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宝:精、气、神,先天禀赋之气仅是“本气”,而后天所学养之气为“养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也”,“欲成事,先养气”。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乃仁义礼智之气,要养气需存“夜气”,什么是“夜气”呢?“夜气”就是孟夫子所谓的“平旦之气”,就是人们从夜以至平旦,尚未与外界事物接触的清明之气。我们有了这清明之气才可以发现天所赋予我们的良心,才可以扩充仁义礼智诸善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把它存养起来,如果我们不把它存养起来,我们的心便容易为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一为外界的事物所迷惑,我们便离“**”不远。孟子在另一方面又说,人和**之间的差别是很少的,就是过了一点点,君子之所以是个人,就是保存了这一点点,这一点点是什么呢?就是“夜气”。
孟子认为,天道是诚善的,可是人的性由天所禀赋,虽也具有若干诚善,但需像天道那样的诚善,那样普遍的诚善,就得先下一番功夫,就得向内心多加思索,把固有的仁义礼智扩充起来,然后才可以和上天一致。孟子说“思诚者”是“人之道也”。“浩然之气”就是道义之气,也就是仁义礼智之气。孟子认为,人们把这 “气”好好地培养起来,不使之为外物所侵害,这“气”便可充塞于天地间,如子思所说,这不只是尽了人之性,且尽了物之性,于是便可助天地之化育,达到和上天的诚善一致。孟子说,我就是做到齐国的相卿也不至于因社会万物的刺激而有所迷惑,也不致得意忘形而把自己的“赤子之心”散失。
俗话说“欲成事,先养气”,人生旅途漫长,“气”要常常养。多读书,读好书养才气;结交好友,多接触群众养灵气;谨言慎行,严律己养清气;善待人,重情义养人气;受到挫折,能忍屈辱养志气;爱祖国,爱家庭,孝亲人养贤气;系苍生,珍惜自己,多留存“精气神”养底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迫名利养正气;不媚俗,气清格高养骨气;刚正不阿,敢作为、敢担当养浩气;会宽容、能信任养大气。
人生在世,社会复杂,也难免会有不良之气侵扰,保持自身的底气,时时刻刻警惕戾气、邪气、酸腐之气、阳阳怪气等坏气的染身,常做自省,自己常照照镜子,去伪存真,剔去糟粕,留存蓬勃向上的正气,锐气,人便可活得风风光光,坦坦荡荡,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