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持一个善心所(可视为一念)到下一个恶念,之间决定有间隙,而且这个心念间隙就佛性本身。一念悟入后。虽然感觉无念无相了,但是我们凡夫是做不到绝对清净的,也就是前面师兄们说的,似无念而有细念,或者还有很细的末那识执持第八识的见分为我的境界,也就是说自我现见一个无人无法的境界。更细的就是“阿赖耶识自证分”的状态。这个状态透不过,还是不能真正见性。当然,这时别说粗大的第六分别识了,就是连根识都叫“脱落了”。
那么,这里先不过多深究。单说,要达到这个状态的前行(即前期准备工作)是要做足的。首先不能,有很强烈的烦恼执着,那样的话,大的妄念都伏不下来,更别提见缝插针的细活。二是要静下来,越静,你的心就越细,越容易自观察。
其实,意识可以分成无分别意识和分别意识,无分别意识就像根识见境一样,只能是现量见,而无分别意识是见自心变现出来的“法尘”相。停掉粗分别的意识流就是为了,减缓意识分别能力(严格说是减弱分别心的造作参与)。而当分别意识不在过分分别外境(如配合眼识见身器世界),那世界相,就可能完全停住,根本没有动相。相比见器世界的动相、无常相都不如见是静止相较为真实。
靠打坐参禅功夫,对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困难。这就有大德发明窍诀法,即棒打、呵斥当下配合大德叫你的观照,适机弟子也能当下止住妄念之流,而悟入念隙而无念,至于这个无念状态的深浅又有很多层面了。
手机打字太累,先分享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