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59,712贴子:73,361,015

朱高炽:弱势太子如何隐忍上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洪武二十八年(1395),17岁的朱高炽被册封为燕世子,15岁的朱高煦则被封为高阳王。这样的身份确认在洪武二十八年举行无疑是意味深长的:朱高炽被册封为燕世子,这意味着他将是朱棣百年之后燕藩王的合法继承人。
朱高炽的人生似乎一眼可以看得到底──接班,成为燕王,然后老去,死去。
但是,朱棣首先向命运说“不”了,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8-20 10:26回复
    挤挤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20 10:26
    收起回复
      朱棣多活一年就熬死这位仁宗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8-20 10:28
      回复
        “世子”摇身变“太子”
        在永乐二年四月甲戌(1404年5月12日),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
        但这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朱高炽从一个世子变身皇太子,迎来的却是父亲朱棣狐疑而审慎的目光,以及二弟朱高煦不屑而仇视的眼神,甚至包括三弟朱高燧蠢蠢欲动的挑战,因为这一天朱高燧也被封为赵王,要命的是他竟然也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8-20 10:31
        回复
          朱高炽四面受敌,这一切其实都是父亲朱棣设的局。在反复权衡之后,朱棣虽然勉强立朱高炽为太子,但对他的考验却刚刚开始。
          解缙是朱高炽的忠实支持者。永乐五年之前的解缙是朱棣的宠臣。
          朱棣在立太子之事难以取舍的时候最终听取了解缙的意见,立朱高炽为皇太子。解缙给犹豫不决的朱棣一个充分的理由。他在一张《虎彪图》上挥笔写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20 10:34
          回复
            他的孙子不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20 10:36
            收起回复
              这张《虎彪图》确实画出了老虎父子相亲的动人情状,再配以解缙的题词,朱棣看了果然感同身受,最终做出立朱高炽为皇太子的决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8-20 10:36
              回复
                只是解缙没有想到,他将朱高炽推到皇太子位置上,不仅朱高煦对他恨之入骨,朱棣也有意无意间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个人,为什么和朱高炽走得这么近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20 10:46
                回复
                  永乐五年,解缙的人生走到了拐点上。先后被贬,下狱,直到永乐十三年死于冰天雪地里。随后,解缙家被抄,妻子、宗族都被流放辽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8-20 10:46
                  回复
                    “如履薄冰”的危机人生
                    永乐七年之后,朱棣在外面建功立业,太子朱高炽奉命监国。朱棣给他的授权不包括以下三项内容:文武除拜、四裔朝贡和边境调发。
                    这三项内容中,第一项是人事任免权,第二项是外交接待权,笫三项是军事指挥权,可以说每一项内容都是要害,关乎国柄,关乎最高权力的归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20 10:47
                    回复
                      朱棣在离京前还严格规定:不允许太子独留私见帝国官员。目的很明显,防止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朱棣和太子朱高炽既是父子,事实上也是帝国权力的分享者,由此,二人的权力游戏便成为一场长达20年的秘密推手。朱棣力大势沉,朱高炽不敢应招,只得且战且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8-20 10:48
                      回复
                        永乐七年四月十八日,朱棣在北京写信批评皇太子说:“我命你监国,凡事务必宽大,严戒躁急。大臣有小过,不要遽加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
                        九天后,朱棣再次写信批评朱高炽说:“优容群臣,勿任好恶。凡功臣犯罪、调发将士,必须奏决。”这一次的口气严厉,用了“必须奏决”四个字,明确取消了朱高炽的人事处置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20 10:48
                        回复
                          老二善战 老三擅权 老大如何装孙子


                          16楼2018-08-20 10: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