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十九年前,刘若英凭一首《后来》传唱大江南北,至今仍魅力不减。十九年后,刘若英跨界当导演,携一部《后来的我们》笑傲五一档。
然而,善歌者不一定善导,说中听一点就是中规中矩,说得不中听就是乏善可陈,通篇就像一杯温开水,全程寡淡无味,丝毫没有波澜起伏。
《后来的我们》其实跟《后来》并无多大关联,而是改编自刘若英的一篇小说《过年,回家》,一定程度上带有个人化的标签,优缺点明显两极分化:优点就是导演可以将最擅长的感情部分发扬光大,像慢镜头一样将生活里的柴米油盐缓缓铺陈开来,没有第三者,也没有各种庸俗桥段,十分接地气。缺点就是导演急于表达,显然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投射到了主人公身上,两个明明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人,却一个比一个更文艺,说着本应该出现在王家卫电影里的台词,使得原本就扁平化的人物性格越发模糊,导致影片的风格前后脱节,十匹马都拉不回来。
其次,本片讲叙的核心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女孩永远比同龄的男孩成熟。”关于这一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早就用过了。如果导演能够用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倒也未尝不可。
可惜的是,刘若英用的亦是“旧瓶”,选择了一种比较讨巧的方式,用现实穿插回忆,意图将碎片化的情节串联成一个整体,本来这种手法用好了就能成为像《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之类的经典,或者是像《建筑学概论》之类爱情佳作,但导演明显欠缺起承转合的叙事能力,回忆说来就来,剧情愈发支离破碎,像散文诗一样不伦不类。
当然,本片也有极具创意的地方,配合“失去你的世界,不再有彩色”的设定,在黑白与彩色之间切换,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主人公的情感状态。
此外,主人公的演绎也为本片加分不少,周冬雨依然灵气十足,对同类角色早已驾轻就熟,井柏然已经开始踏上演员之路,而不是流量明星。最大的亮点则是田壮壮,从扎实的台词功底到润物细无声的表演,简直就是被导演职业耽误的好演员,最后的一封家书不仅拯救了整部影片,也成为全片的泪点担当!
后来 有了后来 却没有了我们。
虽然我依然还是忘不了你。
但是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必须要得到的念头。
事实上
应了那句话
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得到,或是在一起。
只要爱的那个人过得幸福就好了
XLY愿你幸福。
然而,善歌者不一定善导,说中听一点就是中规中矩,说得不中听就是乏善可陈,通篇就像一杯温开水,全程寡淡无味,丝毫没有波澜起伏。
《后来的我们》其实跟《后来》并无多大关联,而是改编自刘若英的一篇小说《过年,回家》,一定程度上带有个人化的标签,优缺点明显两极分化:优点就是导演可以将最擅长的感情部分发扬光大,像慢镜头一样将生活里的柴米油盐缓缓铺陈开来,没有第三者,也没有各种庸俗桥段,十分接地气。缺点就是导演急于表达,显然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投射到了主人公身上,两个明明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人,却一个比一个更文艺,说着本应该出现在王家卫电影里的台词,使得原本就扁平化的人物性格越发模糊,导致影片的风格前后脱节,十匹马都拉不回来。
其次,本片讲叙的核心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女孩永远比同龄的男孩成熟。”关于这一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早就用过了。如果导演能够用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倒也未尝不可。
可惜的是,刘若英用的亦是“旧瓶”,选择了一种比较讨巧的方式,用现实穿插回忆,意图将碎片化的情节串联成一个整体,本来这种手法用好了就能成为像《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之类的经典,或者是像《建筑学概论》之类爱情佳作,但导演明显欠缺起承转合的叙事能力,回忆说来就来,剧情愈发支离破碎,像散文诗一样不伦不类。
当然,本片也有极具创意的地方,配合“失去你的世界,不再有彩色”的设定,在黑白与彩色之间切换,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主人公的情感状态。
此外,主人公的演绎也为本片加分不少,周冬雨依然灵气十足,对同类角色早已驾轻就熟,井柏然已经开始踏上演员之路,而不是流量明星。最大的亮点则是田壮壮,从扎实的台词功底到润物细无声的表演,简直就是被导演职业耽误的好演员,最后的一封家书不仅拯救了整部影片,也成为全片的泪点担当!
后来 有了后来 却没有了我们。
虽然我依然还是忘不了你。
但是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必须要得到的念头。
事实上
应了那句话
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得到,或是在一起。
只要爱的那个人过得幸福就好了
XLY愿你幸福。
![](http://d.hiphotos.bdimg.com/album/s%3D1100%3Bq%3D90/sign=16dfd971b0fb43161e1f7e7b10947d52/314e251f95cad1c88c34459d7d3e6709c83d51f8.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