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吧 关注:227,112贴子:1,060,653

回复:DIY,流量可调节的微型外滤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的真详细,大赞,希望楼主能尽快在后面补充上使用中的感受也就是它的优缺点,跟进更新


IP属地:内蒙古19楼2018-03-10 22:13
收起回复
    有意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3-10 22:37
    收起回复
      厉害。人才无处不在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8-03-10 23:55
      收起回复
        鱼缸水体积约3.8升,滤材体积约0.85升。比例约4.5:1。
        实测了一下流量,计时60秒,约200毫升。折合约12升每小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8-03-11 00:21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8-03-11 00:35
          收起回复
            高,虑桶密封的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3-11 08:42
            收起回复
              总结。
              关于优点。
              满足使用需要。滤材体积约0.85升。搭配15cm的微型方缸,滤材体积和水体积的比例可以达到1:4.5或更高。调节阀全开状态下,流量约12升/小时。
              基本实现设计目标。解决或回避了一些小型成品桶和DIY方案中的不适用部分(只是不适用我的环境,并不是不实用)。
              侧壁开孔,回避了桶内需安装上下贯通竖管的问题,便于滤材管理。
              动力后置,放在桶底,利用吸盘和滤材压制泵体,减少共振。


              IP属地:北京25楼2018-03-11 10:04
              回复
                我跟小绿一起喜欢上了贴吧,直到有一天他都11级了,我才4级,就向小红讨教有没有什么秘籍。小黑憋了半天语重心长告诉我:”你每到一个帖子就粘贴这句话,十五天就到了11级”...我彻底恍然大悟!吧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经验了。我是路过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已经精秃了,假如你每天签到拿4经验,18级300000/4=75000天,如果从1岁开始签到,那100 年=36500天,你差不多要活200年保持每天签到(谁知道200年后还有没有签到这玩意),如果你每天再水4经验,时间减半,但考虑现实,你不可能再活100年,取50年吧,你就要每天水16经验,可能你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水32经验,那就需要25年!!!再如果你是个大水怪,每天水64经验,那就只要12.5年!!!还如果你个心急的人,每天水128经验,你只要6.25年!!!!假如你已经急不可耐了,每天水256经验,那你碉堡了,只要3.125年!!!当然,你会觉得3年还是太远了,每天你闲的**,忙忙碌碌的水512经验,碉堡了,你只需要1.5625年,只比1年半多一点!!!什么!!你还不满意,那你觉得你可能一天水1024经验吗,可能吗!!可能吗!!!据说回复100字或者一百字以上可以得到11~30经验,真的很棒。。。。那么,按照队形,点击复制,把我的话复制一片,拿经验妥妥的水一下经验谢谢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03-11 10:08
                回复
                  关于缺点。
                  1,水流短路。
                  水流短路是使过滤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这次因为懒,桶内采用了无结构,无设计的方案。滤材只做了简单的分层堆砌,对水流方向缺少干预,水流短路不可避免。
                  如果借鉴一些背滤盒(侧滤盒)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
                  下面提供一种优化方案:
                  在桶内增加一个竖向隔板,隔板高度要低于筒身一定距离。将桶内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作为物理过滤仓,右侧作为生化过滤仓。
                  并将入水口也改在桶身前壁的下侧位置。引导水流从物理过滤仓下部进入,经过后通过隔板顶部空间流入生化过滤仓上部,最终经过泵体后从出水孔导出回到缸内。
                  桶内结构和滤材摆放如图所示。


                  2,流量。
                  在不更换动力部件的前提下,最大流量是可以继续优化提高的。
                  将泵的摆放方向更改为上面俯视图中的方式,即入水格栅朝向桶后壁(也可以朝向桶前壁,且更加美观)。这样可以减少一个桶内的L型快接弯头,使水在管件内流动更加顺畅。


                  IP属地:北京27楼2018-03-11 11:34
                  收起回复
                    太有才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8-03-11 11:53
                    收起回复
                      3,外部管件。
                      在设计时,为了简化桶内结构,把所有管件都尽可能的放在了桶外。
                      完成后发现,防水接头的安装方式是可以优化的。
                      在下图中,三个防水接头可以反向安装(主要是进出水口的两个)。将主体收在桶内,将固定螺母放在桶外。
                      这样的好处是在对桶内结构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减少整套系统前后厚度1.5cm左右。对于一个总厚度15cm的系统来说,减少了1/10。

                      4,排气阀。
                      这套系统,桶内水平面与桶盖之间大概存在0.3-0.5cm厚的空气。是否会有影响呢?
                      这个不算缺点,相比其它含有排气阀的系统,做一下解释。
                      排气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对于动力部件在顶部的,防止动力部件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转子空转,既不安全,也产生噪音。
                      二是入水口在顶部的,防止进水口与桶内水平面产生落差而产生噪音。
                      这套系统,采用了动力部件在底部的设计,可以充分保证泵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同时入水口低于桶壁顶部一段距离,可以保证进水口在桶内水平面以下。
                      因此,在气密性的前提下,排气变得不重要。


                      IP属地:北京29楼2018-03-11 11:57
                      收起回复
                        楼主动手能力好强。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8-03-11 13:27
                        收起回复
                          5,桶身形状受限。
                          圆柱形的迷你桶一定很精致很漂亮。做成横置一定很高大上。
                          ***,要做一个圆柱形的桶真的很难。
                          在侧壁开孔且不上胶的密封方式,使用线缆防水接头是个好选择。这同样也限制了桶身形状,要求桶壁是平面,而不能是曲面。因此,
                          6,制约养殖密度。
                          这个系统小扬程,小流量,细进出水管,小进水孔(5个进水小孔也***)。
                          适用于微型草缸。不适用鱼类养殖密度高和需要强大物理过滤的缸。
                          7,厌光的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种厌光菌(当然也不是见光死)。因此市面上的成品桶,绝大多数桶身都是遮光或半遮光(暗色)的。
                          而对于DIY,考虑密封性,性价比,以及这个设计又要求桶身侧壁是平面,可选的方案基本上就只有乐扣盒了。乐扣盒大家知道,一般都是白色几乎透明的。
                          所以,如果考虑遮光,可能要给桶身罩一个黑布袋子了。
                          8,不防水的电源开关。
                          大部分DIY方案动力置于桶内,电源线都是剪断穿出桶壁后重新接线。
                          我也借这个机会加装了一个中途开关,但是不好做防水处理。
                          因此,在整桶清洗维护时,要注意开关的避水。


                          IP属地:北京31楼2018-03-11 13:30
                          回复
                            我的话说完了。祝大家年年有鱼,局局吃鸡。


                            IP属地:北京32楼2018-03-11 13:31
                            回复
                              太帅了 diy遇到的压力,噪音,打胶密封不易拆卸清理的问题都设计考虑的很好啊。27楼的图提个小建议再把泵单独于一个隔仓内,动力效果,长期使用的清理频率,都会更舒服一些。


                              IP属地:云南33楼2018-03-11 18: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