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 沙场 三国
作者:梅西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乱世,贤士,英雄。
三国,辉煌夺目,而令人黯然神伤。
三国,大江为之唱出豪迈的歌曲。
三国,回首望向时总会有串串泪珠落在赤壁的顽石上。
竹林 雅韵
这是三国,兵荒马乱的乱世,对待乱世最好的办法,就是隐居。
屋前有青翠的竹林,风穿过竹林的足音不分日夜的响起,风儿的口哨时而引起鸟儿的欢鸣。晚上,一轮明月悬于竹林之际,我总是会坐在那口泉旁抚琴,琴韵幽雅,回旋在竹林之中,而清泉丁冬的歌声,更是这静夜之中一种极美的点缀。
这里没有乱世,没有硝烟。
人们说,时世造英雄。或许这该是所谓的“时”了吧,可我不想去成为这样的英雄。我相信历史会稳健的走下去,走入另一个盛世,而这样英雄的出现是不是延缓了历史的脚步?我不知道,可我不想走入这个时代。看到那些老百姓流离失所已经够可怜了,我不要自己指挥他们上战场,也许那意味着他们仅剩生命的失去,甚至是骨肉相残。
三个各称奉天命的人支撑着这个时代,我不知道这是对是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许根本没有对错,可我想要了解,这些鲜血,到底是为什么而流?谁的胜利,才能称之为正义的来临?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正如没有人时代理会我的想法,于是一切继续。
常会有朋友来和我一起谈论时势,他们说刘皇叔仁德,曹操雄才大略,吴主孙权招贤纳士,眼里有着向往的神采。他们终究要走入乱世,我不会阻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可我只是在每次外出游历时看着战场的血迹默默了落泪,静静等待着,一切结束的那一天,想要看到幸福的来临。
因为着这一切,所以寄心于琴书,甘老林泉。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大而平坦,林不广而茂盛。
清风淡淡,抚弄闲摊的书页;流水声声,唱和悠扬的琴曲。
竹林 雅韵
沙场 英雄
生逢乱世,男儿之幸,丈夫处世,岂能无所作为?
拿酒来,看我明天夺他三寨五城!
三国,乱世,战场上英雄辈出的时代。
羽扇一挥,水淹白河,从此曹军知道了有一个叫诸葛亮的村夫,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甚至空城也引得司马十五万大军只敢在城外徘徊不敢有丝毫妄动之举,甚至只是四轮车上的木像也吓得司马都督连逃数里不敢相信自己头颅尚在;
谈笑之间,火烧赤壁,曹军八十多万人马溃逃许都,从此,一个“青年有俊声”的年轻将领之名在天下传扬。“曲有误,周郎顾”,他韵味深远的《长河吟》,没有人敢轻易弹起,可惜他英年早逝于柴桑,还被加以了“小心眼”的名声,这样的谣传,不是真实的周郎;
还有遗计定辽东的郭嘉,才华横溢可惜风雏落坡的庞统……
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搅得三国舞台热闹纷呈。
当然,缺不了的是那些武将们,性情直率的张飞,忠义的关羽,义比金兰的赵云,辽西的马超,忠信的太史慈……这些武将的刀光剑影,更给三国添上了虎虎生气。
飞扬的旗下,闪烁着他们自信的笑容,大江开始汹涌的流淌,唱起只为英雄而唱的豪迈的歌曲。那个时代的人物的英姿,一直深深的刻在大江的记忆中,很久很久,却依然绚丽夺目。因为他们是——千古风流人物。
三分归一 夕阳西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几十年的年华无情的耗在了战场上。周瑜离开了,留下了对东吴的恋恋不舍;庞统离开了,留下了未酬的壮志;郭嘉离开了,留下了再也辅佐不了的魏;还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也离开了,留下了虚弱不已的三国,一切都该结束了吧。
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粼粼的江水,
没有欢歌,大江只是静静的流向远方,
一如历史。
魏蜀吴的旗帜都落下了,几十年争斗的结果竟然是晋的建立,是不是有点滑稽?
竹林的贤士们都老去了,最后一次弹起的壮丽的《长河吟》,竟像叹息一般,一点点消散在时间中,仿佛三国,这个雄壮的时代,一梦醒来之后,什么都已不存在,整个世界霎时空掉了。
三分归一,这似乎是和平的来临,实质上却是更可怕的漫长战争。没有英雄的战争,将更多无辜的人归于杀戮的战争。
后三国时代。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还有什么呢?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只有青山依旧在,天边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