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正揽画作赏,忽有琅音款拨心弦,转首侧靥,原是故人致意。将画卷弃置,回身望她,伸手作虚扶态,却未尝触她纤袖分毫)谦妃怎么在外面?
(狭长的凤眸稍抬,才见窗牖外细雨如珠,神佛的心思忒难捉摸,不知是何时酝酿的雨势。我太过贯注于画中妙境,半分未察,竟也算是个痴人了)原来有雨挡路,谦妃恐是要在如意馆滞留未几了,不若同我一并赏赏名迹。
4
-
本是来御花园赏景,可忽逢落雨,被阻了路。( 偏臻一瞧如意馆廊外雨丝如瀑,本还是烈日高照,可忽然落雨,倒是个蹊跷的天。然馆内静谧肃穆,倒怕自己忽然闯入,打扰了这一分宁静来。)
钦妃相邀,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远山舒,颔首应下,敛裙随其入内。我或许时常研磨,空闲时习一二小篆。然鲜少碰丹青画卷,山水工笔,大抵只能一观,分辨不出优劣。)
5
(携她一并往馆内行,见案上伏着一雪白画轴,稍逾越桌沿几尺,泻如飞瀑,抬眼一看,是副写意山水的长卷,不知是出自何方妙笔,不落窠臼,而有闲逸之风)谦妃瞧这副如何?
(纤指轻轻一点画迹,唯恐墨还未涸,山水无言,偏又似衍于笔端,而我拈不来一句诋誉之词,竟唯有点头赞许)这山勾的这么淡,意境却上佳。
6
-
( 入馆中一处,见画案上半展一副长卷,驻足瞧去,倒是幅山水。笔锋细却有劲,似是连绵不绝一般。闻身旁人问,侧首先道。)钦妃觉得如何?
( 我不善丹青,凝眸端详几分,倒也说不出一二来,只觉是幅佳作,想再添三言两语,怕是也寻不出一二词藻。可细想来,毕竟如意馆汇聚各大画派画师名作,能有幸窥其中一二,也算不得意外。)
我只觉得,笔锋清隽,不知是哪位名家?
7
(静心赏花,听她所发之词,柳眉不动声色地一舒,递去赞赏的目光)谦妃很懂画。
(见她欲言又止,已能猜出是何种措辞,人皆如此,无缘无故、不明不白的赞赏不能轻受,微抬红酥,只蕴笑道)不必谦虚,总比我要强一些。
(言讫,又凝神看另一幅,蘸墨饱满,又洋洋洒洒)这幅好似便浓墨重彩了些,不过风骨却也不差。
8
-
钦妃妙赞了,我也只是一知半解。( 又去仔细打量面前画卷,笔锋细小清淡,却有种若有若无之感,使自己想起桂林山水之景,可惜,未曾亲眼瞧见,也只在书卷中见过一二篇游记。)
不过这一副比起刚才那一卷,似乎更遒劲些。( 聆人问,垂首去瞧,她手中这幅山水,浓笔描摹险峻高峰,倒有种五岳之感。 )
9
(赏画未几,已是云消雨霁,笑指门外,枝头还悬着雨珠)看来雨停了。
10
-
( 雨已停歇,又叙话些许,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