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吧 关注:40,392贴子:421,356
  • 9回复贴,共1

苏轼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寓言体专集《艾子杂说》,篇篇精美绝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原文及翻译可以百度,下面是其中一篇,先给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翻译:
  齐地有一个富人,家中积聚千金。他的第二个儿子非常愚笨,当父亲的又不教育他。
  一天,艾子对他的父亲说:"您的儿子虽然长得很漂亮,可是不通事务,将来他可怎么能够撑得起这个家呢?"
  父亲一听恼怒地说:"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自负多能,岂有不通世务的道理呢?"
  艾子说:"也不必考验别的事,单只问您儿子所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这一点,我情愿担当诬蔑不实的罪名。"
父亲便把他儿子叫来,当场询问这件事。他儿子乐呵呵地笑着说:"我岂能不知道这点小事情!米每次都是从布袋里倒出来的。"父亲听了,立刻凄怆悲伤地改变了面容说:"你的愚笨可算是达到极点了!那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
艾子叹道:"不是这样的父亲,是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8-09-29 12:33回复
    🍗给你 快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9-29 13:07
    回复
      除了《艾子杂说》,苏轼诗与文中都有大量的寓言作品或元素,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寓言大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9-29 17:57
      收起回复
        一篇比一篇精彩:
        原文: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译文:
        艾子的邻居,住的都是齐国的普通百姓。其中有一人说:“我和齐国的公卿,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人家聪明,我不聪明呢?”另一人说:“他们平常天天吃肉,所以聪明;我们平常天天吃粗菜淡饭,所以不聪明。”有旁人不信这个说法,就和那二人说:“我刚刚卖了米,有些钱,就买肉让你们吃几天试试,看看会不会变聪明。”几天后,两人都说真的变聪明许多了。一个说:“吃肉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人的脚掌向前生长真的很方便,如果向后生长,不就要被后面的人踩着了吗?”另一个说:“我也明白了许多事情,我觉得人的鼻子向下是很合理的,假如向上,下雨时不就要灌进水了?”
        艾子感叹地说:“吃肉的人,智力水平就这样了”。


        IP属地:广东7楼2018-09-29 20:22
        回复
          下面这篇选自《东坡志林》之一:《措大吃饭》
          注--- 措大:指贫寒失意之读书人。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
          翻译:
          有二个贫寒失意的读书人,相互之间谈及未来的志向,其中一个说:“我平生得不到满足的,只有吃饭和睡觉,如有一日实现了志向(很有钱),我会先饱餐一顿,然后睡觉,睡醒了又吃个不停”。另外一个说:“我则和你不同,我会吃了又吃,哪有什么时间再睡觉呢!”我来庐山,听说马道士很擅长睡觉,并且在睡觉时能够悟出一些道理。但是在我看来,马道士终究不如这两个失意的读书人体会到的吃饭要诀!


          IP属地:广东8楼2018-10-16 12:40
          收起回复
            楼主你的翻译可以搬运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18 00: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