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迅速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长门级战列舰原本是日本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中的第1型舰。
长门号战舰于1916年完成初始设计,并选定“长门”为舰名。日德兰海战后根据海战的经验,由平贺让博士主持修改设计方案。长门号战列舰于1917年8月28日在广岛县的吴海军工厂动工,并于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完工交舰。建造费用为当时价格4390万日圆以上。
长门号战列舰采用了当时战列舰所搭载最大口径的410毫米口径主炮。并且为了主炮在远距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采用和以往其它日本战舰的三角樯式桅楼有所不同,比起来更显得坚固而高大的多重樯式桅楼,顶端设立射击指挥所。长门号采用长艏楼船型,最具日本特色的是设计了独特的带60°倾角的“勺型”舰艏(为了使用链系水雷,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的链条)。随着战列舰火炮威力、射程增加,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防御装甲设计借鉴了重点防护的概念,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大角度落弹的打击。长门级战列舰航速超过26节,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长门号战列舰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