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闲者吧 关注:98贴子:1,162
  • 22回复贴,共1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6 18:11回复
    感觉简直如同哔了poi一年半之前在维基翻到龙王贤女的资料,当时没看,现在想起来要用的时候发现不存在了,你那有资料么@夏幻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6 18:13
    回复
      @夏幻竹 很绝望,用贤女也搜不到东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26 21:24
      回复
        翻了翻维基里栖枝的资料
        【His name comes from the variety of tastes his flesh has,it tastes like this
        他的名字来自他肉身的多样口味,味道像这样】
        ……
        犹太人也是吃货啊
        还有就是,它是天界的歌手,它在有的版本里是只公鸡每天早上给鸽子王打鸣鸽子王给它智慧,它的体型巨大到张开翅膀就能造成日食,它的蛋不需要孵化就能直接诞生小栖枝,它的一个蛋摔破涌出来淹没六十座城市的洪水()
        @然雪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6-03 09:04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6-03 14:21
          收起回复
            80、Kashchei,所属文化:俄罗斯。卡西切是一个来自俄国民间传说的怪物。在一些传闻中它是一条龙,在芭芭雅嘎的故事中他是一位男子。它又称为科西切。(1)芭芭雅嘎(Baba Yaga):俄国童话中的老巫婆。又译作雅加婆婆。
            81、Chudo-Yudo,所属文化:俄罗斯。Chudo-Yudo在俄罗斯民间传说中是一个巨大的,有着多个头的龙。他被认为是Baba Yaga的孩子,或者是女巨人自身的表现。他也被说成是不死的科西切(Koshchei)的同胞兄妹。
            我觉得按这个说法,海龙王与克舍依能扯成结拜兄弟,然后互相约好了给女儿起同一个名字@夏幻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03 18:16
            回复
              黑暗之神与克舍依@夏幻竹 @轻柔_浅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6-05 00:4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6-05 00:48
                回复
                  那个,大佬,请问戈尔沙斯帕打败七位巨人强盗、巨鸟卡玛克与受恶魔所蛊惑的风神,被女妖布沙斯帕囚困,贾姆希德是其父亲,兄长叫乌尔瓦赫什——这些说法出自哪里@活宝炎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6-09 11:13
                  收起回复
                    GW,我翻到了罗摩衍那传来过中国的铁证@GWF88138812
                    先看作者说的这段话:“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古代并没有翻译过来,就是改写本、缩写本也没有,原因是它不是佛典,而是印度教的典籍。由于宗教的排它性,在我国大量翻译佛典的同时,并没有人翻译它。但是,有些佛典中确实提到罗摩故事,不过都很简单,只不过是些片断而已。真正出版改写本、缩写本,甚至全译本还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事。”
                    这些话,作者基本上说对了,但他还是出现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误。那就是他不知道:元代的泉州城出现了一座由印度教徒指导,泉州人雕刻的印度教寺庙。
                    详看以下文章:“伊理《印度史》载,元初南印度马八儿国王孛哈里,与其父不和,偕其妃来泉州寓居。《元史·马八儿国》云,“世祖至元间……占城、马八儿国新村马头”。马八儿国在南印度,在泰米尔人的居住区,流行泰米尔文石刻。1981年,经日本大阪大学斯波义信教授翻译,译文大意是“向庄严的褐罗致敬。愿此地繁荣、昌盛。时于释迦历1203年哲帝莱月(1281年4月),港主挹伯鲁马尔……由于察哈台枣罕的御赐执照……并愿吉祥的察哈台枣罕幸福昌盛”。碑文中的“褐罗”,即印度教的湿婆神。本碑文是承蒙元延颁发御赐执照的机会一并向最高神灵婆神致敬的祝词纪录。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正门顶上的“御赐佛像”印度石雕,是出于同一座湿婆神庙的。
                    泉州城区发现的元代印度教寺的石构件,大多集中于南校场、通淮门附近和城西北隅。这表明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祭坛有多处。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神话故事石刻,反映了泉州的印度教有不同的派别。如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的两根十六角形石柱上有毗湿奴的雕像,南校场上出土立姿毗湿奴雕像和摩罗、猴王哈努曼的石雕门框石。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毗湿奴教派创建立毗湿奴神庙。印度教湿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器,又视牛为神圣,泉州发现的元代湿婆石雕神像、“磨盘”石雕和石牛。这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湿婆教派创建的湿婆神庙。”
                    泉州这座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印度教寺庙,元末被毁,石刻散落四处。直到清末民初拆泉州城墙或其它途径才陆续出土。有趣的是,从明代起就有很多泉州印度教寺残存的石构件被当成佛教遗物被移到佛寺或道观当做装饰物或建筑构件,抑或被当做佛教神像为不明真相的泉州人所供奉。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由于明代闭关锁国,那时的泉州人已经不知道那些被当成佛教遗物的建筑构件,实际是元代印度教教徒建造的印度教寺庙。
                    寺庙上所雕刻的宗教内容恰恰来自《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这两本印度教经典史诗。所以刘安武认为《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没有传入过中国并翻译的结论是错误的。
                    明代泉州人不知那是印度教遗物,那么元代的泉州人是否知道并熟悉《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这两本印度经典呢?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是:印度教教徒一来要在泉州传教,就必须翻译《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这两本史诗,二来他们需要让泉州工匠熟知其中的内容,才能传神达意的将这两本印度教的书籍的内容雕刻在印度教寺的石刻上。
                    所以我认为元代的泉州是有《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两本书的汉译版本的,不过由于纸质的印刷品不易保存,再加上元末那场泉州持续十年的兵乱,这可能是造成我们今天无法找到元代《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两本书的汉译版本的重要原因。
                    但是幸运的是,泉州印度教寺是纯石刻的寺庙,虽经战乱和人为的四处移动,却依然保存到现在,数量达200多方。主要分布于泉州开元寺.天后宫.海交馆和泉州市郊一座把印度教神当成佛教神仙的小庙内。
                    今天我们通过专家的考证解读,已大致知道泉州印度石刻所雕刻的宗教故事内容和神仙的名字,它们都来自《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这两本印度教经典。其中保存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被用来做柱的两根印度教石柱,在其中一根辉绿岩十六角形的柱头上,雕刻的是爱情之神戏弄七名在恒河中洗澡的女子,拿走了她们的衣服,而《西游记》中亦有孙行者拿走洗澡的七个蜘蛛精的衣服的故事情节,这是一种巧合吗?
                    在泉州印度教石刻中,也有蜘蛛的故事。这蜘蛛在林加上面结网,以防树叶落到林加上面。而大象却认为蛛网结在林加上面很不雅观,就把蛛网除去。结果蜘蛛愤而钻进大象鼻子,欲置大象于死地......。
                    到现在,我们已经明确的找出《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六处近乎相同的故事情节及一处相同的怪物。并且三者之前完全有一条纽带把它们连接在一起,那就是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所雕刻的《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的宗教题材。这为元代《西游记平话》的作者把他熟悉的《罗摩衍那》及《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情节借用到《西游记平话》里找到了理论依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6-22 19:01
                    收起回复
                      《清史稿》:
                      顺治六年十一月,仪徵有四龙见于西南。十一年,淶水县兴云寺梁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后变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风骤雨,霹雳不绝,殿中若有龙★,及霁,蛇乃不见。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兴二龙起海中,赤龙在前,青龙在后,鳞甲发火,过紫家埭,倒屋百馀间,伤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龙见。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龙见;三台东南出一蛇,长数丈,腰围约三尺,身有鳞甲,赤光。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龙见,鳞甲俱现。七月朔,镇洋大风海溢,有龙下麋场,伤数人。八月初四日,天晴无云,黄龙见于东南。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十二年六月,深泽马铺民家龙起,大风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阳见两龙悬空,移时始去。十三年夏,永嘉龙见;万载大水,龙出。十七年六月,咸宁大墓山有龙突现头角,三日,鳞甲晃如赤金,白昼飞腾,穿山为河,伤民畜。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镇洋龙见于东南。二十一年十月,青浦、兴化龙见。二十六年六月,黄县龙昼见于硃家村,烟雾迷濛,火光飞起。三十六年三月,毕节龙见赤水河。四十年八月,独山州南羊角村有龙见。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鰲泉有白龙跃于平地,飞去。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龙出,金光闪烁。四十七年,灵州井中有龙,时见其首尾,数日,忽大雨霹雳,腾空而去。六十年六月,金坛学宫前悬一龙,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七月十三日,南笼大雷雨,龙见于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飞龙见。十二月,木门海子起烟雾,有蛟龙飞出之状。五月,横州有龙起。七年春,安定文苇塔见一龙腾空而去。九年四月,安南有龙见于东北。六月,青浦龙见于沙滩。
                      乾隆二年二月,潮阳白龙见。三年正月,枝江龙见于城西。九月,青浦龙★于泖,自西南至东北入海。五年五月,高邮大风,有白龙舞空中,鳞甲俱现。六年六月十三日,昆山东乡设网村有白龙扌卷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龙扌卷去周家庄大舟★二人,坠巴城镇三里岸渚,复扌卷去镇民盛某,掷地,身无恙。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七月壬辰,建□天顿黑,有白龙尾垂二丈馀。十二年八月,高州龙见于小华山。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龙起于永丰圩下,首尾鳞甲俱现。十五年七月,正宁秦家店有龙破屋而升,俄大雷雨。十九年秋,济南巨治河有龙★。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风骤雨,有双龙自东而来,由蓬州所东门经过,★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馀间,有压毙者。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龙井地方有龙自空冉冉而下。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辉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烂,横飞东南,风云随之。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门乌龙见,头角爪甲俱现。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龙见。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龙见于吴山东北。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龙起,漂没田庐,淹毙人口;越三日,龙斩三段,尾不见,其鳞巨如葵扇。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六十年春,青浦有白龙自东至金泽镇南,去地祗三四尺,所过屋瓦皆飞。
                      嘉庆六年,东湖修孔子庙,见白龙乘风飞去。九年,曲阳济渎河水暴发,见龙车数乘涉水而没,水退。十四年五月,有龙戏于瑞州城隍庙江均河,水立丈馀。二十年六月,黄冈柳子巷蛟起,伤一百四十馀人,冲没田宅无算。二十一年六月,蛟见于婴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龙见于月望岩。五年七月甲辰,武进龙见于芙蓉湖。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坏民居,溺人无算。七年五月初十日,房县汪家河水溢,蛟起,坏民田无算。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县见青龙,长约数十丈,鳞甲俱现。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龙,过洋州上升。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没田庐,淹毙人畜无算。十六年七月甲申,武进有龙陷地成潭。二十八年五月,监利龙见于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龙同见空中,是夜飓风大作。
                      咸丰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无片云,有白龙降于瓦★湖,蜿蜒行数里,忽腾去。三年七月初七日,西乡白龙见,长数十丈。七月十五日,黄陂龙见于聂口,鳞甲宛然,拥船只什物于空中。十一月,西宁西纳川降★龙,臭闻数里。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风雷大作,顷之二龙接尾而上。六年五月,鄱阳县两头蛇见。七年五月初八日,来凤县曾氏塘风雨骤至,有物长丈馀,乘风入塘,形似牛,身备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喷起。八年六月十七日,云梦有龙入城,坏庐舍无数,绕城东北去。十年三月,麻城龙见。五月,松滋天鹅塘出龙,行陆地,所过禾稼尽偃。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龙★于海。
                      同治三年,苏州有龙★。四年正月,宜城龙见于芳草洲。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见三龙。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龙★,狂风骤雨,拔木覆舟。五月十二日,高淳龙见。七月底,城有蛟起于井中。
                      光绪十九年正月,灵台龙见于井中。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龙见于惠广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03-08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