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是一种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DRG组)进行管理的体系。DRGs的应用可以说是围绕这若干个DRG组的各项指标数据来开展和实施,那么这若干个DRG组是按何种原则和路径来进行划分的呢?
弄清DRG组的分类原理和路径,对医院在DRGs应用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DRGs分组的基本术语开始,实例讲解DRGs分组的原理和路径。
目前2015版CN-DRGs共有1000多个DRG组,覆盖所有急性住院案例,利用其住院诊断和本次住院过程中发生的手术操作,均可以在CN-DRGs中找到唯一对应的DRG组。目前北京市使用的ICD-10临床版包含疾病诊断20000多个,ICD-9-CM-3临床版包含临床操作近6000个。
CN-DRGs需要将这些诊断和操作按照“临床过程一致性”和“资源消耗相似性”的原则,进行分类组合,区分外科部分的DRG组、内科部分的DRG组及操作部分的DRG组,并且结合影响临床过程的其他因素,最终形成1000多个DRG组。
DRGs基本术语
MDC: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主要诊断分类;
ADRG:Adjacent-DRG,简称ADRG,基干DRG;
DRGs:由ADRG根据病例个体特征、年龄、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入相应DRG组别中;
C.C.:(Complication & Comorbidity):合并症、伴随病;
MCC:(Major C.C.)重要合并症、伴随病。
弄清DRG组的分类原理和路径,对医院在DRGs应用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DRGs分组的基本术语开始,实例讲解DRGs分组的原理和路径。
目前2015版CN-DRGs共有1000多个DRG组,覆盖所有急性住院案例,利用其住院诊断和本次住院过程中发生的手术操作,均可以在CN-DRGs中找到唯一对应的DRG组。目前北京市使用的ICD-10临床版包含疾病诊断20000多个,ICD-9-CM-3临床版包含临床操作近6000个。
CN-DRGs需要将这些诊断和操作按照“临床过程一致性”和“资源消耗相似性”的原则,进行分类组合,区分外科部分的DRG组、内科部分的DRG组及操作部分的DRG组,并且结合影响临床过程的其他因素,最终形成1000多个DRG组。
DRGs基本术语
MDC: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主要诊断分类;
ADRG:Adjacent-DRG,简称ADRG,基干DRG;
DRGs:由ADRG根据病例个体特征、年龄、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入相应DRG组别中;
C.C.:(Complication & Comorbidity):合并症、伴随病;
MCC:(Major C.C.)重要合并症、伴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