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丰”这个“地级市”是怎么消失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今天凤阳人,蒙元军队曾经三次血洗凤阳城,所以今天的寿县和原来的安丰县都是战乱地区,成为义军和元朝军队,以及义军之间争夺而战斗的中心地带。当时叫“红巾军”义军首领刘福通保了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韩在起义前就被杀),后来“小明王”定都进驻“安丰城”,1358年刘福通攻占当时的汴梁,今之开封。把“小明王”韩林儿迁来,定都“汴梁”。由于“红巾军”三路北伐大军失利,加之此时元朝大军逼近汴梁,不得已情况下,在公元1359年,刘福通保“小明王”撤退到“安丰城”在此定都,在公元1362年,令刘福通始料不及的是:另一路起义军张士诚的手下吕珍乘机围困攻打"安丰城",刘福通急令在江浙一带作战的朱元璋带兵前来解围,“老朱”亲帅大军星夜兼程北上,但是救援大军在赶往"安丰城"的路上,"安丰城"被吕珍率军攻破了,义军首领刘福通战死,攻占了'安丰城"的吕珍,当时没敢“弑君”杀“小明王”。等“老朱”赶到“安丰城'后,看到是“安丰城”的残垣断壁,“安丰城”已经毁于战火。于是“老朱”一个冲锋,大败吕珍,救出“小明王”,后安置“小明王”于今天滁州市。到了1366年,元朝已经是“强弩之末”,眼看就要玩完了,但是“小明王”不死,他“老朱”当皇帝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老朱”就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今天的南京,途经今天南京六合西南,“小明王”乘坐船沉没,“溺水死亡”(引用《明实录》的说法),所以才有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的大明朝。明朝建立后因“安丰城”毁于战火,治所迁寿州,安丰县建制已经不存在了,明朝寿县安丰一带属于直隶下面凤阳府寿州管辖(因明初定都南京,属于中央直辖,后朱棣迁都于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北京附近地区叫北直隶)。清朝沿用行省制度,清初期全国18个省,5个边疆地区的将军府辖区。当时寿县(安丰地区)属于江南省寿州管辖。1667年清康熙年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寿州(安丰地区)归安徽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