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吧 关注:2,534贴子:42,142

叶向高与魏忠贤关系考 及杨涟的幼稚与愚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予在阁,每以正言相规劝,忠贤多唯唯。凡有传谕至阁,其不可行事,余辄执争,甚至拂衣欲去,忠贤亦不恨也。
(叶向高《蘧编》卷17)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8-13 01:05回复
    结果,叶向高看了杨涟的奏疏后,向次辅韩爌评论道:“言甚忠直,而其间未有确论”。据说韩爌把这话泄露给杨涟,令杨氏大为不快。
    叶向高所指的大概就是那段宫闱秘闻,而杨涟大概因为叶向高对这些说法的质疑而发怒。
    杨涟给王洽的信里说:
    至于弟积愤客氏、魏忠贤,前年礼科时即起念入而请剑,拼却一身。当以小儿婚事托萧元恒,小女嫁事托之徐京咸,斥断家事,无所顾矣。以转京堂故已之。及去年上陵后,又见谋帝子、帝妃事,已拟入告,而舍亲家王思延泣止。及见南郊胡贵人事,语之浮丘,浮丘立止。至今年又有如许事,便忍不过矣。(《杨忠烈公文集》卷5,《与浙江巡抚王葱岳》)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8-13 01:10
    回复
      事实上杨涟本人也承认,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六月之时并没有与朝臣公开为敌。其最大“罪行”是把持了宫廷。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政府,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8-13 01:12
      回复
        由此可见东林里其实也分有派系之争
        叶派 与 杨派
        倘若不持什么“叶向高是东林,东林就会如何如何”的先入之见,就会发现
        叶向高根本就不想动魏忠贤。
        缪昌期曾经说过,杨涟上书后,缪昌期去见他的座师叶向高,叶给缪讲了两个魏忠贤保护熹宗、维护宫廷礼制的小故事,认为魏忠贤是“小心谨慎之人”。其实叶向高认可魏忠贤之处,又岂止如此呢?叶向高晚年回忆自己与魏忠贤的相处时说:
        予在阁,每以正言相规劝,忠贤多唯唯。凡有传谕至阁,其不可行事,余辄执争,甚至拂衣欲去,忠贤亦不恨也。(叶向高《蘧编》卷17)
        显然在日常政务处理中两人也配合的不错。有一次,魏忠贤被人弹劾是“目不识一丁”,带着气到内阁来谈事,在叶向高的安抚下逐渐心平气和。叶向高正在维护一位弹劾苏松织造太监的言官,说他进言也是为了百姓,魏忠贤忽然来了一句“为民即所以为国也”(同前书卷12),叶向高赶紧说,您这样的话就是满腹诗书的人也说不出来,何必自谦不识字呢?于是两人谈笑风生起来,叶向高还托他去向皇帝求情。总之在叶向高看来,魏忠贤还是可以合作的对象。这和杨涟的态度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杨涟上疏后,叶向高为了回应随之而起的言官上书风潮,上言请熹宗让魏忠贤退休,给予他勋臣、外戚的待遇,让双方都有台阶下。但杨涟对这种调和之举更为不满,认为“无端相公一揭,与通国为敌,力称奴勋劳”、“福淸(叶向高)一味遮护奸珰,不敢道珰半字不是。”(同前书)甚至怒斥叶向高是“福建子”。(同卷《与祝秀水》)这是用宋代“奸臣”晋江人吕惠卿的典故在骂人了。按缪昌期的说法,杨涟听到叶向高对魏忠贤有所回护的言论,十分生气,叶向高赶紧写信给李腾芳(李和杨涟都是湖广人,且当时在座),请李帮忙解释自己没有贬低杨涟的意思。不料杨涟看了这信更生气了,要把原文刊登在邸报上,把叶向高挂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13 01:18
        收起回复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政府,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国母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8楼2018-08-13 19:17
          收起回复
            事实上杨涟本人也承认,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六月之时并没有与朝臣公开为敌。其最大“罪行”是把持了宫廷。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国母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9楼2018-08-13 19:17
            回复
              事实上杨涟本人也承认,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六月之时并没有与朝臣公开为敌。其最大“罪行”是把持了宫廷。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政府,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国母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0楼2018-08-13 19:17
              回复
                结果,叶向高看了杨涟的奏疏后,向次辅韩爌评论道:“言甚忠直,而其间未有确论”。据说韩爌把这话泄露给杨涟,令杨氏大为不快。
                叶向高所指的大概就是那段宫闱秘闻,而杨涟大概因为叶向高对这些说法的质疑而发怒。
                杨涟给王洽的信里说:
                至于弟积愤客氏、魏忠贤,前年礼科时即起念入而请剑,拼却一身。当以小儿婚事托萧元恒,小女嫁事托之徐京咸,斥断家事,无所顾矣。以转京堂故已之。及去年上陵后,又见谋帝子、帝妃事,已拟入告,而舍亲家王思延泣止。及见南郊胡贵人事,语之浮丘,浮丘立止。至今年又有如许事,便忍不过矣。(《杨忠烈公文集》卷5,《与浙江巡抚王葱岳》)
                事实上杨涟本人也承认,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六月之时并没有与朝臣公开为敌。其最大“罪行”是把持了宫廷。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政府,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国母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1楼2018-08-13 19:17
                回复
                  结果,叶向高看了杨涟的奏疏后,向次辅韩爌评论道:“言甚忠直,而其间未有确论”。据说韩爌把这话泄露给杨涟,令杨氏大为不快。
                  叶向高所指的大概就是那段宫闱秘闻,而杨涟大概因为叶向高对这些说法的质疑而发怒。
                  杨涟给王洽的信里说:
                  至于弟积愤客氏、魏忠贤,前年礼科时即起念入而请剑,拼却一身。当以小儿婚事托萧元恒,小女嫁事托之徐京咸,斥断家事,无所顾矣。以转京堂故已之。及去年上陵后,又见谋帝子、帝妃事,已拟入告,而舍亲家王思延泣止。及见南郊胡贵人事,语之浮丘,浮丘立止。至今年又有如许事,便忍不过矣。(《杨忠烈公文集》卷5,《与浙江巡抚王葱岳》)
                  事实上杨涟本人也承认,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六月之时并没有与朝臣公开为敌。其最大“罪行”是把持了宫廷。
                  即如逆珰虽未流毒缙绅,仍曲意交好政府,而欺悔至尊,不啻儿戏,欲将人主国母并归掌握,敢行毒手。即中宫震器,惟所欲为,此从来未有,不但(刘)瑾、(汪)直所无也。(同卷《答黄汝良老师》)
                  对杨涟来说,叶向高对其奏疏中这几条罪名的质疑,与其本人所秉持的信念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2楼2018-08-13 19:17
                  回复
                    杨涟有些过分,毕竟李子批了几个奏折就被说了。在下感觉当时东林党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后世名才会表现成那个样子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7-03 1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