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元以为自己可以忘了卓勇,到最后他才发现他唯一忘不了的人是卓勇。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就像月亮不可能永远都如玉盘悬空,人也不可能长生不死,无论再辉煌的人物,始终都会有老去、死去的一天。
所以当钟元开始越来越多的忆起往事时,他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
钟元并未觉得如何恐惧,只是感到有些遗憾,遗憾自己不能为国捐躯,而要老死在家中。
人有时候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年轻时渴望百战百胜,衣锦还乡;老来却又要遗憾自己不能战死战场,马革裹尸,这岂非是自相矛盾?
酒
人说:一个人变老的证据是他开始回忆过去;一个人存在过的证据是记忆。
现在钟元开始相信这句话了,公主府的芍药开的正盛,争奇斗艳,一簇簇的围在亭边,香气扑鼻,熏人愈醉,钟元已经开始觉得醉了,不是因为花香,而是好酒。
马风也开始醉了,他已经可以看到两个钟元了,但他们才只喝了一坛酒。
钟元觉得自己可能真的老了,他发现他的酒量变差了,他以前可以一口气喝上八天八夜,喝掉九坛子的箬下春。而现在他还没喝完一坛就已经醉了。
“不······不行了······不能再喝了。”马风的舌头已经开始打结了,他摇摇晃晃的似乎想要站起来,但晃了几下又坐了回去,他已经开始站不稳了。
钟元笑起来,当他笑的时候,他的眼睛像阳光下闪烁的湖水,带着孩子的顽皮,这时候你看着他便会不自觉的忘记,他已经是一个黄土半埋的老人了。
“马大人酒量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差了?以前你可是可以跟我喝上三天三夜都不会倒的。”
马风也笑了,他本来已经醉了,听了钟元的话却好像又突然变清醒了。
“看来我们真的不能再喝了,”他笑起来,将酒杯倒扣在桌上,“钟元,你已经醉的比我还厉害了,你竟忘了,我们从来没一起喝过三天三夜的酒。”
钟元怔住了,他眼中的神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他身上原本属于孩子的生气也消失了,他现在看上去才真正像一个垂暮的老人。
“我们······没喝过?”他似乎在问马风,但听上去又像是在问自己。“没有,”马风回答了他,“从来没有。”
钟元又感到头晕了,“这酒后劲真大”他想着便趴倒在桌子上,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倒下前他看到一个穿着暗红色官袍的人,坐在马风的位置上,冲他一举酒杯一饮而尽。他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也想不起那是谁,只是觉得分外的熟悉,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他醉倒在了酒桌前。只留下马风一个人依旧在念叨:“说起来我们都相识这么久了,你还从来没陪我好好醉过一场呢。钟元,钟元,我才刚说你就醉上了!”
铜铃
这世上很多人都很羡慕钟元,他年轻时是第一侍卫,后来又娶了天下第一美人,而这个第一美人更是皇帝的亲妹妹,现在他年纪大了,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这世上有几人能有钟元这般好的福气?又岂有不令人羡慕的道理?
现在他正坐在回廊上,看着那些小辈在院中跑来跑去,他喜欢孩子,喜欢看他们在自己面前开心嬉笑的样子,每当看到这些孩子脸上的笑,他都有一种安宁、幸福的感觉。
他又听到一阵叮铃铃的声响,他忍不住看向声音响起的地方,那声响来自他最小的孙女——钟铃,她的手腕上挂着一个铜铃。所有人都说,钟元最疼的就是她,当那些小辈们站在一起时,钟元总是会第一个看向她。
这声音太熟悉,钟元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追寻着那铃声想起的地方。
那声音曾属于他的一位老朋友,现在他当然已经不在了,事实上这个老朋友甚至都不是人,而是一条四脚蛇——铃儿。
一条四脚蛇的寿命有多长?他陪着钟元走过了他那段最艰难的时光,也见证过钟元最幸福的日子,如今他已经不能再陪着钟元了,他先钟元一步离开了,只留下了一串铜铃。
很长一段时间里,钟元将铜铃带在腰间,缅怀他这位老朋友,直到钟铃周岁。谁都没想到,钟铃周岁抓周那天,满桌子的笔墨巾绢她一概不理,就是死死抓住钟元腰间的铃铛不放。
钟元认定她是铃儿转世为人前来寻他,便将那铜铃自腰间取下,亲自系在她的手腕上,连她母亲本来取好的名字都一并改了,就叫钟铃。
钟铃也发现爷爷正在看着他,转过头来冲他笑,钟元招招手她就笑着跑了过来。
她跑到钟元身边,拉住钟元的手,摇晃着:“爷爷,爷爷,铃儿有个问题想问你。”
钟元笑着摸了摸她的发顶:“好,你问,爷爷如果知道一定告诉你。”
说这话的时候钟元还不知道她要问的是什么,如果他知道便不会答应的如此痛快了。
“爷爷,你过去是不是没有朋友啊?”
“为什么这么问?”
“爷爷你要是有其他朋友的话,怎么会想到和一只四脚蛇交朋友呢?”
回忆像潮水般呼啸着,势不可挡的涌入脑海,眼前浮现出的是他多年都不曾再回忆过的场景。那时他还没抓住江阳八子,那是永宁才刚做了寡妇,他坐在湖边,铃儿趴在柱子上,他清清楚楚的记起,他曾对铃儿说“你要是能开口说话该多好,除了你和卓勇,我没有一个朋友。”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回忆像潮水般来的快去的快,钟元觉得自己老了,他的记忆开始衰退,他刚刚好像想起一些往事,但现在他已经记不起自己刚刚到底想起了什么。
他出了一会神,在确定自己真的无法记起后,揉了揉钟铃的脑袋:“爷爷累了,想休息一会,你去玩吧。”
小丫头撅了撅嘴,转头又和其他孩子闹在了一起,她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答案,不过是小孩子的一时好奇,无论钟元给不给她答案,她很快都会忘记,因为,那本就不是她的故事,注定也不会由她承担。
木头人
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张爱玲)
钟元曾以为自己时日无多,却没想到,先离开的是马风。兔儿看起来并不怎么伤心,这让钟元没来由的感到担心,当晚就又传来消息,兔儿选择了陪他而去,听到消息那一刻钟元甚至有些庆幸,永宁毕竟没有她那样的决绝。
这之后钟元回忆的时间越来越长,次数也越来越多,他已经送走了很多老朋友,现在连他最好的朋友也走了,他跟马风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然而现在马风却先他一步离开了。
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回忆从前,回忆他碰到的每个人,回忆他送走的每个人。他记得他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日子,他记得他们共患难的时候,记得那一次次相救。可有时候,回忆的多了,他又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记得。他记忆中的那些事,似乎跟每个人都能联系在一起,但似乎又都不是,小高说他从来没送过他剑,马风说他从未找他喝酒,司马告诉他他从来就不曾到过土地庙。他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错,每个人都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但又好像都不是。
一件东西被塞到他手里,钟元回过神来,看到他的小孙儿钟勇正一脸紧张的看着他,见他看向自己,挠了挠头,低声道:“爷爷,我看你自从马爷爷过世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我就按着马爷爷的样子刻了个小人,这样你看到他,就像看到马爷爷一样,你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就是······我刻的不太像······但我已经刻了好几个了,这个是最像马爷爷的了。”
钟元笑着摸了摸钟勇的头:“好,已经很好了,你的好意爷爷收下了。”他笑着看向手中的东西,却在一瞬间怔住了,他手里拿着的是一个木头人。
“木头人······”
钟勇笑起来,受到爷爷的夸奖,他也变的又自信起来,笑着道:“爷爷你别小看这木头人!他有名字的!这木头人的名字叫······“
”卓勇“
钟勇怔了一下,他并不能理解钟元的反应,这本也不是他应该理解的故事。
“爷爷你在说什么啊?”
“这木头人,有个名字,卓勇。”
钟勇不能理解钟元的反应,他茫然的看着自己爷爷:“爷爷,你搞错了吧,这木头人明明叫马风啊!爷爷你没事吧!你怎么哭了!”他震惊的发现,他一向佩服的爷爷,正看着那个木头人,泪流满面。
钟元以为自己可以忘记卓勇,事实上他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最后,他发现,这世上他唯一忘不了的人,是卓勇,他唯一真正记住的人,是卓勇。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他回忆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即使冠上了其他人的名字,到最后也不过是变成了另一个影子,自始至终贯穿他回忆的,只有一个卓勇。即使他不曾陪他走完整个人生,但他回忆里,所有重要的时刻,所有他还能清楚的记起,回忆起每一处细节的记忆里,始终都有一个卓勇。他所有能够清楚回忆起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是卓勇;而没有他的记忆却已随着时间渐渐模糊。
钟元想要忘掉卓勇,因为所有人都在向他庆贺他杀死了他最好的朋友;可当他自己都不再记得卓勇时,却没有人再在他面前提起那些过往,好像所有人都默契的忘记了这一切,忘记了曾经朝野俱惊的江阳八子,到最后,连钟元自己几乎也要真的忘了。
他记不清送他柳剑,要他杀尽江阳八子的人是谁;也分不清曾与他把酒言欢,千金难求的知己是谁;更不知道到底是谁,孤身一人,独闯诏狱,只为救他活命;他分不清,但他都记得,他错认过很多人,但他记忆里的这些人,他们即使有着不同的面目,姓名,他们看上去却不像他们自己,他们像卓勇。
钟元最后也没能忘记卓勇,当他看到那个木头人的那一刻,一直笼罩在他记忆上的那层雾散了。现在终于不会再有人来恭喜钟元,他杀了他唯一的朋友,现在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去想起他,用他剩下的全部时间去回忆,去记起。
趁自己还活着,趁卓勇还可以继续活在他心里。
这世上他唯一忘不了的,是卓勇,最懂他的,是卓勇。他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此生,唯一的知己。
钟元睡着了,他梦到一个人,一个他从未梦到过的人。
他看到一个一身白衣的人站在那儿,冲着他笑——卓勇。
故人不曾入梦,他几十年来,第一次梦到他,也是最后一次。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又变得轻快起来,像过去一样的年轻有力,他笑着走上前去揽上卓勇的肩膀,相视一笑,走向早已等待多时的地方。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就像月亮不可能永远都如玉盘悬空,人也不可能长生不死,无论再辉煌的人物,始终都会有老去、死去的一天。
所以当钟元开始越来越多的忆起往事时,他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
钟元并未觉得如何恐惧,只是感到有些遗憾,遗憾自己不能为国捐躯,而要老死在家中。
人有时候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年轻时渴望百战百胜,衣锦还乡;老来却又要遗憾自己不能战死战场,马革裹尸,这岂非是自相矛盾?
酒
人说:一个人变老的证据是他开始回忆过去;一个人存在过的证据是记忆。
现在钟元开始相信这句话了,公主府的芍药开的正盛,争奇斗艳,一簇簇的围在亭边,香气扑鼻,熏人愈醉,钟元已经开始觉得醉了,不是因为花香,而是好酒。
马风也开始醉了,他已经可以看到两个钟元了,但他们才只喝了一坛酒。
钟元觉得自己可能真的老了,他发现他的酒量变差了,他以前可以一口气喝上八天八夜,喝掉九坛子的箬下春。而现在他还没喝完一坛就已经醉了。
“不······不行了······不能再喝了。”马风的舌头已经开始打结了,他摇摇晃晃的似乎想要站起来,但晃了几下又坐了回去,他已经开始站不稳了。
钟元笑起来,当他笑的时候,他的眼睛像阳光下闪烁的湖水,带着孩子的顽皮,这时候你看着他便会不自觉的忘记,他已经是一个黄土半埋的老人了。
“马大人酒量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差了?以前你可是可以跟我喝上三天三夜都不会倒的。”
马风也笑了,他本来已经醉了,听了钟元的话却好像又突然变清醒了。
“看来我们真的不能再喝了,”他笑起来,将酒杯倒扣在桌上,“钟元,你已经醉的比我还厉害了,你竟忘了,我们从来没一起喝过三天三夜的酒。”
钟元怔住了,他眼中的神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他身上原本属于孩子的生气也消失了,他现在看上去才真正像一个垂暮的老人。
“我们······没喝过?”他似乎在问马风,但听上去又像是在问自己。“没有,”马风回答了他,“从来没有。”
钟元又感到头晕了,“这酒后劲真大”他想着便趴倒在桌子上,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倒下前他看到一个穿着暗红色官袍的人,坐在马风的位置上,冲他一举酒杯一饮而尽。他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也想不起那是谁,只是觉得分外的熟悉,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他醉倒在了酒桌前。只留下马风一个人依旧在念叨:“说起来我们都相识这么久了,你还从来没陪我好好醉过一场呢。钟元,钟元,我才刚说你就醉上了!”
铜铃
这世上很多人都很羡慕钟元,他年轻时是第一侍卫,后来又娶了天下第一美人,而这个第一美人更是皇帝的亲妹妹,现在他年纪大了,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这世上有几人能有钟元这般好的福气?又岂有不令人羡慕的道理?
现在他正坐在回廊上,看着那些小辈在院中跑来跑去,他喜欢孩子,喜欢看他们在自己面前开心嬉笑的样子,每当看到这些孩子脸上的笑,他都有一种安宁、幸福的感觉。
他又听到一阵叮铃铃的声响,他忍不住看向声音响起的地方,那声响来自他最小的孙女——钟铃,她的手腕上挂着一个铜铃。所有人都说,钟元最疼的就是她,当那些小辈们站在一起时,钟元总是会第一个看向她。
这声音太熟悉,钟元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追寻着那铃声想起的地方。
那声音曾属于他的一位老朋友,现在他当然已经不在了,事实上这个老朋友甚至都不是人,而是一条四脚蛇——铃儿。
一条四脚蛇的寿命有多长?他陪着钟元走过了他那段最艰难的时光,也见证过钟元最幸福的日子,如今他已经不能再陪着钟元了,他先钟元一步离开了,只留下了一串铜铃。
很长一段时间里,钟元将铜铃带在腰间,缅怀他这位老朋友,直到钟铃周岁。谁都没想到,钟铃周岁抓周那天,满桌子的笔墨巾绢她一概不理,就是死死抓住钟元腰间的铃铛不放。
钟元认定她是铃儿转世为人前来寻他,便将那铜铃自腰间取下,亲自系在她的手腕上,连她母亲本来取好的名字都一并改了,就叫钟铃。
钟铃也发现爷爷正在看着他,转过头来冲他笑,钟元招招手她就笑着跑了过来。
她跑到钟元身边,拉住钟元的手,摇晃着:“爷爷,爷爷,铃儿有个问题想问你。”
钟元笑着摸了摸她的发顶:“好,你问,爷爷如果知道一定告诉你。”
说这话的时候钟元还不知道她要问的是什么,如果他知道便不会答应的如此痛快了。
“爷爷,你过去是不是没有朋友啊?”
“为什么这么问?”
“爷爷你要是有其他朋友的话,怎么会想到和一只四脚蛇交朋友呢?”
回忆像潮水般呼啸着,势不可挡的涌入脑海,眼前浮现出的是他多年都不曾再回忆过的场景。那时他还没抓住江阳八子,那是永宁才刚做了寡妇,他坐在湖边,铃儿趴在柱子上,他清清楚楚的记起,他曾对铃儿说“你要是能开口说话该多好,除了你和卓勇,我没有一个朋友。”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回忆像潮水般来的快去的快,钟元觉得自己老了,他的记忆开始衰退,他刚刚好像想起一些往事,但现在他已经记不起自己刚刚到底想起了什么。
他出了一会神,在确定自己真的无法记起后,揉了揉钟铃的脑袋:“爷爷累了,想休息一会,你去玩吧。”
小丫头撅了撅嘴,转头又和其他孩子闹在了一起,她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答案,不过是小孩子的一时好奇,无论钟元给不给她答案,她很快都会忘记,因为,那本就不是她的故事,注定也不会由她承担。
木头人
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张爱玲)
钟元曾以为自己时日无多,却没想到,先离开的是马风。兔儿看起来并不怎么伤心,这让钟元没来由的感到担心,当晚就又传来消息,兔儿选择了陪他而去,听到消息那一刻钟元甚至有些庆幸,永宁毕竟没有她那样的决绝。
这之后钟元回忆的时间越来越长,次数也越来越多,他已经送走了很多老朋友,现在连他最好的朋友也走了,他跟马风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然而现在马风却先他一步离开了。
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回忆从前,回忆他碰到的每个人,回忆他送走的每个人。他记得他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日子,他记得他们共患难的时候,记得那一次次相救。可有时候,回忆的多了,他又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记得。他记忆中的那些事,似乎跟每个人都能联系在一起,但似乎又都不是,小高说他从来没送过他剑,马风说他从未找他喝酒,司马告诉他他从来就不曾到过土地庙。他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错,每个人都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但又好像都不是。
一件东西被塞到他手里,钟元回过神来,看到他的小孙儿钟勇正一脸紧张的看着他,见他看向自己,挠了挠头,低声道:“爷爷,我看你自从马爷爷过世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我就按着马爷爷的样子刻了个小人,这样你看到他,就像看到马爷爷一样,你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就是······我刻的不太像······但我已经刻了好几个了,这个是最像马爷爷的了。”
钟元笑着摸了摸钟勇的头:“好,已经很好了,你的好意爷爷收下了。”他笑着看向手中的东西,却在一瞬间怔住了,他手里拿着的是一个木头人。
“木头人······”
钟勇笑起来,受到爷爷的夸奖,他也变的又自信起来,笑着道:“爷爷你别小看这木头人!他有名字的!这木头人的名字叫······“
”卓勇“
钟勇怔了一下,他并不能理解钟元的反应,这本也不是他应该理解的故事。
“爷爷你在说什么啊?”
“这木头人,有个名字,卓勇。”
钟勇不能理解钟元的反应,他茫然的看着自己爷爷:“爷爷,你搞错了吧,这木头人明明叫马风啊!爷爷你没事吧!你怎么哭了!”他震惊的发现,他一向佩服的爷爷,正看着那个木头人,泪流满面。
钟元以为自己可以忘记卓勇,事实上他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最后,他发现,这世上他唯一忘不了的人,是卓勇,他唯一真正记住的人,是卓勇。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他回忆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即使冠上了其他人的名字,到最后也不过是变成了另一个影子,自始至终贯穿他回忆的,只有一个卓勇。即使他不曾陪他走完整个人生,但他回忆里,所有重要的时刻,所有他还能清楚的记起,回忆起每一处细节的记忆里,始终都有一个卓勇。他所有能够清楚回忆起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是卓勇;而没有他的记忆却已随着时间渐渐模糊。
钟元想要忘掉卓勇,因为所有人都在向他庆贺他杀死了他最好的朋友;可当他自己都不再记得卓勇时,却没有人再在他面前提起那些过往,好像所有人都默契的忘记了这一切,忘记了曾经朝野俱惊的江阳八子,到最后,连钟元自己几乎也要真的忘了。
他记不清送他柳剑,要他杀尽江阳八子的人是谁;也分不清曾与他把酒言欢,千金难求的知己是谁;更不知道到底是谁,孤身一人,独闯诏狱,只为救他活命;他分不清,但他都记得,他错认过很多人,但他记忆里的这些人,他们即使有着不同的面目,姓名,他们看上去却不像他们自己,他们像卓勇。
钟元最后也没能忘记卓勇,当他看到那个木头人的那一刻,一直笼罩在他记忆上的那层雾散了。现在终于不会再有人来恭喜钟元,他杀了他唯一的朋友,现在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去想起他,用他剩下的全部时间去回忆,去记起。
趁自己还活着,趁卓勇还可以继续活在他心里。
这世上他唯一忘不了的,是卓勇,最懂他的,是卓勇。他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此生,唯一的知己。
钟元睡着了,他梦到一个人,一个他从未梦到过的人。
他看到一个一身白衣的人站在那儿,冲着他笑——卓勇。
故人不曾入梦,他几十年来,第一次梦到他,也是最后一次。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又变得轻快起来,像过去一样的年轻有力,他笑着走上前去揽上卓勇的肩膀,相视一笑,走向早已等待多时的地方。
