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更新《漫看圣斗士》的帖子时,再次“第七感”的概念又做了些研究,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所以又重新进行了些整理修正,在此单独开贴。

圣斗士的超能力之源被称之为“小宇宙”。“小宇宙”的概念来自于中国道家、阴阳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即自然界(大宇宙)与人(小宇宙)是相互感应,通常我们的行为都是在大宇宙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平凡,而圣斗士的超能力则是通过爆发自身小宇宙而得到的,因此这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小宇宙来影响外界大宇宙的行为。那么打碎个原子,达到个光速,弄个绝对零度什么的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里也可以看出圣斗士们从基础理论概念上就远比那些练气借灵什么的要宏大高端,不愧是跟着神混的。
那么这个“小宇宙”到底是什么呢?黄金圣斗士们给出的答案是“第七感”。但问题是第六感是什么各家学派都没什么统一答案,那这个第七感又要如何理解呢?还好后面又曝出了个“第八感”,并且明确指出这第八感的另一个名字叫“阿赖耶识”,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很容易找到了“第七感”所对应的名字“末那识”。
“末那识”为音译(“那”应该是读“诺”),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意识”,但第六感也有“意识”的概念,直接翻会很混乱,所以通常采取音译。那么这个和第六感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第六感是思维,通常我们认为是直觉(包括预知能力),但实际上也是对当前事物的一种逻辑分析,尽管这个过程很快,往往感觉不到自己的思考过程,但本质上它与视听嗅味触五感一样都是对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反应,而“末那识”按心理学说法,大约可以解读为潜意识(其实跟心理学划分角度完全不同)。末那识是对本我的反应,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叫“倶生”,而第六感的思维中心就是围绕着第七感,所以第七感又叫“意根”,也叫“念”,即“念头”。例如,内心有想要捡到钱的欲望,就会不经意的去观察地面角落,然后自然就会有很大几率捡到钱,不是因为直觉让你看到那个角落里的钱,而是因为你本身就有这个念头。也就是说你本心想要得到什么,那么你的思考意识就会往如何得到而进行。
提到“念”也就想到了“意念”“念力”,嘉米尔族最擅长这个,这就跟圣斗士的世界观中提到“神话时代,诸神与人类之间仍未有明显差别”对应上了,这里的神话时代并不是古希腊时代,而是传说中的姆大陆与亚特兰蒂斯大陆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着发达的第七感,可以说都是“最接近神的人类”。而他们后来都随着自己的大陆消失了,而嘉米尔族应该就是姆大陆血统最纯正的直系后裔。可以说“念力”本就是小宇宙的一种表现,那圣斗士们都有小宇宙,为什么还要单独列出嘉米尔族“最擅长”呢?这里的关键是一般圣斗士的都是依靠小宇宙爆发来实现神迹的,通过“爆发”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这是个瞬时效果,而嘉米尔族则有着先天优势可以持续稳定控制,当然在破坏力上未必强过其他圣斗士,但长时间空间移物什么的却是令其他圣斗士望尘莫及的。另外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修补圣衣的工作始终被嘉米尔族垄断的原因。
回到上面所讲的“末那识”,可以看出这第七感本就是人人皆有的,这一点在圣斗士中也是有提到的,并且称之为“生命之源”,当然对于凡人而言,也只是维持生命的必备要素而已。不过既然说曾经人类与神差别不大,那也就是说人类凭借第七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接近神的能力,那么神的能力又是什么呢?
神之所以是神,是因为其拥有“神的意志”用修仙的话讲就是他们能够掌控天地法则,而那时的人类拥有与其接近的能力,所凭借的就是第七感,也就说人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念力掌控天地法则的。修仙小说中常有顿悟升级的桥段,这实际上就是第七感的觉醒与提升的过程,当人的意念强大到可以影响到天地法则的时候,那么也就会拥有接近神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的,主要看天赋和机遇。
对天地法则的掌控关键有两点,一个是强大的意念,另一个则是对天地法则的理解。此两点并非一定要达到平衡才行,而是只要其中一点能够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或者说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乘的:
超能力=意念*法则感悟 (一直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足以影响天地法则的强大意念,那么人类便开始把精力转向了对天地法则的理解上了,于是就有了“科学”。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随着文明的发达,人类失去了这种优秀的能力”。

圣斗士的超能力之源被称之为“小宇宙”。“小宇宙”的概念来自于中国道家、阴阳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即自然界(大宇宙)与人(小宇宙)是相互感应,通常我们的行为都是在大宇宙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平凡,而圣斗士的超能力则是通过爆发自身小宇宙而得到的,因此这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小宇宙来影响外界大宇宙的行为。那么打碎个原子,达到个光速,弄个绝对零度什么的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里也可以看出圣斗士们从基础理论概念上就远比那些练气借灵什么的要宏大高端,不愧是跟着神混的。
那么这个“小宇宙”到底是什么呢?黄金圣斗士们给出的答案是“第七感”。但问题是第六感是什么各家学派都没什么统一答案,那这个第七感又要如何理解呢?还好后面又曝出了个“第八感”,并且明确指出这第八感的另一个名字叫“阿赖耶识”,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很容易找到了“第七感”所对应的名字“末那识”。
“末那识”为音译(“那”应该是读“诺”),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意识”,但第六感也有“意识”的概念,直接翻会很混乱,所以通常采取音译。那么这个和第六感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第六感是思维,通常我们认为是直觉(包括预知能力),但实际上也是对当前事物的一种逻辑分析,尽管这个过程很快,往往感觉不到自己的思考过程,但本质上它与视听嗅味触五感一样都是对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反应,而“末那识”按心理学说法,大约可以解读为潜意识(其实跟心理学划分角度完全不同)。末那识是对本我的反应,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叫“倶生”,而第六感的思维中心就是围绕着第七感,所以第七感又叫“意根”,也叫“念”,即“念头”。例如,内心有想要捡到钱的欲望,就会不经意的去观察地面角落,然后自然就会有很大几率捡到钱,不是因为直觉让你看到那个角落里的钱,而是因为你本身就有这个念头。也就是说你本心想要得到什么,那么你的思考意识就会往如何得到而进行。
提到“念”也就想到了“意念”“念力”,嘉米尔族最擅长这个,这就跟圣斗士的世界观中提到“神话时代,诸神与人类之间仍未有明显差别”对应上了,这里的神话时代并不是古希腊时代,而是传说中的姆大陆与亚特兰蒂斯大陆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着发达的第七感,可以说都是“最接近神的人类”。而他们后来都随着自己的大陆消失了,而嘉米尔族应该就是姆大陆血统最纯正的直系后裔。可以说“念力”本就是小宇宙的一种表现,那圣斗士们都有小宇宙,为什么还要单独列出嘉米尔族“最擅长”呢?这里的关键是一般圣斗士的都是依靠小宇宙爆发来实现神迹的,通过“爆发”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这是个瞬时效果,而嘉米尔族则有着先天优势可以持续稳定控制,当然在破坏力上未必强过其他圣斗士,但长时间空间移物什么的却是令其他圣斗士望尘莫及的。另外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修补圣衣的工作始终被嘉米尔族垄断的原因。
回到上面所讲的“末那识”,可以看出这第七感本就是人人皆有的,这一点在圣斗士中也是有提到的,并且称之为“生命之源”,当然对于凡人而言,也只是维持生命的必备要素而已。不过既然说曾经人类与神差别不大,那也就是说人类凭借第七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接近神的能力,那么神的能力又是什么呢?
神之所以是神,是因为其拥有“神的意志”用修仙的话讲就是他们能够掌控天地法则,而那时的人类拥有与其接近的能力,所凭借的就是第七感,也就说人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念力掌控天地法则的。修仙小说中常有顿悟升级的桥段,这实际上就是第七感的觉醒与提升的过程,当人的意念强大到可以影响到天地法则的时候,那么也就会拥有接近神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的,主要看天赋和机遇。
对天地法则的掌控关键有两点,一个是强大的意念,另一个则是对天地法则的理解。此两点并非一定要达到平衡才行,而是只要其中一点能够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或者说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乘的:
超能力=意念*法则感悟 (一直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足以影响天地法则的强大意念,那么人类便开始把精力转向了对天地法则的理解上了,于是就有了“科学”。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随着文明的发达,人类失去了这种优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