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吧 关注:29,642贴子:234,973
  • 9回复贴,共1

丁元英-----一个披着佛教外衣的骗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观看《天道》这部剧,认识了丁元英这个人物。初时觉得丁高深莫测,什么事情都可以游刃有余。尤其是其与芮小丹的感情,浓烈而不失理智,让人艳羡。剧中还有很多关于佛教的东西,引人入胜。
但随着对佛学的了解日益加深,使我对丁有了不同的看法。佛学讲究解除贪嗔痴,生出戒定慧,最后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丁连基本的贪嗔痴都去除不了,更不用说戒定慧了。丁的语言看似了然,其实全都陷于贪嗔痴中。在国外资本的帮助下到中国圈钱,其内心的主要动因还是想赚大钱。丁常对芮小丹说,给我快馒头就够了。但其内心和刘冰是一样的,都是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只是丁有这个能力实现而已。连芮小丹都说:你要的馒头太大,我这个穷家养不了你。丁从内心是排斥下层人民的,或者说是没钱没本事的。丁对叶冯刘三人看似客气,其实是保持距离,就像跟他前妻一样:从内心鄙视你。这就是贪念。对钱和能力的贪欲太强,这也是丁不断学习的动力。但在这种动力之下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戒定慧的。这也是丁为何处理不好与家人关系的重要原因。
丁的学问很好,看问题也很透彻,否则也不可能设计出杀富济贫的方案。但丁的学问和能力让丁对社会觉得厌倦,其佛学知识也只是增添这种厌倦而已。丁总觉得社会黑白颠倒,这是一种看透 却无法承受的痛苦。因此丁身上有大量的嗔念和痴念。丁用外国资本赚钱,但内心的祖国依附感又让他觉得内疚。这些纠缠都让他痛苦不已,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疗伤,或者说逃避。其内心渴望感情,却又不愿承担感情所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因此丁的一生都生活在这种纠结之中,无法自拔。其对佛学的理解也只是为其内心的贪嗔痴服务,无法得到解脱。
五台山的方丈对丁元英说:施主只差一步,但这一步难于登天。其实丁还差很多,丁与众生一样,依然浮沉于红尘之中,但比普通人更加痛苦。


IP属地:河南1楼2018-09-21 08:34回复
    丁本来就不为成佛,长期混迹于佛教论坛和聊天室,自悟“佛法”成“魔”,成极品混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9-22 12:19
    回复
      “丁的语言看似了然,其实全都陷于贪嗔痴中。在国外资本的帮助下到中国圈钱,其内心的主要动因还是想赚大钱。”楼主对丁元英的性格、动机分析我是赞同的,但丁元英从未说自己对佛学有深入的了解(如果有,请标注出处),并且丁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入佛门、得清净,他对芮小丹说,我在这参啊参,还不如你活得自在洒脱,在五台山,他对方丈说,我与佛门的缘分就到此了,由此可见,丁并不是装作悟道者、传道士,相反,他是以一名学佛、实践者在践行自己对文化属性的见解。


      IP属地:上海3楼2018-09-22 20:43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楼主还可以再仔细看一遍。丁元英境界是未到,但也不是那么不堪,只是路线不一样。
        对丁元英这段评价里面,指出几点不同意见:
        1、有赚钱的能力却主动退出私募,自己余下的一点钱,大部分给韩楚风的老婆,赢的宝马车也不在意,生活活除了音响有高的追求,其它也无物欲,简洁得很。说明并无贪。
        2、政治、文化、音乐、宗教、哲学无一不精,股市、商业游刃有余,事理人情通达无碍,不昧因果。 更无痴。
        3、对佛学的理解那是禅宗的路数,本就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痴人说梦”“红尘不染性空”,那都是在果位上的说法。禅宗呵佛骂祖的典故多了去了,是破法执,已经是无所住的境界。 不是嗔。
        4、说一步难于登天,是指已断贪嗔痴,但卡在小乘果位到大乘的关口,还有一个迷悟见二的分别心。
        5、佛家称众生本就是颠倒众生,众生与佛不一不二,只是众生被六尘所染而颠倒,这本就是佛家的基本世界观。


        IP属地:湖南4楼2018-09-22 20:50
        收起回复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适可而止很重要。这个神话关键看怎么造,如果小丹没死,估计给到肖雅文就已经结束了。至于佛和道的事,仁者见仁吧。


          5楼2018-09-23 1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