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渤海新区三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将黄骅推上了国内外瞩目的“T型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已摆在其面前。“如果把渤海新区比作一列高速前进的列车,那么黄骅综合大港就是‘发动机’,临港产业就是‘加速器’,城市则是‘车厢’。港、业、城,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依托、良性互动。只有加速建设宜居、生态、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城市,才能为推动港口和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更为持久的支撑。”这样理解港口、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城带业,是黄骅发展的核心战略。”
但是,现在的黄骅只是一个拥有25万居民的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偏小、功能不强,难以承担起渤海新区整体发展的重任。是对现有城区进行改造提升,还是在港口边建一座新城?对现有城区进行改造,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港口、产业来说,无异于小马拉大车,动力明显不足。如果依托港口发展城市,最初阶段或许能起到节约成本、工作生活两便利的作用,但从长远发展考虑,港口在发展、产业在聚集、城市在成长,港口、产业与城市争夺空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不仅起不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反而相互之间会形成掣肘。
站在世界城市发展前沿,沧州市和黄骅市的决策者对国外滨海城市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后,重新审视这片充满魅力的沿海区域。港口虽然距黄骅市区40公里,但如果建设几条高等级公路,不就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吗?另外,黄骅市区同其周边的中捷、南大港城区呈“品”字形分布,如果将这三个城区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组团发展,先天良好的空间布局,再加上科学规划和积极对接,不就可以在这一区域建设一个总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可容纳100万人口,港、业、城既分离又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新城。
但是,现在的黄骅只是一个拥有25万居民的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偏小、功能不强,难以承担起渤海新区整体发展的重任。是对现有城区进行改造提升,还是在港口边建一座新城?对现有城区进行改造,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港口、产业来说,无异于小马拉大车,动力明显不足。如果依托港口发展城市,最初阶段或许能起到节约成本、工作生活两便利的作用,但从长远发展考虑,港口在发展、产业在聚集、城市在成长,港口、产业与城市争夺空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不仅起不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反而相互之间会形成掣肘。
站在世界城市发展前沿,沧州市和黄骅市的决策者对国外滨海城市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后,重新审视这片充满魅力的沿海区域。港口虽然距黄骅市区40公里,但如果建设几条高等级公路,不就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吗?另外,黄骅市区同其周边的中捷、南大港城区呈“品”字形分布,如果将这三个城区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组团发展,先天良好的空间布局,再加上科学规划和积极对接,不就可以在这一区域建设一个总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可容纳100万人口,港、业、城既分离又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