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因为各民族对自己、对外族的称呼都不一而同,且古今亦不一样,为了大家看得舒服,前文作了说明后,后文名称一概用今天大家熟悉的名字,免得混乱~~~~
南宋建炎二年,时局纷扰,战乱不断,世人欲寻觅一祥和之所安度余生。传闻西南有国名“大理”,政令怀仁,民风淳朴,与世无争,与世外桃源并无二致。奈何其地势险要,位置偏僻,常人多望而兴叹不可得也。
1、月夜追捕
时下正值隆冬,点苍山区一片冰雪。待月亮攀上山头,银装素裹,更显清幽圣洁,万籁俱寂。东麓处正是大理都城“羊苴咩”,家家户户青瓦石墙,古朴拙雅。然而不知为何,今夜这宁静中,却隐隐透着肃杀之气。
大理丞相府内室,一名黑衣劲装男子低眉垂手立于一名七旬老者身后,略厚的布帛下仍隐约可描那矫健肌肉的曲线。
“禀丞相,段大人已安置妥当……”
“那人可也顺利捉拿了?”
重冠长袍之人急急打断来人的话,烛光摇曳在那张老态龙钟的脸上,沟壑尽现。
“属下无能,叫那人逃脱了……”
“一群蠢物!……还要本相亲自请你,才懂得去干什么吗?”
“属下明白,请丞相息怒……”来人默默承受一阵狂怒,迅速而恭敬地退出门外,寒风一吹方觉冷汗浃背,双腿犹自微抖。
“……下令各城门严加把守,另赤白两部分头搜寻逃犯巫……”黑衣人沉声说到此处,猛地刹住,旁人亦已微微色变。
“赤白两部在城内外分头搜那逃犯,青蓝两部加紧城内警备,莫教人趁火打劫,黑部曲联络关口的人,不得松懈!”
黑衣人一一吩咐完毕,便挥手率赤部奔往西城门。各人屏声潜行,仿如夜魅。
这黑衣人是谁?正是大理国当朝丞相高盛麟心腹第一人杨暹,一根霸王鞭使出来,威震四方。此人虽武艺超群,忠心耿耿,却少将帅之风,作一家臣倒也适得其所。方才杨暹发号施令的,也是丞相府中私人卫军,共赤白青蓝黑五部,各有所长。杨暹亲率的赤部,善于追踪,轻功暗器均十分了得,正是寒夜追捕的好手。
追出西城门,杨暹望一下天,西方飘来一片暗云,隐隐遮了点光。这时一阵马蹄声“独独”而来,未及近身,一名白族打扮的男子翻下马背,弯腰行个礼:
“大人,洱海各处布防严谨,无异常情形人物出现。二位族长请转告丞相放心,决不叫一个逃脱。”
“请回告二位族长,洱海一带有劳各位多多费心了!回头把重犯捉拿住了,少不了各位功劳。”
那白族男子恭敬而去,杨暹稍稍一顿,脚下疾奔,赤部众人便紧跟上了。
“大人,难道洱海那边就这样放给那两个部族?可靠吗?”
身后一人脚步不停,却大气也不喘,清清楚楚地问出几句来。此人赤发黑脸,与寺庙中的罗汉有几分神似,表情甚是疑惑。
“哼,丞相早就运筹帷幄,料到那人定不会白白束手就擒。洱海、七里桥和崇圣寺三塔都已布下重兵,只留西边一路,专待瓮中捉鳖。”
“那人……真会乖乖上钩?”
赤发人一脸不信,却仍恭谨。
“赉朵,你无需怀疑。纵狡猾至极,亦已无路可逃。那人身上有伤,正面冲突是万万不能的,除了西面无路可逃。况且把最诱人的关卡送给各部族,又卖了大人情,何乐而不为?”
赉朵不再多话,杨暹心中却道,丞相这一次,可并不单单为捉拿那人,旁人又怎会知晓内情?不过虽说已作了被那人逃出城外的准备,丞相还是雷霆震怒,可见那人确实……可怕得紧。
说话间,众人已往山上奔出数里,仍是不见那逃犯踪迹。再往前数百步,见一低矮寺庙掩于夜色下,轮廓朦胧。近了寺门,杨暹左腕上一物开始突突地震动,他心中一喜,朝两边打个眼色,那两人便翻身上了围墙,往里察看。不一会下来禀报“并无异状”,杨暹选了四人潜进寺内,剩下十数人分散守在寺外。
南宋建炎二年,时局纷扰,战乱不断,世人欲寻觅一祥和之所安度余生。传闻西南有国名“大理”,政令怀仁,民风淳朴,与世无争,与世外桃源并无二致。奈何其地势险要,位置偏僻,常人多望而兴叹不可得也。
1、月夜追捕
时下正值隆冬,点苍山区一片冰雪。待月亮攀上山头,银装素裹,更显清幽圣洁,万籁俱寂。东麓处正是大理都城“羊苴咩”,家家户户青瓦石墙,古朴拙雅。然而不知为何,今夜这宁静中,却隐隐透着肃杀之气。
大理丞相府内室,一名黑衣劲装男子低眉垂手立于一名七旬老者身后,略厚的布帛下仍隐约可描那矫健肌肉的曲线。
“禀丞相,段大人已安置妥当……”
“那人可也顺利捉拿了?”
重冠长袍之人急急打断来人的话,烛光摇曳在那张老态龙钟的脸上,沟壑尽现。
“属下无能,叫那人逃脱了……”
“一群蠢物!……还要本相亲自请你,才懂得去干什么吗?”
“属下明白,请丞相息怒……”来人默默承受一阵狂怒,迅速而恭敬地退出门外,寒风一吹方觉冷汗浃背,双腿犹自微抖。
“……下令各城门严加把守,另赤白两部分头搜寻逃犯巫……”黑衣人沉声说到此处,猛地刹住,旁人亦已微微色变。
“赤白两部在城内外分头搜那逃犯,青蓝两部加紧城内警备,莫教人趁火打劫,黑部曲联络关口的人,不得松懈!”
黑衣人一一吩咐完毕,便挥手率赤部奔往西城门。各人屏声潜行,仿如夜魅。
这黑衣人是谁?正是大理国当朝丞相高盛麟心腹第一人杨暹,一根霸王鞭使出来,威震四方。此人虽武艺超群,忠心耿耿,却少将帅之风,作一家臣倒也适得其所。方才杨暹发号施令的,也是丞相府中私人卫军,共赤白青蓝黑五部,各有所长。杨暹亲率的赤部,善于追踪,轻功暗器均十分了得,正是寒夜追捕的好手。
追出西城门,杨暹望一下天,西方飘来一片暗云,隐隐遮了点光。这时一阵马蹄声“独独”而来,未及近身,一名白族打扮的男子翻下马背,弯腰行个礼:
“大人,洱海各处布防严谨,无异常情形人物出现。二位族长请转告丞相放心,决不叫一个逃脱。”
“请回告二位族长,洱海一带有劳各位多多费心了!回头把重犯捉拿住了,少不了各位功劳。”
那白族男子恭敬而去,杨暹稍稍一顿,脚下疾奔,赤部众人便紧跟上了。
“大人,难道洱海那边就这样放给那两个部族?可靠吗?”
身后一人脚步不停,却大气也不喘,清清楚楚地问出几句来。此人赤发黑脸,与寺庙中的罗汉有几分神似,表情甚是疑惑。
“哼,丞相早就运筹帷幄,料到那人定不会白白束手就擒。洱海、七里桥和崇圣寺三塔都已布下重兵,只留西边一路,专待瓮中捉鳖。”
“那人……真会乖乖上钩?”
赤发人一脸不信,却仍恭谨。
“赉朵,你无需怀疑。纵狡猾至极,亦已无路可逃。那人身上有伤,正面冲突是万万不能的,除了西面无路可逃。况且把最诱人的关卡送给各部族,又卖了大人情,何乐而不为?”
赉朵不再多话,杨暹心中却道,丞相这一次,可并不单单为捉拿那人,旁人又怎会知晓内情?不过虽说已作了被那人逃出城外的准备,丞相还是雷霆震怒,可见那人确实……可怕得紧。
说话间,众人已往山上奔出数里,仍是不见那逃犯踪迹。再往前数百步,见一低矮寺庙掩于夜色下,轮廓朦胧。近了寺门,杨暹左腕上一物开始突突地震动,他心中一喜,朝两边打个眼色,那两人便翻身上了围墙,往里察看。不一会下来禀报“并无异状”,杨暹选了四人潜进寺内,剩下十数人分散守在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