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老家在石家庄郊县,过年回村里过年,天寒地冻的村庄,少有孩子们的暄闹声,大街上也少有人影,很寂静,今天都小年了,也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这是村庄入口处,半天不过一个人。

在村子里转转,也没发现村子里有多少人。倒看见村子里有不少荒芜的院子。这户人家据说好多年前就外出打工,早在城里安家,前几年过年还回村,现在还多年没回过村了。

按照村民的说法,村里户籍上有一千五百人。可仍旧显得少有人烟。这处院子更荒芜了,满院的树木,连围墙也没了。拍照的时候我想,离开村庄的人们,他们现今过的怎么样?

这户人家,也是全家都在市区安家了,只是大年初一回来看看。记得小时候,村庄的角角落落都是我们的乐园,如今的村庄,慢慢的寂静下来。

邻居在这个荒芜的院子里养了一些大鹅,显得有些生机。人们进城之后在城里呆久了,对老家的吃住行都有了不适应,成了“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而留下的老人慢慢离开,老家的院子也就慢慢地荒了。

这两处院子完全被杂草和落叶占据,破陋的房屋已经十几年无人居住,房子的主人去城市工作生活了,房子没有人住了,慢慢也就荒芜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进城买房置业,安家落户,老家的院子越来越少的回来经营,就成为了眼前破旧的样子。

其实每处荒芜的院子都有院主人们太多的生活记忆,可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城市。留守村中的老人慢慢故去,乡村逐渐没有了新鲜的血液。80 90后谁也不愿种地,不断推高的生活成本逼得他们不得不向土地外的世界讨生活,因为土地的产出太慢太有限,不足以养活下一代。当他们彻底走出乡村,乡村还能剩下什么?请关注“瞬间”原创作品,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