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48贴子:412,794

回复:陆游其实不及元稹情深善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匈战争汉军在最初阶段是占优势的,卫青、霍去病都节节胜利,但到后期则是屡战不利,特别是李广利的全军覆没,导致汉军很难再维持攻势。幸亏匈奴发生了内部分裂,否则到西汉后期完全可以导致形势大逆转。汉武帝为了维持长期战争,实行盐铁专营,还有算缗、告缗制度,导致海内虚耗,工商之民破产太半,西汉内部连续爆发大规模起义,国力急转直下。所以长期维持大规模战争是不明智的。所幸汉武帝及时刹车,下轮台罪己诏,加上稍后霍光杀桑弘羊,废除了一部分过于严苛的专营、专卖制度,才使得西汉统治得以延续。


IP属地:四川368楼2025-01-16 08:25
回复
    巫蛊之祸本质上就是煌蒂、太子争权的结果。刘彻是雄猜之主,对臣下不仅冷酷无情,而且动辄猜忌。这种心态也会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煌蒂越是年事已高,臣下出于为自己谋未来、谋前途的考量,就越会向未来的煌蒂,也就是太子靠拢。慢慢地就会形成以太子为中心的另一个拳力喝锌,对老煌蒂的权威构成一定挑战。老煌蒂会发现臣下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表现出敷衍、应付的一面。如果是正常老煌蒂,会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权力过渡的正常现象。但刘彻则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恨心态,更加倾向于打掉太子的权威。江充不过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才得到了刘彻的宠信和重用。但刘彻的本意,只是希望通过江充打掉太子权威,逼迫满朝文武不得在刘彻生前就向刘据暗中靠拢。结果却是玩失手了,太子起兵反抗,导致皇后、太子皆死,继承人成了大问题。所以刘彻又以诛灭江充家族,来发泄自己的后悔、懊恼情绪


    IP属地:四川371楼2025-01-17 21:44
    回复
      刘彻没必要作秀,他已经高居权力顶峰,没有掩饰的必要。从刘彻以往的作为来看,皇后、宰臣都可以说废就废,他也不太在乎树立什么道德名誉。所以,他喜欢谁、讨厌谁,都可以直抒胸臆,不需要藏着掖着。最多你可以说他喜怒无常,但他的这些情感流露不是虚伪的


      IP属地:四川372楼2025-01-17 21:48
      回复
        巫蛊之祸本质上就是煌蒂、太子争权的结果。刘彻是雄猜之主,对臣下不仅冷酷无情,而且动辄猜忌。这种心态也会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煌蒂越是年事已高,臣下出于为自己谋未来、谋前途的考量,就越会向未来的煌蒂,也就是太子靠拢。慢慢地就会形成以太子为中心的另一个拳力喝锌,对老煌蒂的权威构成一定挑战。老煌蒂会发现臣下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表现出敷衍、应付的一面。如果是正常老煌蒂,会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权力过渡的正常现象。但刘彻则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恨心态,更加倾向于打掉太子的权威。江充不过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才得到了刘彻的宠信和重用。但刘彻的本意,只是希望通过江充打掉太子权威,逼迫满朝文武不得在刘彻生前就向刘据暗中靠拢。结果却是玩失手了,太子起兵反抗,导致皇后、太子皆死,继承人成了大问题。所以刘彻又以诛灭江充家族,来发泄自己的后悔、懊恼情绪


        IP属地:四川373楼2025-01-18 08:02
        回复
          刘彻没必要作秀,他已经高居权力顶峰,没有掩饰的必要。从刘彻以往的作为来看,皇后、宰臣都可以说废就废,他也不太在乎树立什么道德名誉。所以,他喜欢谁、讨厌谁,都可以直抒胸臆,不需要藏着掖着。最多你可以说他喜怒无常,但他的这些情感流露不是虚伪的


          IP属地:四川374楼2025-01-18 08:03
          回复


            IP属地:四川375楼2025-01-18 08:30
            回复
              刘据该不该起兵反抗,取决于刘彻究竟是想废太子,还是仅满足于打掉太子权威,但仍然保留太子位。如果是前者,与其坐等被废,不如拼死搏一把。如果是后者,就应该学嘉庆,先做小伏低,熬死乾隆,再来收拾和珅。从刘彻事后悔恨的感情来看,刘彻满足于把太子整的灰溜溜,可能概率更大。所以刘据选择忍耐,或许结局会更好。另外,再参考后来刘贺的例子,即使真被废了,也不一定就不能活下去。具有讽刺性的是,后来西汉皇位还真的是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刘据这一支系手里


              IP属地:四川378楼2025-01-18 13:31
              回复
                刘彻确实证明了儿子的权威在他面前完全不堪一击,但也把一个成年的、有政治经验的现成的太子给弄没了。结果导致他需要另立年幼的刘弗陵当太子,既要提前把钩弋夫人弄死,以绝将来太后干政的后患,又要挑选霍光等人当顾命大臣,设计个多个权臣相互牵制的机制。不仅费心费力,还要冒小太子上位导致权臣篡位的风险。如果刘据不死,刘彻本不必这样。所以刘彻后悔了,感觉还是有个成年的、有政治经验的现成太子更好。就像有的昏聩老头子,天天骂儿子不孝,这样挑剔那样嫌。结果有一天儿子死了,没人供他使唤了,这下后悔了,逢人就说儿子生前多么听话孝顺。至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如果是在正常社会,凭借他们的才华,他们本来就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是他们生在等级森严的煌拳社会,出身又过于低微。在这种严苛的设定之下,如果不是偶然遇到了刘彻的提携,基本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升上高位。卫子夫最多在平阳公主家做个管家娘子,卫青最多是府邸卫队的头儿。毕竟是刘彻给了他们更大、更高的平台,这倒不能否认。


                IP属地:四川384楼2025-01-18 18:00
                回复
                  刘据要起兵打败刘彻的可能性太小了。虽然刘彻年事已高,很多臣属都在暗中向刘据靠拢,但刘彻当了五十多年煌蒂,树大根深,不是刘据轻易可以撼动的。不过,既然要造反,就只能索性把事情做绝,最忌讳的就是跪着造反。但刘据的策略恰恰就是跪着造反,他把攻打的目标对准江充,这就特错大错了。江充不过是刘彻的一条走苟。刘据把走苟杀了,只会激怒苟主人,招来更多的走苟反杀刘据。正确的做法是打着诛杀江充的旗号,直扑刘彻。趁着刘彻没反应过来,直接斩首。这样还算是在必输局中能够博出一丝成功的希望。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干掉刘彻的思想准备,就不如索性解散谠羽,老老实实地忍辱负重,直到后面熬死刘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91楼2025-01-19 10:04
                  回复
                    李世民跟刘据不一样,李世民在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是立过大功的,有很高的军事威望,也有大批武将做谠羽。刘据则没有任何军功,除开太子的身份,刘据在军中并无任何威望。而且,从策略来看,李世民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针对李建成。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以后,马上带兵全副武装地跑到李渊面前。从这个情节来看,李渊当时如果稍有不从,就会被李世民当场杀掉。足见,玄武门之变是有针对李渊的后手的。而刘据天真地认为老爹只是受江充蒙蔽,只要杀了江充,就可以求得老爹原谅。没有针对刘彻的军事计划。这就必死无疑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92楼2025-01-19 10:11
                    回复
                      对于卫子夫来说,可谓成也刘彻,败也刘彻。如果卫子夫遇到的不是刘彻,而是一般的花心煌蒂,大概率是被带回宫中,封个妃嫔,也就到头了,很难取代陈阿娇当皇后。也就只有刘彻这样的薄情寡义,敢于恣意妄为的煌蒂,会选择废掉曾经对自己有大恩的陈阿娇,改立出身寒微的卫子夫当皇后。如果是稍微感恩记情一点或者稍微顾忌名声的煌蒂,都不会干出这种荒唐事。当然了,卫子夫占了刘彻薄情寡义的莫大好处,自然代价就是一旦跟刘彻翻脸也绝无生路。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93楼2025-01-19 11:28
                      回复
                        对于卫子夫来说,可谓成也刘彻,败也刘彻。如果卫子夫遇到的不是刘彻,而是一般的花心煌蒂,大概率是被带回宫中,封个妃嫔,也就到头了,很难取代陈阿娇当皇后。也就只有刘彻这样的薄情寡义,敢于恣意妄为的煌蒂,会选择废掉曾经对自己有大恩的陈阿娇,改立出身寒微的卫子夫当皇后。如果是稍微感恩记情一点或者稍微顾忌名声的煌蒂,都不会干出这种荒唐事。当然了,卫子夫占了刘彻薄情寡义的莫大好处,自然代价就是一旦跟刘彻翻脸也绝无生路。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94楼2025-01-19 11:28
                        回复
                          并非臣子的一切都是君主赐予的。比如,像韩信拥有的一切就不是刘邦赐予的,而是凭韩信的能力挣来的。刘邦只是给了韩信发挥才能的平台。陈阿娇拥有的一切也不是刘彻赐予的,甚至可以说是刘彻能上位,陈阿娇母女是起了关键作用。但卫子夫则不属于上述情况。卫子夫完全是因为刘彻,才从一名歌女而跃升为皇后。否则,换个平庸、规矩一点的煌蒂,卫子夫当个宠妃就已经到头了。刘据也最多是封个诸侯王而已。所以,从本质上说卫子夫、刘据没有跟刘彻叫板的资格。至于刘彻占了谁的好处,不是已经说了吗?刘彻上位是陈阿娇母女出了大力的。如果没有金屋藏娇一说,刘彻能不能当上太子都悬。


                          IP属地:四川399楼2025-01-19 22:22
                          回复
                            汉匈战争最初是汉军占优势,但到后期渐渐是匈奴占优势。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汉朝维持大规模骑兵部队的成本太高,刘彻竭力搜刮、压榨国内工商之民,都走到经济崩塌的边缘,但仍然无法阻止汉军骑兵部队的战斗力日益衰退。不过,匈奴发生内讧,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西汉。使得汉朝可以借南匈奴之力打击北匈奴。不过,刘彻生前没有遇到这样的有利局面。


                            IP属地:四川400楼2025-01-19 22:26
                            回复
                              已经说了,道德正义在较短时间尺度上是最无力的,但拉长时间尺度来看又是力量最大的


                              IP属地:四川401楼2025-01-19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