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陆上走私贸易,越来越猖獗。为了打击这种走私贸易,明英宗便决定北伐。史书上说,明英宗是受了太监王振的蛊惑,实际上,这并不是哪个人随便讲几句话,皇帝一时兴起就决心北伐,而是大背景使然。如果再不打击这些严重的走私活动,那么长城就会形同虚设,朝廷的税收也会受到损失。
但是明英宗决定北伐这件事,他对自己的敌人,认识得不够充分,准备的也更加的不够充分。打击走私,并不仅仅损害蒙古人的利益,还会损害国内资本家的利益,损害官僚集团的利益,损害边军所代表的武将集团的利益。
而天真的明英宗认为,他的敌人只是蒙古人,以强大的明军,消灭那点蒙古人不过就是吃盘点心。于是,在战争的刚开始,他就一步步钻进了那个复合利益集团所设下的陷阱,成为一场惊天大阴谋的受害者,更是让帝国的嫡系精锐毁于一旦。
官僚集团,先以错误的军事情报,把明英宗的嫡系军队,送到错误的战场,根本没有遇到也先的主力。接着,官僚集团在后勤上,切断明军后勤补给。饿的饥肠辘辘的明军,实在没有力气行军,不得不撤军。在撤军的路上,官僚集团再次给出错误的军事情报,让明英宗在土木堡这个绝地安营整顿。对整个计划一清二楚的蒙古人,则事先切断了水源。又饿又渴又冷的明军,不要说能打仗了,能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就已经不错了。
见明军彻底失去士气,也先带领蒙古人,向明军发动了总攻,皇帝的嫡系精锐部队,丧失殆尽。是明军打不过蒙古人吗?根本不是。以当时双方的战斗力而言,在正常情况下,也先的那两万蒙古士兵,只不过是明军的点心。而在土木堡之变,明军在交战之前,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他们太饿了,太渴了,太冷了,太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