也是为什么永贞、元和年间要进行新盐法改革的重要原因。


      IP属地:江苏3楼2018-02-17 0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