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几句……
关于Mina的“前世记忆”
又仔细思考了一下,现在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解读,Mina真的存在前世记忆,但是,Mina之所以爱D,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不仅仅是前世记忆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世她真的爱他了。
对此,个人的理解是,也不能说她没有前世记忆,但是她对D的爱情不单只是前世记忆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一世的她,的的确确爱D……
然而,联系到这个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Mina是这个时代背景的传统意义上幽娴贞静的女人,禁欲系又守规矩。由于道德压力,Mina被背德感与禁忌感折磨。以及,Mina过去对小律师的承诺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她也在无意识里似乎也试图把自己对D的爱归结为前世记忆。
更何况,周围的别人也会以为“Mina变成这样,只是前世记忆以及被怪物迷住了。”“如果消灭了怪物,她就会变回以前的样子。”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民俗学里面,“被妖怪迷住”可以象征自我意识的觉醒,(往往是平时温良贤淑的女性)以“被妖怪迷住”的契机来表达自我,这个概念似乎可以用来分析一些东西。
旁人以为的“她被怪物迷惑而变得陌生,需要驱除怪物,让她回来。”,其实是一种,借助这个机会,实现一直以来被压抑的自我意识的表达。
之前也有提示,Mina并非无趣的、永远规规矩矩的,比如说她阅读的小说,她一开始与Lucy的对话,以及她虽然感到不好意思,不理解Lucy的**行为,但是会暗搓搓羡慕Lucy众星捧月的样子。
普通人的共性,不也是如此吗。
但是,Lucy是个**,她是肤浅的,欲求的,放纵的。与此对比,Mina是精神的,爱情的,克制的,渴望自由的。
Lucy的行为,让人想到TS艾略特在《火诫》中所谓“过多的水”以及“烧吧烧吧”,Lucy追求的是肤浅的所谓自由,享乐的自由,恣意玩乐,然而没有“心”。
Mina的行为,让人想到TS艾略特在《雷霆的话》中所谓“带来了雨”,Mina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所谓自由,自我意识的表达,认清楚自己的心相,随本心之所想。
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区别。 有点寓言的意味。
联系到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表面上极度禁欲系,暗地里又非常狂乱的时代。
后来,Mina出于道德谴责,要完成跟小律师的婚约,道德意识上不愿爽约,不愿违背誓言。于是她一度放弃D,跟D说“此生再也不见”,因为她要去跟小律师完婚。
此时的她是痛苦的,矛盾的,纠结的,内心有非常大的斗争。
认清楚本心是一个过程,可能回环往复,可能伤心后悔,不会一蹴而就。
自己与自己的斗争,经过挣扎之后,看清自己心相的过程。
于是,Mina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由于被世俗的观念所不容,以及目睹几位对D的迫害,她显露出来疯狂的一面,表现出来她的心相,所以故事后期的她非常疯狂激烈……她主动要求,要变成吸血鬼,要追随D。
Mina变成了真正的princess,她没有了桎梏,内心坚定而无畏,抛却了一眼望到底的世俗眼里安安稳稳的小日子,要冒险追求理想中的爱。小律师是一个老实过日子的人,他担心Mina“会不会在Lucy家过惯了富贵日子,不愿意跟我结婚了。”还要求Mina,“你要学打字,给我当一个贤内助。”
后来他的想法很简单,“我的未婚妻被妖怪迷惑,我见识过妖怪有多可怕,我要救她” 。
小律师的想法是,“为你好,把怪物驱逐了你就好了。”
有没有感觉,几位旁人的想法,还有小律师的想法,有一种“Mina你就是被迷惑了,你应该离开D,驱除了D你就好了,这样是为你好。”的“你应该如何如何”感觉。
因为“D是怪物,D是恶魔”,所以必须“离开她”,不必过问Mina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因为,“Mina就算愿意跟D在一起,也只不过是被迷惑了。”
这是普通人会有的反应。
但是,D更珍惜Mina,更尊重Mina想干什么。
D是问,你愿意怎么怎么吗?
“就算Mina愿意变得跟我一样,但是,Mina真的愿意吗? ”这是D的问询。
Mina无视了条条框框的规矩,踏入“人类与非人相爱”的禁忌,这是她自己的想法,“虽然你是个怪物,但是我爱你”。以及最后的几幕,给人一种“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你”的感觉。
与Mina的所作所为相衬的是,D为Mina做的一切,D在最后的选择,证明Mina追求的是对的,两人有无法被世俗与死亡遮掩的爱情。
这个故事,是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既有云端上的浪漫,又有撕裂的悲怆。
(某豆上有一些牌坊精的影评,批评Mina**,说这个片子歌颂出轨三观不正,我觉得那些道德绑架一般的评论,实在过于无趣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观点,也可以这样解读,“该不会不是前世记忆,只是心理暗示作用吧”,进而怀疑“该不会其实不是转世只是巧合才一模一样吧”。毕竟,时间也可以非线性。由于道德压力而自我暗示“这是前世记忆”。)
关于Mina的“前世记忆”
又仔细思考了一下,现在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解读,Mina真的存在前世记忆,但是,Mina之所以爱D,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不仅仅是前世记忆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世她真的爱他了。
对此,个人的理解是,也不能说她没有前世记忆,但是她对D的爱情不单只是前世记忆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一世的她,的的确确爱D……
然而,联系到这个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Mina是这个时代背景的传统意义上幽娴贞静的女人,禁欲系又守规矩。由于道德压力,Mina被背德感与禁忌感折磨。以及,Mina过去对小律师的承诺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她也在无意识里似乎也试图把自己对D的爱归结为前世记忆。
更何况,周围的别人也会以为“Mina变成这样,只是前世记忆以及被怪物迷住了。”“如果消灭了怪物,她就会变回以前的样子。”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民俗学里面,“被妖怪迷住”可以象征自我意识的觉醒,(往往是平时温良贤淑的女性)以“被妖怪迷住”的契机来表达自我,这个概念似乎可以用来分析一些东西。
旁人以为的“她被怪物迷惑而变得陌生,需要驱除怪物,让她回来。”,其实是一种,借助这个机会,实现一直以来被压抑的自我意识的表达。
之前也有提示,Mina并非无趣的、永远规规矩矩的,比如说她阅读的小说,她一开始与Lucy的对话,以及她虽然感到不好意思,不理解Lucy的**行为,但是会暗搓搓羡慕Lucy众星捧月的样子。
普通人的共性,不也是如此吗。
但是,Lucy是个**,她是肤浅的,欲求的,放纵的。与此对比,Mina是精神的,爱情的,克制的,渴望自由的。
Lucy的行为,让人想到TS艾略特在《火诫》中所谓“过多的水”以及“烧吧烧吧”,Lucy追求的是肤浅的所谓自由,享乐的自由,恣意玩乐,然而没有“心”。
Mina的行为,让人想到TS艾略特在《雷霆的话》中所谓“带来了雨”,Mina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所谓自由,自我意识的表达,认清楚自己的心相,随本心之所想。
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区别。 有点寓言的意味。
联系到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表面上极度禁欲系,暗地里又非常狂乱的时代。
后来,Mina出于道德谴责,要完成跟小律师的婚约,道德意识上不愿爽约,不愿违背誓言。于是她一度放弃D,跟D说“此生再也不见”,因为她要去跟小律师完婚。
此时的她是痛苦的,矛盾的,纠结的,内心有非常大的斗争。
认清楚本心是一个过程,可能回环往复,可能伤心后悔,不会一蹴而就。
自己与自己的斗争,经过挣扎之后,看清自己心相的过程。
于是,Mina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由于被世俗的观念所不容,以及目睹几位对D的迫害,她显露出来疯狂的一面,表现出来她的心相,所以故事后期的她非常疯狂激烈……她主动要求,要变成吸血鬼,要追随D。
Mina变成了真正的princess,她没有了桎梏,内心坚定而无畏,抛却了一眼望到底的世俗眼里安安稳稳的小日子,要冒险追求理想中的爱。小律师是一个老实过日子的人,他担心Mina“会不会在Lucy家过惯了富贵日子,不愿意跟我结婚了。”还要求Mina,“你要学打字,给我当一个贤内助。”
后来他的想法很简单,“我的未婚妻被妖怪迷惑,我见识过妖怪有多可怕,我要救她” 。
小律师的想法是,“为你好,把怪物驱逐了你就好了。”
有没有感觉,几位旁人的想法,还有小律师的想法,有一种“Mina你就是被迷惑了,你应该离开D,驱除了D你就好了,这样是为你好。”的“你应该如何如何”感觉。
因为“D是怪物,D是恶魔”,所以必须“离开她”,不必过问Mina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因为,“Mina就算愿意跟D在一起,也只不过是被迷惑了。”
这是普通人会有的反应。
但是,D更珍惜Mina,更尊重Mina想干什么。
D是问,你愿意怎么怎么吗?
“就算Mina愿意变得跟我一样,但是,Mina真的愿意吗? ”这是D的问询。
Mina无视了条条框框的规矩,踏入“人类与非人相爱”的禁忌,这是她自己的想法,“虽然你是个怪物,但是我爱你”。以及最后的几幕,给人一种“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你”的感觉。
与Mina的所作所为相衬的是,D为Mina做的一切,D在最后的选择,证明Mina追求的是对的,两人有无法被世俗与死亡遮掩的爱情。
这个故事,是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既有云端上的浪漫,又有撕裂的悲怆。
(某豆上有一些牌坊精的影评,批评Mina**,说这个片子歌颂出轨三观不正,我觉得那些道德绑架一般的评论,实在过于无趣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观点,也可以这样解读,“该不会不是前世记忆,只是心理暗示作用吧”,进而怀疑“该不会其实不是转世只是巧合才一模一样吧”。毕竟,时间也可以非线性。由于道德压力而自我暗示“这是前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