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吧 关注:1,894贴子:31,840

回复:80年前的今天 台儿庄战役胜利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刻仍在对峙中。(3)我关军郑师刻已确实占领九山,王军已挺进至苏家埠、潘家巷一带。139师以一部围攻向城,主力在平山、傅山、青山一带,掩护关军之右侧背。21师仍控置于洪山镇附近。等情。谨闻。李宗仁。10.15。参二。印。 71 .4月13日 (衔略)① 现敌改攻为守,凭藉峰县附近山地为据点,以枣庄为特角。我因阵线过广,处处薄弱,连日攻击,甚难成效,欲彻底消灭敌人,事实上恐难如愿。第二期抗战之方针原在避免阵地战,以运动战消耗敌之兵力,而收“集小胜为大胜”之功。拟在包围阵线上仅配置少数监视兵,将主力分别集结于便于机动之位置,一面破坏敌后方交通,一面以小部先游击,诱致敌人于阵地外求决战,无论敌由何方增援,均可应付裕如。此为职等连日在前方实地观察认为迅宜改用之战法原则。如蒙裁可,拟即相机实施。乞示。李宗仁、白崇禧。”.12。 注:①此系军令部抄呈蒋介石之李宗仁来电摘要。 72 .4月17B 限即刻到。武昌。何总长、徐部长次辰①兄、熊次长哲明②兄、林次长蔚文⑧兄:0517密。(l)津息:台庄胜利已激起日方反战运动,致预定由国内增加八师垦早解决华北战局之计划打消,现在向鲁南之增兵均由各战场抽调而来。(2)我如能把握台庄胜利之果而早日解决峰县之敌,则可扩大敌之反战运动,怂动国际之观听。确立我胜利基础,在此一举。拟请委座集中所有力量争此一着,务盼兄等主持一切,以期早观厥成,是所盼祷。弟李宗仁、白崇禧。17.17。印。


IP属地:广西19楼2018-04-21 21:52
回复
    占楼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8-05-22 14:42
    回复
      台儿庄战役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桂军总指挥的功劳,鼓舞了中华民族团结对抗日寇决战到底的信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5-28 06:16
      收起回复
        台儿庄大捷中的幕后英雄——夏文运
        一说起台儿庄大捷,很多人便会想到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池峰城、张自忠、王铭章、汤恩伯等台前的英雄人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夏文运。

        上图就是英雄——夏文运
        夏文运1905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1925年受“满∽铁”老总的资助,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攻读历史和法学。1929年又考入日本东京帝∽國大学文学部硕士研究生。1931年春,夏文运回国,被东北的冯庸大学聘为教授兼校长秘书。这年暑假,他又回到日本东京,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正式毕业。
        “九一八”后,冯庸大学迁往北平,因家庭拖累,夏文运没有跟随前往,失业在家。因为他学识过人,日语流利,后来被日本军方录用,跟随关东军司令部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做翻译,当上了一名日军翻译官。


        IP属地:广西22楼2018-06-01 22:42
        回复
          因为“夏”字在日文发音中与“何”相同,所以他对外自称“何益之”。夏文运日语和中文水平都很高,加之本人忠厚、工作扎实,很快得到和知鹰二的器重。和知鹰二经常带他交际于关东军高层,因此他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这些少壮派军官混的很熟。
          日军侵占东北后,全国反日浪潮风起云涌,但是国民政府却息事宁人,有意压制人民的反日运动,唯独两广(广东广西)不听中×央的。日方见此,便多方派人到广东做拉拢工作。日军在广州设立驻华南特务机关,和知鹰二带着夏文运常驻广州。
          日军为拉拢、策反李宗仁,安排和知鹰二经常和新桂系的首脑李宗仁将军接触,夏文运充当翻译,因此两人也经常来往。李宗仁有日本客人来访,都是请夏文运做翻译。
          可是和知鹰二不仅没有策反成李宗仁,反而被李宗仁做通了他的工作,竟和李宗仁相处甚欢,无话不谈。淞沪会战爆发时,和知鹰二被任命为少将旅团长,在大场和中国军队作战。后因发表反战言论,被日本军部夺去兵权,改任运输司令。
          李宗仁不仅“统战”了和知鹰二,而且还把夏文运策反成战斗在日军心脏中的卧底。李宗仁多次和夏文运见面交流,对他有个良好的印象,感觉此人年轻热情,为人正派,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甘做汉奸呢?
          所以,李宗仁秘密派人约夏文运来家中一叙。《李宗仁回忆录》描写了两人见面后谈话的情景,不妨照录如下:
          我很诚恳地问他道:“何(夏文运此时化名为何益之)先生,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残破,你的故乡也被敌人占据。祖国命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何君经我一问,顿时泪下。他因而告诉我,他于“九一八”后入关投效失业的一段往事,以及后来为日本军部罗致,充当传译的经过。
          我说:“何先生,我看全面抗日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你希望不希望替祖国尽点力呢?”
          何说:“如有机会替祖国报效,万死不辞!”
          李宗仁见夏文运态度诚恳、真心诚意,便与他私下秘密商定,让夏文运以翻译官为掩护,做中国军队秘密情报员,利用工作便利,剌探日军机密。夏文运慷慨应诺,并谢绝任何报酬。

          全家福(后排左三为夏文运)


          IP属地:广西23楼2018-06-01 22:50
          回复
            1934、1935两年,夏文运多次向李宗仁报告,日本派大批人员道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国家活动频繁,并报告了详细活动情况。李宗仁将军对这个情报仔细研究后,断定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当为期不远了。
            “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进攻上海,不久上海、南京沦陷。夏文运在和知鹰二等日本朋友的掩护下,在沦陷区活动自由,经常收集日军情报发往第五战区。
            1938年春,李宗仁坐镇徐州,指挥津浦线作战。此时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矶谷廉介第十师团和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分别沿津浦线和胶济线分进合击,企图战略徐州,打通津浦线。夏文运非常及时地把日军战略部署和兵力分布的情报发到第五战区。
            李宗仁据此决定在徐州东北60公里处的台儿庄布下战场,和骄横的日军干一仗。李宗仁策划了一场“好戏”。1938年2月,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大举进攻临沂,欲在台儿庄与矶谷会师。驻守临沂的庞炳勋奋勇抵抗,但是由于装备低劣,寡不敌众,接连向李宗仁发电求援。
            此时李宗仁也是无兵可派,在一筹莫展之际,接到夏文运的情报:“日军北动南不动。”于是李宗仁大胆决策,命令正在津浦南段淮河一线作战的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驰援临沂。
            张自忠在官桥下火车后,一天一夜急行军180里,突然出现在临沂城外,与庞炳勋里应外合,击溃板垣师团,歼敌3000余人,取得临沂大捷。“临沂之捷,实为台儿庄胜利的先决条件”(记载于《李宗仁回忆录》)。

            台儿庄大捷后,孙连仲(前排右一)和李宗仁(前排右二)、白崇禧(前排右三)等将领合影。


            IP属地:广西24楼2018-06-01 22:56
            回复
              1939年4月,日军为巩固武汉外围,派出精锐部队4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共10万之众,配以轻重炮200余门,战车100余辆,扫荡第五战区主力。
              夏文运及时从上海给李宗仁发来密电,详细报告日军的战略及兵力部署。据此,李宗仁布下一个口袋阵,诱敌深入。决定死守桐柏山、大洪山两据点,以与敌人长期周旋。经过30多天的苦战,终于击溃进犯之敌,毙敌5000余人。史称“枣随会战”。
              抗战初期,夏文运以“日军翻译官”为掩护,结交反对侵华的日军军官,特别是与和知鹰二成为莫逆之交,好多重要军事机密情报都是和知鹰给提供的。“其情报的迅速正确,抗战初期可以说独一无二。所以,关于日军进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围攻武汉的战略及兵力分布,我方无不了如指掌。其后应验也若合符契”(记载于《李宗仁回忆录》)
              每当第五战区将获得的情报转呈中央军事委员会时,中央情报人员尚一无所知,或不如第五战区来得及时、可靠。为此,军令部曾数次发电嘉奖第五战区情报组,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战斗在日军心脏的夏文运冒着生命危险搞到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深情地赞道:“何君冒生命危险,为我方搜集情报,全系出乎爱国的热忱。渠始终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义,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济。如何君这样的爱国之士,甘作无名英雄,其对抗战之功实不可没。”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夏文运因间谍嫌疑,险遭日方特务逮捕,幸亏和知鹰二及时通风报信。夏文运被迫逃往山西太原,与李宗仁的情报联系从此中断。
              1943年至1945年4月夏文运任汪伪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曾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经常与八路军进行物质交换,并掩护、解救过包括董必武在内的许多共产党人的性命。
              1946年3月,在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的亲自部署下,夏文运在北平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并移交山西省高等法院审判。国民党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函复山西省高等法院称:“伪建设厅厅长夏文运罪行无案可稽”。1947年,已经出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出面保释夏文运出狱。

              和知鹰二


              IP属地:广西25楼2018-06-01 23:02
              回复
                上世纪50年代初,夏文运得知李宗仁已远赴美国定居,在大陆已无人能证明他曾是一名卧底,难洗冤屈,必遭厄运,倒不如远走高飞。于是他经香港转赴日本定居。1970年,夏文运病逝于日本东京。为保存一颗赤热的中国心,夏文运至死都没有加入日本国籍。


                IP属地:广西26楼2018-06-01 23: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