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吧 关注:86贴子:374
  • 2回复贴,共1

考虑SD-WAN的三大正当理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SD-WAN(软件定义的广域网)是为企业和各种其他垂直市场用例提供连接的最前沿技术。但是,与任何其他尖端技术一样,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企业应该加入潮流并用SD-WAN设备替换你的传统路由器和防火墙。但是,如果任何特定原因和方案适用于你的企业,你绝对应该采用SD-WAN并享受其中的好处。
让我们首先尝试用非专业人士的术语来描述SD-WAN。根据你的要求,SD-WAN可能意味着略有不同,但在较高层次上,它指的是动态管理分支/园区边缘WAN链路的软件智能。通常,该软件采用现成的X86型平台,集中且易于管理。在这个模型中,价值创造从硬件转移到软件,具有使用软件带来的所有优势的附加好处,例如更容易的升级,更长的保质期和更低的成本。
SD-WAN对你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会尝试将它们限制在这里常见的几个。我们将根据我们的调查,对话和来自我们客户群的反馈,以及从行业分析师和思想领袖收集的数据,展示调查结果和想法。
WAN性能和正常运行时间:
大约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其分支机构的带宽低于50Mbps。除了极少数情况会产生性能瓶颈。到目前为止,提高WAN性能和正常运行时间是SD-WAN采用的最大动力。可以说,超过50%的用例将WAN性能提升作为主要动机。SD-WAN通过智能地管理IP流并将其映射到专用的over-the-top(覆盖)IP隧道,可以显着提高WAN性能。这转化为最终用户体验的直接改进。在某些情况下,SD-WAN技术甚至可能成为特定应用的纯粹推动者。作为依赖严格SLA的应用程序的示例,例如VOIP,视频会议或繁琐的应用程序,只有在使用SD-WAN时才能实现应用程序。如果你希望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可能取决于吞吐量,延迟,抖动或数据包丢失),那么在下一个WAN升级周期中查看SD-WAN是有意义的。如果SD-WAN解决方案包括高级QoS(服务质量)和流量整形功能以及以应用为中心的覆盖VNF隧道,你可以在几个月内获得投资回报。
带宽成本:
带宽成本通常占据IT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节省部分成本。借助SD-WAN,企业可以组合,混合和匹配各种带宽提供商,以创建最佳的价值,成本组合。从我们的客户群中,我们看到通过我们的SD-WAN解决方案将成本效益大带宽管道与更昂贵的更高SLA服务相结合。这样,带宽饥饿的流量可以被引导到较便宜的公共互联网线路上。同样,任务关键型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更昂贵但更好的SLA线路,并在线路故障的情况下故障转移到其他WAN链路。事实上,有专门的VNF覆盖隧道,应用程序流可以发送到隧道,这些隧道可以在给定时间为该特定类型的应用程序动态地将数据包引导到最佳路径上。这将转化为,例如,办公室的VOIP呼叫将始终遍历优化VOIP流的可靠性和质量的最佳路径,甚至超过没有SD-WAN的最昂贵的WAN选项。
专业应用:
有些用例,单个WAN连接无法实现目标。这可能是因为具有挑战性的WAN环境,例如蜂窝,卫星,移动或便携式用例。例如,单个4G LTE调制解调器可能不适合命令和控制中心应用中的用例,但是,基于SD-WAN的设备可以将多个4G LTE调制解调器组合成更胖更可靠的管道诀窍。专业用例来自各种行业和应用程序,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存在基于WAN性能和可靠性的挑战,那么SD-WAN就是最佳选择。
你的企业应升级到SD-WAN还有其他次要原因,例如更轻松和集中管理WAN设备,提高WAN安全性并改善WAN遥测。购买SD-WAN解决方案时,你应该寻找这些功能,但可能不够强大,无法将SD-WAN升级作为你企业的首要任务。但是,如果WAN性能和正常运行时间,带宽成本或专用应用程序的启用是你决定探索SD-WAN的原因之一,我们强烈建议你继续前进而不是延迟。


1楼2018-07-24 15:25回复
    有没有那个兄弟的企业需要SD-wan组网业务的可以联系我,电话18001252473


    2楼2021-01-05 10: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SDWAN即软件定义广域网,相比较传统网络而言,SDWAN是将原有的通信网络通过软件的形式将其进行包裹,通过控制、转发、调度三个层面去综合实现,让管理者体验更好的人机交互以及统一管理调配。只要企业用户通过最后一公里本地Internet接上云路由,即可就近接入 POP节点进行虚拟隧道的对接,体验高速、稳定、安全、可靠的SD-WAN专线服务。
      传统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愈发明显:
        (1)网点分散,手动配置;
        (2)新增节点部署周期长;
        (3)广域网线路资源利用率低;
        (4)专线网络构建成本较高。
      适用于SD-WAN解决方案的场景和条件:
        (1) 企业分支机构较多, 运维复杂;
        (2) 总部和分支机构较多广域网链路类型(如MPLS、Internet、LTE等);
        (3) 业务应用较多;
        (4) 运维管理人员较少或分支节点无运维人员等;
        (5) 要求自动化部署及运维扁平化及可视化管理等;
        (6) 为降低总体网络运营成本。
      目前sdwan市面上主要有3种方案
      1、设备型方案,像Cisco,VM,Forti,华为,深信服这些都是属于这种方案,他们的做法是通过多条及多种线路做线路的逻辑捆绑,实时的探测哪条线路好流量就转发到哪条线路上,会内置多种的选路策略,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想解决线路质量的问题,因为中间的线路是运营商的,他们无法管控优化的。
      2、链路型方案,像三大运营商及鹏博士等代表,他们本质上还是卖链路的,他们的sdwan设备功能都是很弱的,整体的管理性和网络可视化功能并不完整,如应用级流控等高级基本无法实现的
      3、复合型方案,这是综合了上述第一和第二种方案的结合体,代表厂商有“七云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捆绑销售,对用户端看起来是一套完整方案,本质上是拼凑的,设备、平台、骨干网无法互相配合。而七云的sdwan方案是设备、平台、骨干网三位一体完整方案。所有设备及系统均为自研发,端到端地为用户总部/数据中心到分支的互联做优化保障。


      3楼2021-10-26 1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