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0,977贴子:2,621,271
  • 48回复贴,共1

浅谈德国空军在阿登反击战的表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1941年12月以来,盟军的指挥官们就始终在为开辟第二战场的事情喋喋不休。特别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损耗巨大的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英美两国来减轻他们的压力。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急于在欧洲登陆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德国空军在欧洲拥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他们随时可以抽调1500架飞机来迎战由1200架英国飞机和不到100架美军飞机组成的盟国空军。
在战争前期为德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斯图卡式俯冲式轰炸机
无论是在对西欧的攻势还是进攻苏联,德国装甲部队所向披靡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德国空军始终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在那段巅峰时期,德国空军总计拥有各型飞机超过3000架,而且拥有击落过敌机100架(一般击落5架飞机就可以是王牌飞行员了,100架什么概念你们自己想想)以上战绩的王牌飞行员有100多人,盟军到二战结束最王牌的飞行员的战绩也就是这些德军飞行员的一个零头而已。
但是到了诺曼底登陆也就是两年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军强大的工业实力。在战争前期,德军的BF-109E战机拥有绝对的性能优势。而到了战争后期,美军装备的飞机不仅在性能上与德军飞机持平,在数量上更是绝对碾压。在面对铺天盖地的美军轰炸机群,德军能够出动拦截的飞机数量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军高层对于空军发展的短视。德军对于远程战略轰炸机发展的忽视使得德国空军没能发展成为一支战略意义上的大空军(美军和英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轻松轰炸德国的工业设施)。远程轰炸机部队的缺失使得德军始终都无法打击敌人的纵深。
所以到了后期,由于盟军对于德国工业设施的轰炸,使得德军的资源急剧减少。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资源又要优先补给陆军。这样使得空军的实力被盟军越拉越远,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1945年1月1日,随着为了掩护在阿登作战的德国陆军,德国空军发起了一场豪赌一般的战役--底板行动。目标是摧毁盟军前线的数十个机场。但是就是在这一场德军飞机数量占了绝对优势的偷袭行动中,德军反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又暴露出来德军的一个重大问题,飞行员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王牌的特别王牌,渣的特别渣。某些部队里王牌云集,有些部队里又全是新手。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对于空军,而是当时整个德国军队的一个普遍现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二战中我们总是能听到很多德军的精锐部队的名字,比如装甲教导师,大德意志装甲师,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等等。而盟军却很少听到什么精锐部队。这其实是反应出了两者的一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德军高层经常愿意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集中起来使用。这些部队一般会充当预备队,用来应对突发的危机情况。好处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远高于其他德军部队的,但坏处也是十分明显,就是对老兵的损失根本无法挽回。
而盟军则是将经验丰富的老兵召回国内当教官,培养出一大量水平尚可的士兵。与德军的精锐战斗到***,盟军的这种做法使得部队士兵整体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在阿登反击战后期,战役的焦点集中在了对巴斯托涅和圣维特两个交通枢纽的争夺上。而在战役开始时一直高歌猛进的派普装甲战斗群反而止步不前。对于德军的战术小袁之前曾经讲过,以装甲部队向前推进包围敌军重兵把守的阵地要点,随后由步兵部队负责清除这些敌军。冲在一线的党卫军装甲部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随后跟进的部队却迟迟攻不下这些早在战役开始几天就应该拿下的交通枢纽。
我们要知道,坦克可以绕开公路推进,但是补给车辆和增援部队是必须依靠公路将补给第一时间送到一线部队手中的。巴斯托涅和圣维特久攻不下就造成了前线的装甲部队始终得不到任何物资和兵员的补充。随着美军增援部队的压上,一线部队的伤亡越来越大,后续部队无法展开,这场战役的结果也必然是失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5-27 22:53回复
    一言以蔽之:惹了美帝就是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27 23:07
    收起回复
      我觉得,如果德军少弄点那些乱七八糟的改型,早点走类似e系列这种通用零件的路线其实还有打头,光一个四号就改出六种改型黑豹我记得也有三种吧109更是瞎几把改
      其实只要有能和p51赶走的战机就能打,因为me262的机炮那个年代的重轰扛不了几下,然而中后期德国的工业能力已经难以再生产优秀且成熟的,像初期109那样的战机了,262的发动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28 00:00
      收起回复
        二战德国的战略空军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存在战略空军的组建。德国的战略空军涉及能否往返美利坚,而这在二战的技术水平来看,是不可能的。


        IP属地:广东8楼2018-05-28 00:12
        收起回复
          底板行动虽然不尽理想,但对德空带来的意义其实是巨大的,也是戈林试图挽回颜面而孤注一掷的结果。


          IP属地:广东9楼2018-05-28 00:22
          回复
            战争初期德军BF109E拥有绝对的性能优势?你说的是针对喷火之外的盟军战机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28 10:56
            收起回复
              主要是燃油缺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5-28 16:08
              收起回复
                底板行动的德国空军的糟糕表现,是非常正常的,底板行动德国空军的任务是对地攻击
                从1943年开始,由于盟军的战略轰炸 ,西线德国空军的重心主要是对空拦截,而非对地攻击,在1944年突然要求对地攻击,导致许多飞行员不知所措,糟糕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
                并且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德国空军的训练时间从1944年划水般的下降
                其中行动伤亡还包括了1/3的地面防空部队的误击,地面防空部队能看到这么大的飞机机群呈1943年也只有盟军才会这样出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30 23:24
                收起回复
                  其实老鸟充分发挥109和190性能还可以战,就是交换比大了点,美机拥有质量优势的同时还拥有空前的数量优势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6-02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