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毒素的主要来源,看上图。
对于每一位养鱼人来说,鱼缸的水质毒素超标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下面简单介绍鱼缸毒素的主要来源。
一、新开缸的水质毒素超标
新开缸的水质毒素超标是正常现象。因为在开缸的初期,鱼缸里硝化菌的数量稀少,所以无法将氨和亚硝酸盐分解掉,会使毒素产生堆积,毒素指标会慢慢地升高。
开缸两周的时候,正好是毒素产生的最高峰。开缸期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控制氨的浓度,把氨氮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因为如果氨的浓度过高,会抑制硝酸菌的生长,反而造成开缸时间的延长。控制氨的浓度要做到勤换水,少喂鱼。
最快的解决方法是:找鱼商或者鱼友要一块「老棉」。所谓「老棉」,是指已经在一个硝化系统完善的鱼缸里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白棉、生化棉以及其他生化滤材,包括陶瓷环、藤棉、细菌屋等。这些「老棉」上面已经有大量的硝化菌了,放到我们新开的鱼缸里,可以马上起到分解毒素的作用。
二、酸跌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跌酸:水质呈较严重的酸化,pH值通常下跌到5以下,甚至可能还有更低。硝化菌怕酸,所以水质酸跌对硝化菌的影响非常大。
酸跌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的显著特征是只会测到氨氮指标超标,而亚硝酸盐指标始终是零。一旦检测到这种结果,应首先怀疑是酸跌了。应该配合pH检测,可以快速确定氨氮超标的原因,只要找到主因,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
酸跌引起水质毒素超标时只需要在鱼缸里加少量珊瑚沙或者小苏打,把pH值慢慢拉回来就可以了。随着pH值的回升,硝化菌的活性会逐步得到恢复,硝化能力开始增加。到pH值接近中性时,硝化系统恢复正常,铵和氨会被硝化系统处理掉,氨氮指标归零。
三、有机物覆盖滤材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有机物覆盖滤材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也是与硝化菌的特性有关。有机物(残饵、粪便等)是硝化菌的天敌,大多数硝化菌不能在有机物上生长繁殖。在被有机物覆盖的滤材上硝化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随着有机物不断在滤材上沉积,鱼缸的硝化能力在不断下降,最终会导致毒素超标,这种情解决方法是清洗滤材。
另外,加强物理过滤,多用过滤棉并经常清洗,尽量减少有机物在生化滤材上的沉积,以长久保持鱼缸的硝化能力。
四、过滤系统薄弱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这种鱼缸的典型特征是:滤槽小,放的滤材很少,水泵流量小,水质浑浊;开缸很久,每次检测都有毒素指标,这种情况一般上过滤与背部过滤的鱼缸常遇到的。在这种水质里,鱼很容易得病、暴毙。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必须加强鱼缸的过滤系统。还可以加外滤桶、滴流上滤等来增加鱼缸的生化过滤功能;还可以更换流量更大一些的水泵,尽可能多的使用一些天然高效滤材比如麦饭石、火山石等。一般情况下,采取了这些加强措施后鱼缸的水质会得到根本性好转,毒素超标问题也就解决。
五、下药后水质毒素超标
除了少数药物对硝化系统损害不大外,绝大多数药物都会给硝化系统带来毁灭性打击。主缸下药对硝化系统的重新建立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生化滤材都是多孔结构,本身就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药物,药物残留在滤材上很难去除。根本的解决方案是不在主缸下药。因为主缸下药可能造成硝化系统的崩溃,对鱼的危害太大。尽量采用药浴的方法,不到万不得已,不选择主缸下药。
六、当鱼缸良好硝化系统成功建立(需时一般一个月)後,水清,空气缸便出现,大多数人都在这刻放松了,但在这时一种本来无毒的生化物,硝酸盐在不断累积,若仍保持一星期换四份一至三份一水,便不用担心。但若你只用玉眼去看水质,认为自己正在空气缸无需换水,那便佈下一个计时炸弹,这炸弹何是爆?理想的硝酸盐浓度是50毫克/每升水,达100毫克就算超标,我们叫爆红,但仍未出大问题,直到累积至300毫克/每升水,问题就来,这时本来无毒的硝酸盐会在鱼身体内逆转成小毒的亚硝酸盐,它会直接破坏鱼血液内的血红素,使它不能再运输氧气,这个破坏是不可逆转,到大部份血红素都遭破坏,鱼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浮头,躲出入水口,到最後暴毙,甚至团灾。水清而又团灾,相信不少吧友遇过。定时有规律换水对水质管理很重要, 水好鱼好!

对于每一位养鱼人来说,鱼缸的水质毒素超标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下面简单介绍鱼缸毒素的主要来源。
一、新开缸的水质毒素超标
新开缸的水质毒素超标是正常现象。因为在开缸的初期,鱼缸里硝化菌的数量稀少,所以无法将氨和亚硝酸盐分解掉,会使毒素产生堆积,毒素指标会慢慢地升高。
开缸两周的时候,正好是毒素产生的最高峰。开缸期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控制氨的浓度,把氨氮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因为如果氨的浓度过高,会抑制硝酸菌的生长,反而造成开缸时间的延长。控制氨的浓度要做到勤换水,少喂鱼。
最快的解决方法是:找鱼商或者鱼友要一块「老棉」。所谓「老棉」,是指已经在一个硝化系统完善的鱼缸里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白棉、生化棉以及其他生化滤材,包括陶瓷环、藤棉、细菌屋等。这些「老棉」上面已经有大量的硝化菌了,放到我们新开的鱼缸里,可以马上起到分解毒素的作用。
二、酸跌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跌酸:水质呈较严重的酸化,pH值通常下跌到5以下,甚至可能还有更低。硝化菌怕酸,所以水质酸跌对硝化菌的影响非常大。
酸跌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的显著特征是只会测到氨氮指标超标,而亚硝酸盐指标始终是零。一旦检测到这种结果,应首先怀疑是酸跌了。应该配合pH检测,可以快速确定氨氮超标的原因,只要找到主因,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
酸跌引起水质毒素超标时只需要在鱼缸里加少量珊瑚沙或者小苏打,把pH值慢慢拉回来就可以了。随着pH值的回升,硝化菌的活性会逐步得到恢复,硝化能力开始增加。到pH值接近中性时,硝化系统恢复正常,铵和氨会被硝化系统处理掉,氨氮指标归零。
三、有机物覆盖滤材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有机物覆盖滤材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也是与硝化菌的特性有关。有机物(残饵、粪便等)是硝化菌的天敌,大多数硝化菌不能在有机物上生长繁殖。在被有机物覆盖的滤材上硝化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随着有机物不断在滤材上沉积,鱼缸的硝化能力在不断下降,最终会导致毒素超标,这种情解决方法是清洗滤材。
另外,加强物理过滤,多用过滤棉并经常清洗,尽量减少有机物在生化滤材上的沉积,以长久保持鱼缸的硝化能力。
四、过滤系统薄弱引起的水质毒素超标
这种鱼缸的典型特征是:滤槽小,放的滤材很少,水泵流量小,水质浑浊;开缸很久,每次检测都有毒素指标,这种情况一般上过滤与背部过滤的鱼缸常遇到的。在这种水质里,鱼很容易得病、暴毙。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必须加强鱼缸的过滤系统。还可以加外滤桶、滴流上滤等来增加鱼缸的生化过滤功能;还可以更换流量更大一些的水泵,尽可能多的使用一些天然高效滤材比如麦饭石、火山石等。一般情况下,采取了这些加强措施后鱼缸的水质会得到根本性好转,毒素超标问题也就解决。
五、下药后水质毒素超标
除了少数药物对硝化系统损害不大外,绝大多数药物都会给硝化系统带来毁灭性打击。主缸下药对硝化系统的重新建立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生化滤材都是多孔结构,本身就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药物,药物残留在滤材上很难去除。根本的解决方案是不在主缸下药。因为主缸下药可能造成硝化系统的崩溃,对鱼的危害太大。尽量采用药浴的方法,不到万不得已,不选择主缸下药。
六、当鱼缸良好硝化系统成功建立(需时一般一个月)後,水清,空气缸便出现,大多数人都在这刻放松了,但在这时一种本来无毒的生化物,硝酸盐在不断累积,若仍保持一星期换四份一至三份一水,便不用担心。但若你只用玉眼去看水质,认为自己正在空气缸无需换水,那便佈下一个计时炸弹,这炸弹何是爆?理想的硝酸盐浓度是50毫克/每升水,达100毫克就算超标,我们叫爆红,但仍未出大问题,直到累积至300毫克/每升水,问题就来,这时本来无毒的硝酸盐会在鱼身体内逆转成小毒的亚硝酸盐,它会直接破坏鱼血液内的血红素,使它不能再运输氧气,这个破坏是不可逆转,到大部份血红素都遭破坏,鱼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浮头,躲出入水口,到最後暴毙,甚至团灾。水清而又团灾,相信不少吧友遇过。定时有规律换水对水质管理很重要, 水好鱼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