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大约=1vp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比较粗暴的换算方式,有一定的从参考价值,但对于很多个案来说并不那么准确。
实际上更精细的换算是存在的,用在不同地方的点力,效果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具有空降意义的双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就以反斯为例,南美飞2点往往带来的是整个洲8-10vp的控制分。这时还僵化地拿1op等价1vp显然是不合理的。
TS这游戏本质还是一个跑分的游戏,点数是为了达成区域优势,最终目标还是要优势区域计分牌顺利打出折现成分数。而达成区域优势的本质是战场国的争夺,而一个战场国的占领保底能带来1vp收益,这应该很好理解。所以我提出一个假定,对于某1op的价值应该综合考虑这个op对多少个战场国带来“占领可能性”来进行估价。以此逻辑来看南非这1个蓝点,这一点令美国比较轻易占领南非-安哥拉-扎波那,所以这1op我觉得至少值3vp。
引申一下,如果一个战场国本是更容易被A国占领,但由于某事件导致A国失去占领机会,变成被B国占领,那此时由于零和关系,这1op会带来2vp的收益。还是南非那1个蓝点,如果被政变成0/0,那对美国来说就是至少没了3vp;如果打成红点,那就是来回至少6vp的收益了。同理T1头条苏伊士/阿以战争,拿掉/打翻以色列的那一点,至少是带来4vp收益。
以上是早期点力还没铺开时的情况,早期1op往处女地一飞,往往带来至少4-6vp的收益,或者同样大家都能进的战场国,先进为王,所以早期op更珍贵。但随着T3过后,点力逐渐往全球铺开,到T5T6基本鲜有像游戏早期这么真空的处女地了。此时点力的效率会下降得很快,如果没有强力事件开路,一些优劣分明的大洲大概尘埃落定,一些均势的大洲要硬搞事情成本也很大。此时那些直接得分的事件,就显得性价比很高了,完全可以考虑直接触发的。比如尼克松这张牌,2op也是2vp,美国拿这2op可能就拿到一个价值1vp的战场国(如果不改变支配状况的话),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跑2vp划算。同理还有军备竞赛的3vp。
手边还有别的事忙,大概聊一下,抛砖引玉
实际上更精细的换算是存在的,用在不同地方的点力,效果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具有空降意义的双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就以反斯为例,南美飞2点往往带来的是整个洲8-10vp的控制分。这时还僵化地拿1op等价1vp显然是不合理的。
TS这游戏本质还是一个跑分的游戏,点数是为了达成区域优势,最终目标还是要优势区域计分牌顺利打出折现成分数。而达成区域优势的本质是战场国的争夺,而一个战场国的占领保底能带来1vp收益,这应该很好理解。所以我提出一个假定,对于某1op的价值应该综合考虑这个op对多少个战场国带来“占领可能性”来进行估价。以此逻辑来看南非这1个蓝点,这一点令美国比较轻易占领南非-安哥拉-扎波那,所以这1op我觉得至少值3vp。
引申一下,如果一个战场国本是更容易被A国占领,但由于某事件导致A国失去占领机会,变成被B国占领,那此时由于零和关系,这1op会带来2vp的收益。还是南非那1个蓝点,如果被政变成0/0,那对美国来说就是至少没了3vp;如果打成红点,那就是来回至少6vp的收益了。同理T1头条苏伊士/阿以战争,拿掉/打翻以色列的那一点,至少是带来4vp收益。
以上是早期点力还没铺开时的情况,早期1op往处女地一飞,往往带来至少4-6vp的收益,或者同样大家都能进的战场国,先进为王,所以早期op更珍贵。但随着T3过后,点力逐渐往全球铺开,到T5T6基本鲜有像游戏早期这么真空的处女地了。此时点力的效率会下降得很快,如果没有强力事件开路,一些优劣分明的大洲大概尘埃落定,一些均势的大洲要硬搞事情成本也很大。此时那些直接得分的事件,就显得性价比很高了,完全可以考虑直接触发的。比如尼克松这张牌,2op也是2vp,美国拿这2op可能就拿到一个价值1vp的战场国(如果不改变支配状况的话),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跑2vp划算。同理还有军备竞赛的3vp。
手边还有别的事忙,大概聊一下,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