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版诸葛吧 关注:78贴子:6,374
  • 3回复贴,共1

【七夕贺文】贤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是一年七夕了,好久没有发文的楼楼再来······开虐了,不适应者请不要点开,蟹蟹。
楼楼无辜跑开。
@▫璞绛▫ @三国云若嫣 @南宫家二小姐 @秋蝶恋花ys @Lynn💫💫


1楼2018-08-16 16:37回复
    一楼月亮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16 16: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贤妻
      起风了,带着秦岭八月的凉意。
      孔明一个人站在荒原之上静静望着星空,他已经许久不曾有过片刻的安闲。这一刻站在荒原上,他终于可以留给自己一些时间。
      四十余年的岁月,仿佛恍惚之间就过去了。
      记忆里和妻子的初见,也是这样的一个秋日,他在游学江东的途中路过沔阳,在竹桥边遇见了她,彼时他只有十八岁,而她也正是二八芳华,清秀可爱的像一只小小的黄鹂。
      那时他看见水田里有一架别致的水车,借助风力自己运行,他在一边钻研了许久,却听见一个女声说:“看明白了么?”回头看去,女孩一身劲装,笑盈盈的望着他。
      他竟红了脸,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女孩手中拿着一条细细的长鞭,指点着水车的几处结构,竟带着几分指点江山的气势。他仔细的听着,讶异非常。原以为女子都应该是在绣楼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绣花,却没有想到还有这般女子,才华气魄不输男儿风度。
      于是他俯身拜师,心甘情愿,她捂嘴轻笑,问他姓名。
      “在下南阳诸葛亮。”他回道。
      又问她的名字,她却摇摇头说:“女子闺名,非托付终身者不可说也。”言罢便转身走开了,诸葛亮看着她的背影呆住。
      走至半途,却听她说道:“沔南,黄氏月英。”
      虽不曾回头,但风却把她心中的欢喜,全数带给了诸葛亮。
      他笑了,转身看见田里的水车带起水又抛下,溅起的水花在晚霞的映照下有一种殊异的美。
      后来他忙于家里的事务——两位姐姐的婚事,小弟的学业,直至二十二岁也不曾娶妻。当时伏龙之名名满荆州,不知多少女子希望嫁了他,可他一一拒绝,只等着事宜安定,便去找她。
      可她等不及了,于是有了“小女貌丑,才堪相配”的南阳笑谈。
      接到家里时,她盖了一块红布蒙住自己的脸,宾客皆以为她貌丑自卑,出言劝慰,她却说道:“非是貌丑,只因新妆只为一人描。”于是满厅鸦雀无声。
      新房里的她美的炫目,那一夜,满天繁星。
      后来的日子里,她与他住在山中,男耕女织,她明明是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黄家的门庭在荆州可是极高,但为了他,她布衣粗麻,乐得清净。
      小弟均儿常问她嫂嫂如此容貌,何言貌丑?
      她只说乱世红颜,离难非常。他却知道,若不是她自言貌丑,又怎么能够等到他来的那一天。
      他二十四岁时,她有孕了,二人十分开心,商量孩子的名字,他说,女孩儿就叫果,男孩子呢?
      她偏着头想了想,笑着说:“叫瞻。”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的瞻。”
      诸葛亮二十七岁那一年,刘备三顾茅庐,他也终于找到了托付一生的知音。出山的时候,他问月英:“老师,朋友都劝我投奔一位有土地的主公,如曹操,如刘璋,为何阿月却不劝,反倒支持我跟着主公呢?”
      月英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夫君出山,只是为了功名吗?”
      他摇头,月英轻轻搂住他,说:“是啊,我不劝,因为我知道,夫君出山,并不只是为了功名。”
      他问:“那贤妻可知为夫出山所为何来?”
      月英抬头看着他,坚定而又清晰地说:“山水、知音。”
      他在她头上落下一吻,轻声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等我回来接你,阿月。”
      于是他背着行囊走出隆中,山山水水不曾疲惫,只因为他不愿辜负山水知音,只因他始终记得他的贤妻在等待。
      后来终于在西川落脚,他也把月英和果儿从荆州接到了川地,在葛陌建府。
      相府俭朴,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便是他全部的财产。月英被常年的奔波销蚀了身体,时常生病却总是瞒着他,还常常到城中的相府去,蛮横的收起他的书简,递给他一碗香浓的鸡汤或是美味的炒饭,他会笑着喝完,然后看月英送来的她创作的武器图纸,月英为他研墨挑灯花,然后在月英觉得他该休息的的时候,便会催促他快去休息。第二日又回到葛陌看看庄子的情况,然后再回来看他。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许多时日,不觉的,月英渐渐不再亲自送饭,只是派人来。那姑娘是西川卿家的姑娘,温和贤惠,只是没有月英的聪慧,对他也是尊敬,虽说可以看出这女孩儿对他的爱慕,可他不说,因为心中只有月英一人。
      他知道,入川以来,宫中一直有人希望他娶卿家的女子为妻。
      他不愿。
      无非是借势与成美罢了,可是阿月是他放在心尖上的姑娘,他的贤妻。
      孔明在月英病倒后常常去看她,在葛陌陪她,她也蛮横不讲理说要的让他陪着自己,可不一会儿就催他不要耽误时间,快快回去处理公文事务。她知道,现在让他陪自己,那他晚上便要熬夜,她不想让他累着,便只能催他回去。
      知道月英病危的时候也是在一个秋日,快要七夕了,他忙碌的几乎忘记了时间,突然听说月英病危的消息,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抓住侍女青衿的肩膀,颤声问道:“你说什么?”
      “夫人病危了,她······”后面的她不让我告诉您的话他全没有听到,只是一句夫人病危,听得真切。
      回府的时候,已是晚霞满天,病榻上的她憔悴的好像一张薄薄的纸,一触即碎。
      她见他回来,努力扯着嘴角笑道:“孔明,明日就是七夕了,还记得吗?我们成亲的时候也是七夕呢。”
      孔明为她理好头发,轻声说:“是啊,那时候我从没想过阿月会嫁给我。”
      她不说话,只是笑着让她扶起自己,说想要和他一起看看月亮。
      孔明把她抱到院中的凉亭里,她倚在他肩上,轻声说道:“亮,要记得多吃饭,不要一忙起来便忘了时间,”
      “好。”
      “要多多栽培几个年轻人,让季汉得以延续。”
      “好。”
      “榻下是你当年木牛流马的改进图纸,到时出秦岭必有大用。”
      “好。”
      月英默了默,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亮,阿月真的是个自私的人,但是”她顿了顿,孔明觉得自己放在月英颊上的手背上凉凉的,看她的眼角,她哭了。
      “亮,我希望你能再娶一位女子,让她来照顾你的余生。”
      “最好,你们可以生个男孩子。”
      “便为他取名叫”
      “瞻。”二人一同说,便一起笑出声来,笑着笑着便没了声音,只是静静地不看月亮,只看彼此。
      夜尽天明。
      再睁眼的时候,只剩他一人。
      他望着她宁静祥和的眉眼,好像下一刻她就会醒来。他抱起她,走回屋中,二人一起走到第二十个七夕,终于,只剩了他一个人。
      后来卿家女子被他娶作妾室,只是因为借势与成美罢了,谈不上爱情,甚至连了解都谈不上。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心中的一扇门只有一个人可以打开,那个人走了,钥匙也就丢了,门也就不会再有了。
      再没有一个人,会蛮横地夺过他的书,催他喝汤吃饭了;再没有一个人,陪他熬夜挑灯,与他畅谈制器了;再没有一个人,笑着说女孩儿叫果,男孩儿叫瞻了。
      回神的时候,一切一切都遥远起来,他的贤妻,已离世七年了。
      他仿佛看见少年将军在原下细细端详给妻子买的一双玉跳脱,恍惚想起又是七夕了。


      3楼2018-08-16 16: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